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旅游美食 > 旅游美景 >

醉在花瑶古寨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6-05-03点击:

  题记:古树石瀑金银花,百里瑶山多姿多彩;夜晒打蹈拦门酒,千年风情美奂美仑。隆回虎形山崇木凼村——一座闺隐于大山深处的花瑶古寨。
 
  又一次来到隆回花瑶古寨。
  隆回花瑶古寨是小沙江镇虎形山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闺隐于大山深处的古寨。小沙江(原名小杀光,因为地名太血腥而改名为小沙江)镇地处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西北部,与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毗邻,位于雪峰山东麓。平均海拔1350米(邵阳市区海拔150米),被称为“隆回的西藏”,素有“小西藏”之称。小沙江地区(即小沙江镇、虎形山乡及麻塘山乡三乡镇)气侯非常凉爽,在这里夏天是用不着电风扇、空调这样的东西。小沙江地区内瑶汉同胞们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山气侯,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农土特产品及其加工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90万亩,已成为全国第六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小沙江地区还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金银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园”。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瑶花醉舞桂香飘,舞桂香飘梦月邀。邀月梦飘香桂舞,飘香桂舞醉花瑶”。2009年12月30日小沙江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位于邵阳市隆回西北部,涵盖虎形山,小沙江两个乡镇16个自然行政村,景区内共有万贯冲梯田、大托石瀑、崇木凼古树林、旺溪瀑布群,花瑶古寨、虎形山大峡谷等六大景区组成,面积达118.4平方公里。2006年4月20日湖南省省人民政府将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11月,隆回县将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向国务院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12月26日得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国家八部委领导参加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协调会一致认可和肯定。2009年3月4日至6日,通过了国家风景名胜区专家考评组的现场评审,专家们赞叹该景区是“老少边地区保存最为完好,具有极高开发价值的一座大金矿”,称赞该景区“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品位极高”。2009年10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湖南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中审查,选取四个项目上报国务院,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入选四个项目之中。2009年12月9日,经湖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设置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管理处,为副处级事业单位。
 
  湖南邵阳市隆回花瑶古寨位于湘西南腹地、雪峰山南麓隆回县西北角的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虎形山瑶族乡是一个平均海拔1419米的魅力瑶乡。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生活着全国瑶族中唯一的花瑶部落,他们就生活在虎形山花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居住在距隆回县城97公里雪峰山山脉中的瑶族人民,在小沙江镇和虎形山瑶族乡人民政府的带领下,脱贫致富,强乡富民,在大山里创建自己美丽的家园。这里山峦叠峰、沟壑幽深。平均海拔1350米,冬长夏短,气侯凉爽;独特的民族风情、花瑶服饰、古树奇石、峡谷瀑布,是旅游、避暑、赏雪的绝佳胜地,无限风光在路上。这里是全国第六大中药材生产基地,有金银花、杜仲、黄柏等900多个品种,尤以金银花种植规模大,占全国金银花总产量三分之二,由此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南国药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与此同时,魏源故里隆回县也将金银花定为隆回县的县花。
 
  瑶乡古寨,正以其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神秘淳朴的民风民俗,向世人展示出赏心悦目的独特魅力与无限风光。山是大地的骨骼,水是大地的脉络;山显万物之精神,水育万物之灵性。
  “上下天梯明月送;往来岭路白云随”。崇木凼村位于虎形山瑶族乡,是一个视古木为神灵的神奇瑶寨。虎形山瑶族乡是一个充满着自然风貌、灿烂人文景观及厚重历史文化的多民族自治乡。崇木凼,顾名思义,就是崇拜树木,一支被我国民族史料遗忘的瑶族分支,至今生存在这里的崇山峻岭之中。8000余瑶族同胞忠实地传承着先祖遗留的古朴纯真生活。寨子里的女性特别爱美,她们身上的穿戴挑绣着各式精美的图案,色彩艳丽而又火辣。于是人们给他们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花瑶。花瑶虽是瑶族的分支,却并不信奉盘王,花瑶民族在远古时代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在迁徙的过程中,依靠古树和石头为其避风遮雨,故而花瑶人视古树为保护神而对古树感恩,因此花瑶同胞十分热爱树木,崇拜古树,对古树的感情无比虔诚。村寨内有成片的千年古树林和上百座瑶族民居木楼群,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沈姓迁居此处第二代先祖的住房,为四扇三间,每扇只三柱落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历经200余年风雨,仍保持完好,现为其后辈子孙居住。花瑶古寨到处古木参天,怪石嶙峋,群峦叠嶂,沟壑幽深,云雾缭绕。有古树群、将军印、狐仙迎客、金龟下蛋、土匪窝、木鱼石、天眼石等数十处景点,是理想的避暑场所和冬季赏雪之处。祖辈居住在此崇木凼的花瑶,以沈姓为主。其民俗风特异,对歌定情、送伞订婚、打泥还礼、成婚“打滔(即蹾屁股)”、“拦门酒歌”等古老而又极富情致。在这里,人们能看到花瑶挑花和听到花瑶呜哇山歌两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七月初八瑶族传统节日“讨僚皈”在崇木凼隆重举行,全国各地前往观光者数万。龙回花瑶是虎形山花瑶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观,2006年进入中国魅力乡村前十五强;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景观名村;2011年崇木凼花瑶古寨古树林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愈近花瑶古寨,就愈感觉车窗外青山如黛,花香沁人。旅游是一种心情,而不仅是一次远行,因为无限风光在路上。“花瑶云端路;歌舞风中诗”。现在马上就要到达“中国花瑶第一村”崇木凼,下车时我又添加了一件御寒的风衣,因为花瑶居住在海拔1300多米的崇山峻岭间,年平均气温只有11℃,并且早晚的温差非常大,很容易着凉感冒。下车迎面可见崇木凼这里古木参天,金银花遍地,层峦叠嶂,恍如仙境。这里夏季凉爽宜人,是理想的避暑场所,冬季则是南方罕见的冰天雪地,树上满是晶莹剔透的树挂。祖祖辈辈居住在这大山深处的是一支几乎被民族史料遗忘的瑶族古老宗支;也许是因为寨子里的女人们的服饰鲜丽抢眼、绚丽夺目,穿行于青山绿水之间宛如朵朵怒放的山花,所以便有了这好听的名字——花瑶。

