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科教卫体 > 教育信息 >

君之道曾国藩故居之行 拉开了2016暑期国学夏令营序幕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曾振华时间:2016-07-14点击:

  7月10日,湖南君之道青少年发展中心,参加暑期国学夏令营的同学和部分家长,在马文涛院长的带领下一行50多人,乘车前往双峰县荷叶镇,参观考察了曾国藩故居,并在故居内开展了国学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游览中学习”的“游学”精神。
 
  马文涛君之道一行首先参观了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此次参观,使同学们对这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风云人物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始建于公元1865年,整个建筑仿北京四合院结构,包括门前的半月塘、门楼、八本堂主楼和公记、朴记、方记3座藏书楼及后花园的思云馆等等,是一座园林风格的建筑,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进入前门,抬头望去的正是 “八本堂”匾额下书写的“八本”家训:“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再往里走是中厅,后面是神台,顶上悬着同治皇帝御书钦赐曾国藩的“勋高柱石”黑地金字横匾。两旁墙上还挂着赏赐的御书“福”、“寿”二字直匾;神龛照壁上则是曾国藩于同治二年自书的“肃雍和鸣”白地蓝字横匾。后厅两旁是正房,为其家人居住的地方。南北两端还都有3层的藏书楼,这是富厚堂的精华所在,当时各类藏书约30万卷,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私家藏书楼,后花园则有曾国藩在家亲自主持营建的思云馆。
 



  曾国藩恪守儒家传统,严于律己,在为人处世上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而且家教有方,后代人才辈出,《家训》至今广为流传,通过故居讲解员我们了解到,即使曾国身居高位,其女眷仍然在家操持女工,不敢懈怠,其子女更是兢兢业业,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与他严格要求自己,形成的良好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而曾国藩又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既是晚清政府的“中兴名臣”,也是镇压太平天国,纵兵屠城的刽子手;他既是尽忠职守,知人善任的好官,也是老百姓口中滥杀无辜的“曾剃头”。集诸多矛盾于一身,难免后世对他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可不管如何评价,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他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仍然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

 

  参观完富厚堂,马文涛君之道一行又前往八公里外的曾国藩第一故居——白玉堂,白玉堂位于湖南双峰荷叶镇天坪村白杨坪,1811年农历11月11日,曾国藩就出生在这里。

  白玉堂三进四横,共有48间房子,6个天井,2个花圃,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瓦白墙,双层飞檐,山字墙垛,雕梁画栋,颇为壮观。
 
  白玉堂刚建时比较简单,后来进行过两次改建,才达到三进四横的规模。经过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白玉堂的模样变了许多,宅院四周的石砌围墙被拆除,石槽门和右边房屋被拆掉,惟有左槽门和左边横房仍保持原貌,曾国藩父亲曾麟书所写的“芳迈群妍”四个大字仍清晰可辨。
在白玉堂的右前方,有一株古老的皂荚树,老树上有一根像巨蟒一样的紫藤,当地百姓称之为“蟒蛇藤”,并有曾国藩系“蟒蛇投胎”的传说。关于这棵皂荚树和紫藤,当地还流传 这样一个故事:道光十八年,曾国藩中进士时,老树紫藤忽然枝繁叶茂,青翠欲滴;咸丰年间,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屡次失败,老树紫藤就几度落叶;当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南京后、官至极品时,老树紫藤发新枝又放奇葩,迎风 摇曳,洋洋得意,曾国藩死后,这老树紫藤也就枯萎而死。
 


  君之道国学馆的学员们,观古建筑风格之美妙,听“蟒蛇投胎”之传说,看故居馆藏之文物,记传世家书之经典之际,不忘“传播国学、践行国学”之初心,在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花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交流活动。
 
  经典国学班全体同学齐背了《弟子规》
  少儿口才班全体学员表演了小品《今天,你看电视了吗?》
  领袖口才班谭宇超同学表演了脱口秀《WIFI》
  经典国学班欧阳炀同学表演了讲故事《妈妈,你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经典国学班全体同学诵读《大学》
  少儿口才班肖谨儒同学表演朗诵《夏天的风》

  领袖口才班马嘉姝同学表演了脱口秀《叔叔卖车房》

  最后全体同学齐诵《曾国藩家书》之经典名句。
 
  通过一天紧张而热烈的参观学习,君之道国学馆的学员、家长和老师们,感觉受益匪浅,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曾国藩家书》中的经典名言,修身、养性、自立、自达;识人、用人,立人、达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做到自达达人,自觉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