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旅游美食 >

家乡的味道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王会兰时间:2015-03-04点击:

 
  人在旅途,一路的奔波劳顿有时会使人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儿去。幸福也好,痛苦也罢,时间久了,人的 感知总不免会有些麻木。然而,不管你走向何方,也不管你身居何位,有一种味道不会让你无动于衷,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几天前的一个中午,我下班回家一打开门,就闻到了从抽油烟机里飘来的一阵久违的香味——煎糍粑的香味,而且是老家糍粑的香味。往常一回家我就要打开油烟机,把邻居家跑至我家的油烟抽出去,可这次,我竟有点留念这缕香气,并深深吸了一口。我对着老公欢呼着,嚷嚷着想吃糍粑了,他却怔怔地说:"看你这个样,明天多买些回来,让你吃个饱!"我说:"我想吃我家乡的糍粑呀!"
  想起家乡的糍粑,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夹杂着惆怅与怀念。
  我的老家 有两样东西算得上特产,一是糯米糍粑,另是猪血丸子。前者以外形漂亮,质地细腻而闻名;后者以做工细致、口味纯正而被称颂。
 
  家乡的糍粑,形状也是圆饼状,但体积比市面上的要大,除了一面有压花以外,还用"食品红"--一种食用色素在糍粑所在圆的圆心处点上一朵红色的小花,比市面上的漂亮多了。更重要的是,其制作过程"全人工",说"全手工"不够精确,因为一个糍粑的出品不仅需要一个团队的全面协作,在某些环节,还需要人的多个器官协调完成。我脑海里浮现出儿时舂粑的场景一般是:一口石缸,很厚、很重,两根木杵,中间细、两头粗。两个力大的男子汉先抡着杵子将石缸里的糯米饭捣碎,然后再举着杵子一上一下,直至将石缸里面的糯米饭捣成一团,全黏在木杵上,再喊着号子一起把杵上的粑粑端到一张大大的竹"团箕"(直径约两米、深二十厘米左右的圆口容器)里面,"舂"这道工序算完成了。由于糯米的粘性,"舂"粑很费劲,绝对的力气活,很能锻炼人的腰力、臂力。印象中的这两人总是露着胳臂,冒着汗,喘着粗气。这边"团箕"周围围着的多是妇女、儿童及老人,他们负责后面可少费力的工序。当然,"舂"之后的那道工序"挡",还需要一个力气较大,又有点声望的人来完成。这个人要将黏在杵子上的整团粑粑用一根绳子勒下来,再根据粑的大小将整团粑捋成一小坨一小坨的。他的手感决定了粑的大小及均匀度。在我很小的时候,坐在那个位置的人是我爷爷,后来换成了我爸。这几年不知是谁了,听说有时是堂哥,有时是旁边的邻居。当"挡"粑的人将捋下的小团一抛出,围着"做"粑的人就抢过粑团,把它捏呀、揉呀、按呀,整成圆饼状,放在铺了生米粉的"团箕"里。"挡"粑及"做"粑的人手上也要粘点生米粉,这是为了不粘。等做好的粑粑稍冷,另一拨人就拿着一些木制的"粑印"(一块块的木板,每块上面挖有几个圆形的槽,每个槽里刚好放下一个糍粑,槽中雕有一些图案,相当于模板),将"团箕"里做好的粑上面多余的生粉轻轻拍下,再放到"粑印"中的 槽里,轻轻按压,刚好塞满整个圆槽。这样,糍粑的形状圆得更标准,槽中的图案也印到粑上去了。这些人还要负责将粑印里的糍粑取出来,放到一个固定的稍通风的地方。取时要试着手,不能太随意,否则还是软软的粑可能变形。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小孩很爱做的事情--"点花"。一个印章样的小木棒,放在"食品红"里蘸一下,再去粑的正中央点一下,就增色不少。看到眼前一片雪白的糯米粑粑上的点点红花,所有的疲劳都不见了。
 
  其实,我喜欢糍粑,不仅是因为喜欢它细腻的口感,更喜欢沉浸于它带给我温暖的感觉与记忆。很小的时候,我往往是负责递毛巾给"舂"糍粑的大人或提提灯笼之类的杂事,慢慢地,我也加入了做粑的队伍。我曾经为此感到自豪与满足,不仅是因为做粑水平提升使然,而是我更喜欢大家围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在我们家乡,"舂"糍粑往往是过年或亲戚要结婚、上寿时才做的事。而提灯笼是要照着别人把印好的糍粑送到别的地方去,会暂时离开那个热闹的地方,说实话,我还不是很乐意,就象我也不太乐意去烧火一样。而做粑,就可以一直呆在人最多的地方;若做出一个漂亮的粑出来,还会有一种美美的成就感。也许,我天生就是一个耐不住寂寞、也做不了贤妻良母的人。印象中,小孩子都喜欢嚷着要与大人抢着做糍粑,一般都会让他们参与,虽然做得粗制滥造的,也不会挨批评,而是由大人把做得不好的粑重新揉成一团,再捏、再按、再次成型。家乡的糍粑不是一团糯米粑粑那么简单,它是一件凝聚了不少汗水与情谊的艺术品,细腻而温暖。那红色的小花赋予了它特有的灵性。
 
  想起糍粑,自然会想到 家乡的猪血丸子。爸爸在世时,他每年冬天都会托人给我带点猪血丸子或糍粑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爸爸去世后,这个任务又落到了家里的亲戚身上。我知道做猪血丸子相当辛苦,不好意思老要他们做,但说实话,当他们给我带来的时候,我也是很满足地收下了。其实到了这个年龄,已没有什么东西让我喜欢到非吃不可的地步,况且,猪血丸子还是烟熏的,不能吃多了。但是当同样的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摆在我和来自广州的你面前,感觉肯定不一样。在你看来,无非是一团豆腐+猪血+猪皮肉(正宗做法)+烟熏(有害健康)——以前曾带了一些给老公深圳的同事,有人就不敢吃,可我知道,我吃的不只是豆腐、猪血、猪肉及烟熏味,而是在接受那股浓浓的亲情。 客观地讲,猪血丸子的味道与豆子的质量、水的质量、原材料的比例、烟熏的火候都有关系,但也与人的感情色彩息息相关。顺便提一下,市面上也有"邵阳猪血丸子"卖,大多数卖的猪血丸子与我们老家的相比有两大区别:一是猪肥肉与猪皮肉的区别,二是机器与人工的区别。至于其它的区别,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