  来到古树林。自古以来,花瑶人以树为图腾,与树为亲,使这片土地上的树木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依然沐浴着今日的阳光雨露,形成了瑶乡独特的生态景观。在瑶乡,“有古树的地方,必有瑶家,有瑶家的地方,必有古树”。寨不离树,树不离寨,树是花瑶同胞和古寨的保护神,古树也是花瑶山寨的一景。特别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时值花瑶“赶苗”节,隆回县内外许多游客走进花瑶古寨,寻觅花瑶古树保存完整的真谛。 
  据当地花瑶老人介绍,在花瑶人心中,上了年纪的树就拥有了灵气,再动它不得。当地人对古树顶礼膜拜,尤其注重保护花瑶人祖坟周围的草木。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不容许砍伐,因此,花瑶人家祖坟周围森林茂密,草木茁壮。
  行走在神秘的古树林间,虔诚而宁静,仿佛自己也成了一位膜拜古树的信徒,不敢喧哗。一块光绪九年腊月二十八日立的“永远蓄禁”的石碑伫立在古树林山脚,这是瑶乡保存完好的最早的封山育林禁碑。尽管碑文字迹已模糊得难以辨认,但从“永远蓄禁”几个字可以看出花瑶人当时封山育林、守护绿色家园的决心。据悉,在“大炼钢铁”期间,上百人来此砍树,全体村民聚集于此,高喊“要斫树,先要砍人”。上级部门无奈之下,保留了部分古树,目前寨子有古树1000余棵,1000棵树就有1000个不同的故事。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的古树成群。步入崇木凼古树林,也就走进了没完没了的传说林和故事林。花瑶人根据树的千姿百态,赋予了古树栩栩如生的名字。
 
  在山腰的古树林里,有两棵来自不同纲目的古树同兜而生,一棵水青冈,一棵白栎,人称“夫妻不离”。粗壮的古树是老公,旁边纤细的那棵是老婆,两棵树的树干高达数丈,紧密相拥,化为一体。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汉族小伙喜欢上了寨子里的一个瑶家姑娘,但遭族人拒绝。后来,小伙子左思右想,在山上发现了这两棵树,以他们做了一首山歌,感动了老族长,于是解开了瑶汉两族不能通婚姻的桎梏。从此,这片树林被称为“对歌林”,如今已有三十余对瑶汉同胞通过树林对歌步入了婚姻殿堂。
  在古树林山顶的一侧,是“千年树王”的居所。据科研人员初步鉴定,此树树龄在1500年以上,是瑶山千年树王。山顶的另一侧,一棵千年古树横卧在大石头上,遥望天际,人们称之为“痴情醉汉”。据说,新中国成立前,“醉汉”的“爱人”枯死。从此,“醉汉”卧在石床上,过着懵懵懂懂的相思生活直到天荒地老,诉说着谁也无法听懂的相思故事。下山路边,一棵古树从石缝中横空而出,人们称它为“不倒婆”。如今,“不倒婆”已成为瑶族人们坚硬挺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象征,为后人所崇拜。
 
  瑶乡那千姿百态的古树让人迷醉,令人神往的故事和传说永远讲不完。倒下去的古树彰显历史的足迹,老死的古树依旧坚挺着,活着的古树坚韧高耸。清新淡雅的空气让人健康,奇特神秘的民俗让人神往。走进神秘的花瑶,就是走进自然的怀抱。
  虎形山隆回花瑶古寨古树林还有一棵奇特的古树,它生长在巨石缝隙中,粗壮的树干被石头挤压成扁平,仍不屈不挠,舒枝展叶,历经沧桑。为了成长,古树把自己的根虬龙般不断向下深扎,向四周扩展散开以吸收营养。裸露着巨大的树根如同一座建筑物的基础,骄傲的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坚强,坚韧的支撑着大树的成长。这棵古树当之无愧可以是虎形山隆回花寨古寨的形象树、招牌树。
 
  我来到山顶,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崇木凼花瑶古寨全景,这个自然村落的房屋依山而建,房前屋后翠竹摇曳,古树参差,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花瑶有着古拙粗犷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族艺术瑰宝的挑花服饰鲜艳夺目,异彩纷呈,其挑花图案复杂,内涵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独一无二。心灵手巧的花瑶姑娘们不用描图打稿,信手绣来却栩栩如生。大家猜,花瑶姑娘身上穿的挑花裙一共需要挑多少针,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可能大家想不到,一条花裙需要二三十万针、六个月左右才能完成。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曾盛赞花瑶挑花为“世界一流的挑花”。1995年,虎形山瑶族乡因此花瑶挑花而被命名为“湖南省文化艺术之乡”。现在前方古树下隐约有花团簇动,那是姑娘们正在飞针走绣、玩耍嬉戏,我得赶紧去看一下。
 
  花瑶男服较单调,除头巾为青白二色交织的花格布外,其余对襟、短衫、腰带、绑腿带等悉为青一色,且冬夏无别,很少更换。解放以来,其服饰逐步与汉族相同。
  花瑶妇女的服饰非常艳丽夺目,其花裙不但独具特色,而且工艺精细,构思奇妙,图案别致,对比强烈,神秘粗犷,寓意深刻。拙中藏巧,立意新颖,以形传神,具有一种憨厚、坚实的乡土之美,能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诱以幽远的境界,无穷的韵味,被称为“中华一绝”。
  花瑶挑花的挑花工具很常见,一般是普通的挑花针、白线、五彩丝线或是五彩毛线;载体是青色土织布。挑花的主要技法是“青纱法”,也叫数针法,讲究对称。花瑶挑花图案内涵非常丰富,花瑶姑娘头上的大包头,象征着日月、星辰,大盘是金光灿灿的太阳,中间的地方是月亮,头的周围饰物是星辰。裙子两头用蓝、红、黄、绿毛线,绣有6对红色、12对黄色精黄条纹,分别代表着黄河、长江,里面各种小图案分别代表着波涛、山河、田园、城市等。黑白图案以写实为主,每个时期的挑花图案都不一样,每一条花裙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花瑶女子发结辫盘于头,用丈余长的红、黄等亮色毛线编织成结发带系扎,层层缠绕,成大圆盘,直径宽大尺余,外覆青白色交织的方格布为头巾,并系以缨须、银铃等饰品,五彩缤纷,耀人眼目。花瑶女子普着素色衣、刺花裙,脚系绑腿带,身缚花腰带。上衣对襟无领,开口于胸,里衣长盖臀,外衣长近踝骨,袖口与衣下摆均刺上彩色花边或以花布滚边。衣扣以红、蓝布结成,里衣每边6个,外衣每边10个,每两个缀一起,纯为装饰。腰带以8节以上圆筒形布连缀而成。圆统裙最讲究花色,裙以粗纱白布为料,前幅以细股彩色毛线或彩线挑刺成菱形、三角形、梯形、矩形等几何图案,裙中、后幅以素色纱线挑刺花、鸟、走兽图纹,裙脚亦以花布滚边。绑腿带以白布为底、边沿刺花,绑时由下而上,形成节节彩纹。几乎所有艳丽、火辣、抢眼的色彩,都会同时在花瑶女子身上展现。
  花瑶挑花也是花瑶女性世代相传的一种挑绣针织工艺,是花瑶民间文化的一个表征。其工艺独具一格,与机绣、湘绣截然不同。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架,全凭挑花女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体会,循土布(或自纺的家织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其色调装饰美观,常用平粗深蓝布作底,白色粗线挑成,也有以青、蓝、白色土布为底,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白等八彩丝纱线透出色彩鲜艳的图案。花瑶挑花其主体图案常见四种题材:一是动物类,以蛇、龙、鸟、鹰、虎、狮最为常见;二是植物类,以花草树木为主;三是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类,主要表现瑶族先祖抵御外族侵略的历史故事;四是日常生活类,如反映花瑶传统习俗的“对歌定情”、“打滔”(即“顿屁股”)成婚”等。花瑶挑花以精湛的纯手工艺术和独树一帜的特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民族博物馆收藏,并多次参加国家展览,中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称花瑶挑花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2009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翼才先生考察湖南隆回魏源故居、滩头古镇和虎形山崇木凼花瑶民族村龙回花瑶,挥笔写下“文化邵阳,土厚根深”,“隆回民艺浓似酒,滩头年画艳如花”的赞语。
 
  花瑶与我国各民族大家庭的其他成员一样,有着唱山歌的传统习俗。花瑶男女,长年生活在山高水冷,雨多雾多的深山老林,与野兽毒蛇为伴,在这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们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唱山歌,以歌壮胆,以歌抒怀,以歌言志,以歌传情。他们在竖屋造厦、娶亲嫁女的喜庆时候唱,在挖土、斫柴、莳田时唱,在山中行走唱,屋里火塘边唱,在谈情说爱时唱……可说是无处不飞歌,无人不会唱歌。你行走在深山老林的石板小路上,你会碰到一个担柴的人,就会听到他的歌:“上个岭来下个坡/肩担柴禾口唱歌/肩挑柴担盘崽女/口唱山歌爱快活/我老哥/人活世上为哪个?”在村寨屋场,你看到三五个人在一起歇凉,也会听到他们的歌声:“高山冇水不犁田/别人婆娘莫去连/别个婆娘不长久/好比朽木架桥年了年/十八哥/我个贤/自己婆娘好比石板架桥万万年”。
  花瑶人唱歌,没有现成歌本,一般是触景生情,现编现唱。歌词内容有谈情说爱的,表现生产劳动的,劝说鼓励别人的,还有历史故事。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花瑶自己的风格调式,按调分有连罗连调、咚咚调、麻溜溜调、懂懂调、溜溜调、平调、罗喃调、呜哇调等八大调子,如“连罗连调”:“高山高界好望天/(呀/连罗连/三连罗)/云南大路好跑马/(呀/连/连罗连)/四川大江好划船/(呀,/连罗连,/三连罗)/十八哥呀/我个贤/(呀/连/连罗连)/五湖四海望娇连/(呀/连罗连/三连罗”。
  按韵脚分,有少年乖、好生姑、节上苗、好吃客、少年家、妹妹黑、我老哥、好生优、我个贤、后生妻、后生甘、嫩豪豪、我老常、话来听、好生迟共15个韵脚。譬如“少年乖”:清早来时赶山来/大山赶做小山来/大山赶得歌师傅/小山赶到歌秀才/少年乖/两位歌师赶拢来。又比如说“好生姑”韵脚吧:“好久有冇进妹的屋/妹在屋里晒糯谷/晒干糯谷碾成米/糯米煮粥成板油/好生姑/今世姻缘前世修”。
  花瑶人民在日常的生产劳动时经常唱山歌,他们将这种“山歌”称为“呜哇山歌”,并且劳动时专门有一人负责打锣,以统一步调。这种“山歌”起着调动情绪、鼓舞士气的作用。
 
  花瑶同胞喜欢集体劳动,特别是开荒挖土,扯秧莳田,修路筑坝时,互相换工,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一二十个人,一字儿排开,再请位歌师傅来唱歌鼓劲。这歌师傅不需开工钱,请他唱一天,以后还他一天工。歌师傅他胸前挂只鼓,左侧吊只锣,边敲打边唱,唱得最多的是“呜哇山歌”,他唱歌词,众人跟着伴唱“呜哇呜哇”,打“哦嗬”,群情激奋,干劲倍增,疲劳,愁闷烟消云散,工效也就高许多了。根据现有研究认为:花瑶山歌曲调众多,有“咚咚调、溜溜调、呜哇调、平调”等等,堪称“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多声部合唱,多为成年男子演唱,且以大锣大鼓伴奏,曲调节奏自由,声音高亢嘹亮,有较长的甩腔,并用“呜哇呜哇”作衬词,听起来有穿云裂雾的感觉。被誉为“穿越时空的乐韵。
  这“呜哇山歌”音域宽广,声调高亢激昂,特别是用假嗓时,声如裂帛、破雾穿云,几里路外也听得到,其歌词既有谈古说今的,如“呷了烟来火把红/三国有个赵子龙/手拿牛角弓一把/反手一箭射帆篷/气死周瑜在江东”。也有劝诫人们办善事,做好人的;当发现有人偷懒时,讽喻鞭策他努力的;还有诙谐、幽默、风趣的,如《百只蜜蜂飞过街》:“一百只蜜蜂飞过街/就有九十九只冇回来/打发一只回去报个信/它扯起翅膀飞到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益阳常德/转身一翅飞到宝庆城里宝塔尖尖高头垛起/脚趾扯起/脑壳昂起/眉毛铲起/舌子伸起/毛衣竖起/翅膀甩起/吃吃叭叭/吃吃叭叭/一翅飞进呜哇呜哇噻/十八哥/少年乖/蜜蜂飞进扬州街/呜哇呜哇……”2003年秋,年近古稀的花瑶歌师傅陈世达、戴碧生将这首《百只蜜蜂飞过街》的“呜哇山歌”唱到北京,在“中国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中获得大奖。2008年,花瑶“呜哇山歌”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今,花瑶呜哇山歌已被录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沿着石阶往下看,有一个民俗表演台,是花瑶重大节日讨僚皈和民俗风情表演的地方,也叫赛歌台。花瑶同胞人人都喜欢唱山歌:劳动时唱,喜庆节日时唱,欢迎客人也唱,可以说,唱山歌是他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花瑶山歌有12种韵、18种调,内容粗犷野性,节奏朗朗上口,有历史歌、苦歌、生产劳动歌、风俗歌、情歌等十多种,其中情歌最多,流传最广。花瑶同胞唱的情歌,语言优美,民族特点浓郁。下面,我唱一首给大家听:“我爱你来你爱我,有心结缘心莫多,要学蜡烛一条心,十八哥,少年乖,莫学万藤牵满坡”。山歌中最有名的要数呜哇歌,呜哇歌是花瑶最古老的山歌,一般由两名男性合唱,并伴有锣鼓敲击声,早先由劳动号子发展而来。其声音高亢激昂,很有穿透力,表现了花瑶同胞粗犷豪放的性格。
  下了山游走到花瑶古寨寨门口,我看到那摆满酒的长凳子和站成一排的花瑶姑娘。这就是花瑶风俗中的拦门酒,是花瑶同胞接待客人最隆重的礼节。拦门酒最初是花瑶婚俗中的一种仪式:男方迎亲的队伍赶到女方寨子前时,会被拦在门外,长桌里面是女方的礼管先生,长桌外面是男方的执事先生,他们一里一外,对唱拦门酒歌,执事先生唱得好,才准进门,唱不好,就要罚酒,还得从桌子下钻进去。后来,发展到不管办什么喜事,都要把呷喜酒的亲朋好友挡在寨门和自家堂屋外,不喝上三巡“拦门酒”,就不让进门。现在,我就要经受瑶家好客迎客的“拦门酒”的考验了。“天上的星星哟,排成排;尊贵的客人哟,远方来;瑶山的米酒哟,深似海;尊贵的客人哟,请你畅开怀!……”花瑶的劝酒歌配上花瑶人自家酿制的米酒,三碗米酒下肚酒不醉人人自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花瑶民族的习俗,在瑶山我深有体会。从来不吃油腻腻腊肉的我,在瑶山人热情的劝酒劝菜声中,也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口忌”抛到九霄云外了,闭着眼睛一顿狂吃猛喝!
 
  盛情难却,酒足肉饱之后我醉态顿现,醉眼迷蒙……神秘的花瑶风情、香甜的拦门酒、绚丽的花瑶服饰、粗犷的呜哇山歌,未等米酒上头,我已经如痴如醉了……
  花瑶还有米酒,与别的地方的米酒不一样,它是生长在竹子里的酒,故花瑶人叫它“花瑶竹酒”。花瑶是一个独特而古老的民族,在隆回县雪峰山的东北号称“隆回西藏”的虎形山,地处海拔1300左右的崇山峻岭之中,良好的气侯环境,造就了一片片与众不同的竹林,林中不少挺拔青翠的竹子腹内暗藏玄机。当幼竹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蒸好的米酒注入幼竹竹腔中,让酒在竹子中经过二次发酵,降低酒的度数,随着竹子的生长,注入酒的小孔也会逐渐愈合。这种酒花瑶人叫为塞酒,通过花瑶祖传方法注入新鲜竹腔,在远离尘嚣的深山中,酒与竹一同自然生长,酒母在竹体中不断发酵升华,饱吸天地循环之灵气,珍藏日月阴阳之精华。酒与竹在整个生理循环过程中,竹酒相融,同辉同长!整个生长过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花瑶人告诉我,适量饮用花瑶竹酒,有抗疲劳、抗氧化、凉血解毒、舒筋活络、软化血管、清热去闷、延年益寿、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花瑶竹酒,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原生态酒,一款会呼吸而且有生命的酒;传承着花瑶民族千年竹文化的酒。每一筒酒都如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在深山里自然生长、孕育成熟而成。在大自然里自由呼吸,生长成熟后采收回来,每一筒酒的诞生都来自花瑶人家的精心呵护而成。竹筒酒可谓是难得的自然佳酿!正是:取之天长,来之地久!实为宴客、送礼之佳品!
  花瑶同胞最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花瑶,无论是田间地头、溪畔林中,只要你驻足细听,就会有山歌阵阵传来。这里的小伙子不凭钱、不凭权,只要有一口好嗓子,就能把如花似玉的姑娘娶回家。对歌林正是他们对歌定情的地方,现在对歌林已经是热闹非凡,此时的我早已按捺不住,也想加入这快乐的行列,遗憾的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会唱山歌。
 
  花瑶同胞每年有三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讨念拜;七月初二、七月初八讨僚皈三大传统节日,隆重粗犷,置身于节日里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在这三天的盛大传统节日里,瑶族同胞不论男女老少,举家出动,一律身着节日盛装,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晚上在篝火旁跳舞、对歌,尽情欢乐。最热烈、最粗犷奔放的一种习俗就是“打滔”,翻译成汉语叫“顿屁股”,就是大家围坐在篝火旁的长条凳上,姑娘轮流用屁股顿男人的大腿,当然,男人也可以顿女人。“打滔”原是花瑶婚俗中的一种娱乐方式,在新婚之夜,新娘不入洞房,也不与新郎见面,整夜坐在火塘边,不吃也不睡。送亲的宾客也不睡,陪着熬夜,为消磨漫漫长夜,打发时间,一群年轻的花瑶姑娘唱着歌,依次从坐着的男人大腿顿过去。顿的人如果喜欢上了你,可以久顿,也可以几个人轮番顿,重重地顿,直顿得你两腿酸痛。后来,远方观光游览或来瑶山公干出差旅游的客人来了,瑶家姑娘也“打滔”欢迎,便演变成花瑶人民欢迎贵客的一种必备礼节。在这篝火晚会上我们可以欣赏到花瑶同胞们动听悦耳的山歌和精彩的舞蹈表演,感受花瑶人他们节日的气氛和花瑶地道的民俗风情。
 
  在花瑶古寨这里我们可以吃到地道的瑶家饭,原汁原味的瑶寨花瑶美食一定会让您垂涎欲滴。花瑶同胞十分好客,不管什么人,只要一进了他们的屋,就是贵客,他们将倾其家中所有好菜好酒好野味来热情款待远方来客。花瑶人招待客人有敬酒、唱山歌,塞腊肉的习惯。你若不吃、不喝,就是看不起他们,他们就不高兴。在花瑶人家里,我们会吃到很多风味食品。凡是到过花瑶古寨的人或去过瑶山虎形山的游客,也许会注意到,花瑶古寨的木楼是下实上空,而湖南湘西一带的吊脚楼是下空上实,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花瑶古寨木楼下面住人,上面供花瑶姑娘们挑花对歌。
最幸运的是,我在虎形山乡崇木凼看到了花瑶奇特的婚俗。那天,一个花瑶妹子要嫁人了,整个寨子就像过盛大节日一样,全寨人都闹婚礼去了。热闹的婚礼席上,酒过几巡,炮仗骤响,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夺门开溜。这时,守在酒席门外的花瑶姑娘们一涌而上,将湿泥拼命地朝他身上乱涂乱扔,姑娘们拼命地甩,狠狠地抹,使劲地涂,扔得他头上脸上背上全身都是。被花瑶姑娘们追来打去甩湿泥巴的这个男子,不仅不着急不生气不发火,而且还一直乐呵呵。一问才知道,原来被围攻的男子是“媒人公”,就是当初给新娘上门说亲(也叫提亲)的人。“媒人公”的重要标志是手拿一把打不开的油纸伞。
  在花瑶山寨里,说亲的人不是媒婆,而是能言善道、知识广博又受人尊重的汉子,花瑶人称为“媒人公”。揪打围追“媒人公”叫做“打泥巴”,是新娘子的闺中好友们,因“媒人公骗走了我们的好姐妹,媒人公把姐姐们一个个给骗走了!”而惩罚他的方式。“媒人公”身上的泥巴涂得越多,证明新娘子女方家里对这门婚事越满意;也象征着新人愈加幸福美满,天长地久;寨子也会更加兴旺。所以,这一身满是财喜泥巴的衣服,“媒人公”穿回家后,要在家里挂三天三夜才可以洗去。
  婚礼是花瑶古寨全寨子人的狂欢节,除了“打泥巴”,还要进行“炒茅壳里”,就是惩罚在对歌中败阵而又小气的男人们。姑娘们将他按在地上,把烧红的柴火灰塞入他的裤中,这粗狂的嬉闹花瑶人称之为“炒茅壳里”,是狂欢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花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顿屁股”。“顿屁股”,瑶语叫“打滔”。在这个游戏里,男人们坐在板凳上,姑娘们则纷纷挤进人圈,一个个随意地坐到男人的双腿上。然后又依次向右移坐到旁边男人腿上,且越移越快、越移越欢。随着阵阵高涨的欢笑、叫喊,坐在男人们腿上的姑娘们,一个个被男人的腿弹起,又重重地落了下来。如此在一片欢叫声中反复地来回着。姑娘们滔得兴奋,顿得愉快,男人们却瘫了下来,嘴里一个劲儿的向姑娘们求饶。花瑶古寨的男女们借别人的婚礼尽情地进行自己的狂欢。
  真是奇怪,在别的地方,新郎新娘是婚礼的重点。而在花瑶古寨,热闹是宾客的,新郎新娘却寂寞得很。新郎只管帮做家务事,或者同样挑着礼担,随意夹行在送礼、迎亲的队伍中,所以不知详情的根本就看不出哪位是新郎。而新娘子则更惨,新婚之夜不得入洞房,而要在堂屋里或火塘灶边独坐冷板凳,不吃不喝,静静地捱过这举寨欢腾的孤寂夜晚。
 
  湖南隆回县虎形山风景名胜区,内有瑶山石幕瀑布和峡谷瀑布群。虎形山这里山高谷深,怪石林立,村寨与怪石融为一体,民风古朴。我来到了位于虎形山瑶族乡的大托村,大托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自然村,也是花瑶同胞聚居最集中的村寨之一。寨后有一巨大“石瀑”,石瀑高近300米,宽约1000米,为一整块岩石,山体陡峭,气势恢宏,远看如瀑布飞流而下,是攀崖登山的最佳之地。寨内奇石与花瑶民居参差错落,浑然一体;寨前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次生林;寨脚全长13千米的虎形山大峡谷瀑布群……现在呈现在我面前的就是被誉为“江南一绝”的摩天石瀑,在上边可以攀崖、登高、爬岩……大家看,早有花瑶的姑娘小伙在上面向我们招手了,怎么样?我们去和他们比试比试,一显身手,如何?一起去攀登石瀑,请大家一定注意安全。从石瀑下来有点累,但我相信,大家跟我的感觉一样,一定是累并快乐着。那就在村子里休息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村寨里参观,和花瑶同胞们聊聊天、合合影,照照山景风光,或者随便转转悠悠,说不定您会有意外收获呢。
 
  大托村子脚下却是另一奇观——瑶山大峡谷,峡谷全长20多公里,远远望去,大峡谷淹没在苍苍莽莽的崇山峻岭之中,只隐隐现出弯弯曲曲的槽沟,深不见底,神秘莫测。大峡谷中,镶嵌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飞瀑,自然天成,神韵十足,如诗如画,其中位于峡谷中上游的三龙洞瀑布,更让人稀奇叫绝,瀑布高近80米,宽约30米,气势磅礴,如水龙从天而降,咆哮而来,蔚为壮观。另一个瀑布群位于小沙江镇旺溪村羊角尖大峡谷中,该峡谷在不足两公里的峡谷段里就有五处飞瀑,其中两处落差达100米左右,这里瀑布连着瀑布,一潭挨着一潭。可以说,黄果树有水无山;张家界有山无水;九寨沟有山有水却没有民俗风情,而隆回花瑶瑶山峡谷瀑布却兼备了这些特点,它几乎拥有传闻中的香格里拉的一切特征,它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有着南方罕见的高原自然风光和人类原始的透明清澈的生活。
 
  我沿途见识到了虎形山高山梯田。虎形山高山梯田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糅合的历史遗存和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这里是目前唯一能找到古老梯田开拓者的留守后代,仍然保持着梅山文化最古老民俗民风的活化石。这里的梯田海拔高、坡度陡。从海拔500米至1300米,坡度一般在25——40度之间,最陡的达到50度以上。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无塘无坝,水源充足。山中的基岩裂隙孔隙水十分丰富,哪里有裂隙,水就从哪里冒出来,而且,山越高,水越多,永不枯竭。从而形成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的奇特景观。梯田依山势回旋盘绕,最大的不到一亩,最小的只能莳几十蔸禾,有“蓑衣丘”、“斗笠丘”之称。原始的手工耕作方式沿袭至今。
  梯田线条优美,层次分明,雄伟壮观。万贯冲梯田位于隆回虎形山瑶族乡前往大托瑶寨的路旁,与新化的紫鹊界秦人梯田同出一脉,是世界上开垦最早的梯田之一。连绵10万多亩,与花瑶散落其间的木楼浑然一体,是花瑶景区最美的梯田。草原梯田分布于虎形山瑶族乡白水洞村、岩儿塘村、周朋村,约1500多亩,以山坳梯田为主,山坳梯田与山脊梯田交相辉映。山体陡峭,垂直高度达600多米,从草原村往下看,可望背景山峰达10重之多,只见起起伏伏、弯弯曲曲、重重叠叠往山外延伸直到天际,有云海相伴。山、水、瑶寨交织成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每当夜幕降临,湿润的空气为梯田笼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星星点点的灯光与天上的繁星一起闪烁,人在其中,依然身处幽深空蒙的世外桃园。
  我情不自禁抒怀《花瑶梯田》:“是谁?用锋利的犁铧又或/强健的双臂,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脊梁重新打整/梳理成层叠的风花雪月/有必要,将时光一再退回/除却所有岁月的烟云/在隆回虎形山的花瑶深处/一撇一捺,重新勾勒丰收的姿色/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十万多亩丘壑沿路堆砌/一千二百多级的攀援中/铺陈一个民族最坚韧的拔节/春似明镜夏如玉/秋翔稻浪冬翻雪/海拔已需仰望,集中连片/更掀开世界梯田的扉页/我在深秋的晨曦里/小心翼翼的靠近,与晚开的金银花/和次第的草垛一同守望/瑶家阿妹摇曳的裙褶/长歌恨短,梯田蜿蜒/二千年的历史变革/在一年四季不同景的虚幻里/轻易找到浩瀚的注解”。
  “远古梯田三万亩,龙回花瑶白云边。大托梯田云里画,花瑶歌舞风中诗”。虎形山大托万贯冲梯田被誉为“云上的梯田”,也是隆回花瑶古寨《最美的梯田》:“一条窄窄的山路/湾出了千年梯田的传奇/一块矮矮的石壁/飘出了天下独有的香气/一串辣辣的歌谣/唱出了山里人家的渴望/一张红红的笑脸/亮出了花瑶汉子的豪情/太阳升起了   阿哥耕种了/锣鼓敲响了   村寨沸腾了/月亮升起了   阿妹出嫁了/唢呐兴奋了   村寨热闹了/哎啰喂   哎啰喂/好日子就要这样子过哎/哎啰啰   哎啰喂/你就是天下最美的花瑶古寨//一处窄窄的流水/酿出了千年梯田的神韵/一间矮矮的灶房/醉出了天下独有的厨艺/一场辣辣的舞蹈/跳出了山里人家的憧憬/一身红红的穿戴/晒出了花瑶妹子的倩影/太阳升起了   阿哥耕种了/锣鼓敲响了    村寨沸腾了/月亮升起了   阿妹出嫁了/唢呐兴奋了   村寨热闹了/哎啰喂    哎啰喂/好日子就要这样子过哎/哎啰喂     哎啰喂/你就是天下最美的花瑶古寨”。万贯冲梯田是隆回瑶、汉先民在崇山峻岭上合写的不朽诗篇。田随山转,山依田生。站在任何一个山巅,随便往哪个方向望去,都可看到一线一线的梯田从山脚缠绕而上,流畅的线条随着山势连绵起伏,梯田的一端,偶尔可见青翠的树木,目光越过树木,那边又是梯田,梯田的尽头,是一座一座的木房子。……这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万贯冲梯田,山上栽树,山腰种田,山脚居人。纵横700余公顷,无水库,无山塘,自然排灌,久旱不竭、洪涝无忧。山田巧妙结合,人山和谐共生。望着这一条条丝带状的梯田,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两千多年前……
 
  两千多年前,云雾缭绕的山岚中,荆棘丛生,成群的鸟儿立在荆棘枝头叽叽喳喳,一下四散飞开,过会又从八方聚拢在一起。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瑶、汉先民扛着铁锄、挑着竹筐汇聚到这里。在此起彼伏的“砰砰”声中,荆棘一片一片的倒下;在抑扬顿挫的号子声中,田塍一条一条垒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梯田越垒越多,面积越来越宽。在缺衣少食的千百年前,一块梯田承载的就是一份希望,一个家庭。
  冬天,草木萧条,白雪皑皑。为了梯田来年的丰收,多少男女顶着冷冽的寒风,挑着农家肥穿行在梯田的田塍上;春天,大地回暖,生机勃勃。梯田里,耕种的男女满面春风的脸上写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精心伺奉着梯田里的每一寸土;夏天,禾苗茵茵,烈日炎炎。梯田里绿油油的禾苗间,勤劳的男女满脸洋溢着收获的期待,挥汗如雨,一丝不苟地为禾苗中耕、施肥;秋天,稻浪扬波,满眼金黄。梯田里,辛勤劳作了大半年的男女又在忙着收割。天黑了,月亮从前面山头升起。梯田里,仍然还有人在刈禾和拌谷……
  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瑶汉人把自己毕生心血融入了块块梯田,块块梯田见证了代代瑶汉人生活的酸甜苦辣。最后,这块土地上的瑶汉人和这块土地上的梯田都成了一道无法复制的风景和一首美不胜收的诗歌。
 
  瑶山盛产“金银花”,这里是国家林业部正式授予的“中国金银花之乡”。金银花不仅是中药,还非常漂亮。每到七月一日前后,便是金银花盛开的季节,一望无际的山野全变成了黄灿灿的颜色,到处弥散着沁人的芬芳。而此时,点缀在满眼金灿灿之中的,便是身着艳丽民族服饰、忙于采摘金银花的瑶家姑娘们,她们的瑶服扮靓金银花。
  “花为植物之精华,人为万物之灵长。人之于花也,观其形色,嗅彼芬芳,然后闭目凝神,无穷遐想。周敦颐偏爱莲花,心崇君子;陶元亮不随流俗,篱畔菊香。牡丹富贵雍容宜乎众爱;梅蕊清高兀傲,自赏孤芳。嗟夫,世上之花众矣,而爱者各异,何哉?古人云:人生万象,性非一也。
  隆回盛产“金银”,中华国药之乡。野壑平川,餐风饮露:高山峻岭,傲雪凌霜。斗严寒而不凋零,名享“忍冬”之美誉;绽金银而不妖艳,性同民众之寻常。落地生根,常思进取;迎春萌叶,敢露锋芒。不乏柔情,无私奉献:茶祛瘟热,药治膏盲。曰进取,曰奉献,曰坚韧,曰顽强,金银花之品性何其似人者乃耳!
  八都众庶,历尽沧桑:苦封建王朝之更替,罹内忧外患之灾殃。谭人凤身捐民主,魏光焘血战牛庄,秋曝悬颅,血染犁旗而惊贼胆,默深睁眼,师夷长技以壮家邦。近代百年,更有先驱者抛头洒血,死战沙场。罗卓云、彭钟泽、谭国辅、欧阳宝堂……擎旗率众,蹈火赴汤,葬残寇于芙蓉山下,迎解放于日化天光。进取、奉献、坚韧(忍)、顽强,县人之精神与金银花何异哉!
  共和国改天换地,隆回人强县兴邦,继前贤之传统,谱时代之新章。驱一穷二白之贫困,展万紫千红之画廊。魏源水库,光耀江南之璀璨明珠;古寨花瑶,荣登全国之旅游金榜。冲出三湘,迈步纷繁世界;振兴百业,竞争国际市场。欣欣然,今日隆回,花绽金银,芳芳郁郁;人奔富路,浩浩汤汤。
  金花银蕊,隆回人品性之象征!
  金耀银辉,隆回人未来之希望!”一篇《金银花赋》说出了隆回人的心声,道出了隆回人的希望。眼前瑶山金灿灿的金银花令我心旷神怡,一篇《花瑶金银花赋》跃然纸上:“高天朝阳,大地山光。良辰苦短,清夜何长。脚踏云岚,只为怡情悦性;衣沾晓露,皆因览胜寻芳。金银丛丛,解得孤怀愁苦;和风阵阵,送来一缕馨香。袭人香气,醉我心房。昨宵初梦,今日端祥。生来丽质,压住群芳。未似夭桃,乱抛艳骨;堪称君子,不露锋芒。蕊初露兮银白,花历夕而金黄。枝沐露兮清淡,香随风而远扬。俗态全无,芳姿堪赏。有奇花之素心,无凡卉之庸妆。如君子之未显,似淑女之深藏。不求人知,不荣世赏。不图位显,不愿名彰。耻趋炎附势,傍僻壤之陋室;宁安贫乐道,伴寒士之凄凉。以花入药,其味甘芳。可消烦渴而祛暑,能养身心以清凉。既同药草之兼济,非似花木之徒香。
  木槿多娇,岂奈朝开暮谢;昙花妧媚,犹叹亥开子殇。莲花清净,处淤泥而不染;菊花高洁,冒严寒而腾芳。皆因名人之传扬,显名而彰德;唯独此花之迥异,养晦而韬光。金银嘉花,郁烈芬芳。黄似赤金,白如银霜。体态轻盈而绰约,身姿秀美而端庄。不扎根于樊篱,却引蔓于岩上。隐芳踪于薄丛,不自炫而自悦;振秀美于荒郊,却自律而自强。
  是于予有叹焉:平凡中孕育出伟大;卑微内蕴藏着高尚!”
 
  七月正逢金银花盛开,瑶乡一望无垠黄灿灿的山野都是金银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到处点缀着身着艳丽民族服饰忙于采摘金银花的瑶家姑娘,其情其景分外妖娆。
  瑶寨的姑娘们特别爱美,她们的服饰奇特、复杂、精美而讲究,从头到脚都是花,所有亮丽的色彩都能在她们娇美的身上得到充分展现。这也是花瑶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花瑶姑娘们的传统外衣是镶了红布边、缀着红布扣的黛蓝色无领对襟长衫,后页下摆的一角向上方撩起,扎进腰间。虽然这种着装方式怪诞、繁缛,但十分有趣。亮丽的头巾也是花瑶姑娘们的标志,用红黄两色毛线编织成一两百米长的彩色花辫,再一圈圈地往头上盘绕,前面微微翘起,状若葵花,大如斗笠,火红火红的,煞是好看。花瑶姑娘们她们的腰带就更有特色了,五颜六色的布料拼缝成色色相间的带子,宽约三寸许,长达十多米。借着母亲或者姐妹的帮助,自己原地慢慢转动身子,将彩带在腰际上相叠缠绕。用靛蓝色的粗纱土布制成的花筒裙,上面挑绣了各种精美新奇的图纹,两片前襟用五彩缤纷的丝线或毛线缀成,一艳一素的搭配天衣无缝。打扮漂亮的背后,可是要靠姑娘们的心灵手巧。瑶家女人们常常凑在一起挑绣花裙,而花瑶的挑绣制品自然也成了具有特色的纪念品。
  这就是隆回虎形山《美丽花瑶》:“你曾那么遥远/像云霓彩霞/在苍山的浪尖漂泊//你曾那么神秘/如天籁依稀/在星月的天边闪烁//你是那么美丽/像山茶花盛开/在瑶族群芳谱璀璨夺目/你是那么淳朴/巨石古树的膜拜/把大山的坚强和风骨顶托//蝴蝶般旋舞的花帽/盘结了刀耕火种的苦乐记忆/缠绕着希望的涓涓小河/挑花裙上千针万线的光阴/擦亮崇山峻岭的视觉/瑶寨起伏的晨昏间/流淌着岁月的清波/听一曲清纯的呜哇高腔/千年梦想在翻山越岭/浇灌万贯冲梯田的绿色/把古寨情侣的对歌唤醒/响成了神奇雄浑的大托石瀑/古朴沧桑的音韵/盘根错节为森然的古木/满眼是金银花的灿烂/如阳光般漫天散落/欢笑在清香中绽开/熏染寨前屋后的炊烟/随金色涨上山坡/堆积成苍茫暮色后/与酒和歌共舞的月下篝火/花瑶姑娘舞出一山烂漫”。花瑶的美在山、在水、在人、在升腾的炊烟里、在樵夫的山歌里、在牵引的针线里、在古老的阁楼里……花瑶给这方山水带来别样的灵气,这是值得您再来一次的地方。我醉在《花瑶古寨》:“丹青描红/寨上人家/四季如歌/春夏秋冬/竹林深处/青砖黛瓦/十里杜鹃/化作云霞//丹青泼墨/寨上人家/石桥如虹/绿水白鸭/寨郭之外/车马喧哗/我的心上/开着蜡花/一山一水一幅水墨画/千山千水    千年的古茶/看花呀树呀    鸟呀鱼呀/炊烟升起/人在夕阳下/一山一水一生的牵挂/千山千水    千年的神话/看风呀云呀    月呀星呀/东篱采菊/燕子飞回家”
  花瑶云端路;歌舞风中诗。“花的情,花的歌,花瑶情歌红火火。花坡上唱歌云朵对云朵,花溪水唱歌浪波追浪波,花树林唱歌蜜蜂就搭窝……”。即将离开瑶乡的时候,歌声回荡在花瑶山寨间,让人留恋忘返。
 
  2016年4月29日丁华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