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旅游美食 > 旅游景观 >

黔东南民俗风情调研考察记

来源:民盟邵阳学院总支撰稿:王钰锋时间:2017-09-23点击:

  2017年8月11日至16日,民盟邵阳学院一、二两个支部的部分盟员在总支主委唐文林教授、老领导陈爱民及支部主委王钰锋副教授的带领下,一行9人深入黔东南的雷山、榕江、镇远等地的苗寨、侗寨就民族民俗风情、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精准扶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为期6天的调研考察活动。
 
  革家蜡染神奇巧妙
 
  2017年8月11日早上7点多,我们一行9人在朝阳的拥抱下,分乘2台车,一路西行,跨越500多公里,终于于下午2点多抵达第一站——麻塘革家寨。她位于凯里市城北的龙场镇,距离凯里市区21公里。革家寨居住着400多人,他们自称“革家人”。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革家独特的芦笙舞、板凳舞、飞歌、酒歌、情歌以及革家妇女精湛的刺绣和蜡染。革家人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古朴的部落。革家女子的装束较为奇特,少女头带红缨帽,结了婚的妇女头戴花冠帕,上穿蜡染刺绣花衣,并罩以冠首铠甲式的披肩,下着百褶短裙.腰系丝带、流苏围腰巾,颈配银饰项圈、小腿扎刺绣绑腿。革家男子和革家女子的头饰上有射日图,服饰背部也有射日图,神龛上供奉的红弓白箭便是他们对祖先的纪念,革家老人过世以后,在墓碑上也刻有太阳的图案。革家蜡染历史悠久。这里的革家妇女几乎人人都会蜡染和刺绣,她们从小就练习这些技艺,手法极其熟练,成竹在胸,随手就能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这些古朴的蜡染,构图饱满均衡、图案想象奇特、造型优美、花纹别致,多数为表现大自然的雄虎猛兽、花鸟虫鱼,充分反映出革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我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是艺术设计和创作极好的素材,对我院的《图案设计》、《包装设计》、《软装设计》等课程都会有极大的帮助。这里也已成为很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基地。鲜有游客的革家族,他们既不是苗族也不是侗族,是五十六支民族外的一支民族,虽然划分的时候把他们归入苗族,不过革家人自己就说自己是革家而不是苗家。
 
  南花苗寨风情浓郁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古朴浓郁、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著称。8月12号,我们一大早就向巴拉河景区进发,驱车赶往考察的第二站---南花苗寨。她是贵州苗族风情极其浓郁、生态优良的美丽乡村,是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带巴拉河景区的亮点,苗寨坐落在巴拉河上游,依山傍水。这里民风纯朴,风景优美,民俗独特,南花苗寨的女子多穿长裙,被称作"长裙苗",最长的百褶裙长达80厘米。节日时的牛角银饰是另一个特色,"大牛角"长达1米左右。是巴拉河长裙苗农耕文化典型的天然博物馆,南花苗寨距凯里市中心13公里,炉榕公路从寨脚绕河而过。南花苗寨 位于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地处美丽的巴拉河畔。

  南花苗寨,苗语Nangl hjib,顾名思义,“花”就是“欧花河”,“南”苗语就是“河的下游”的意思,“南花”就是居住在欧花河下游的苗寨。寨里聚居了以潘姓为主的苗民,是由苗族祖先于明成化年间顺清水江迁徙而来,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南花村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苗族村寨。全村共四个村民小组,187户,824人,其中田300亩,土地15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45亩,有林地面积2000亩,森林蓄积量为70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2%。其依山傍水的苗家吊脚楼、美丽大方的苗族少女、悠扬的芦笙舞曲,富有哲理的曲艺嘎百福、娓娓悦耳的苗歌,内涵丰富的鼓社集会,别具情趣的婚俗礼仪等典型的原生态苗族文化特征,原滋原味、极具特色。南花村分别被中央、省、州、市授予“全国先进党组织”、“先进文明村寨”、“国家农业部生态富民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南花苗寨的选址极具军事智慧,易守难攻,要进苗寨必须先通过南花桥。南花桥下潺潺河水,桥面杉枋铺设,两侧栏杆,架有长凳,桥顶青瓦覆盖,整个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靠穿榫而成,布局非常严谨,工艺独具匠心。桥是炉榕公路通往南花苗寨的交通要道,也是巴拉河沿岸苗民休息、纳凉以及举行活动的场所。每逢佳节,男女老少云集于此,开展对歌吹笙跳月游方活动。这座桥体现了苗族建筑与民间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
  每逢客人进寨,好客的苗家人都会设下拦路酒来迎接。苗家的拦路酒有三道、六道、九道、十二道之分。十二道是苗家人迎接客人最隆重的礼仪。
  苗寨里的路面都是用块石和鹅卵石铺就而成的,路边一块块青石垒成的花墙,不用水泥灰浆,全靠石块咬合,巧夺天工而稳如磐石。寨脚是沙滩,是苗族度假村,依水而建,傍水而居,绿树掩映,鸟语水声扑面而来。山上,错落有致的木制吊脚楼建筑,鳞次栉比,掩映在半山腰的绿树丛中。

  苗族姑娘们的服饰级长裙为特色,俗称“长裙苗”,银饰以大银角为标志,服饰绚丽多彩,制作精美,形成很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醒目的视觉冲击,让人目不暇接、过目不忘。刺绣的图案有吉祥的龙凤和常见的花鸟鱼虫等。这些常见的动植物一旦以抽象的线条和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就富有了另一种意义和情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铭记在服饰上的一部鲜活历史,从一个侧面映现出苗族社会发展的概况。所以说苗族服饰是“记载着历史的史书”,一件衣服就是一部史书,苗族服饰有“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之美誉。
  南花苗寨每年农历二月二卯之日的“姊妹节”,五月卯、午的“粽粑节”和“六月明月卯日的”吃新节“最为热闹,苗族同胞们纷纷跳芦笙、踩铜鼓、斗牛、爬坡、游方欢度节日。
  每逢喜庆节日、祭祀或贵客来临,全寨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约200平方米由鹅卵石铺就的小广场上,一个高约7米的图腾柱矗立中央的芦笙堂上,笙歌起舞,与客人同欢共乐。这时,姑娘们经过精心打扮,头戴银饰、身穿盛装、三五成群、婷婷玉立地层现在客人的面前,她们一个个都能歌善舞。小伙子们则带上心爱的芦笙、芒筒,要在芦笙堂上显示自己娴熟的技艺。嘉宾们与芦笙场上的男女老少手拉手一起跳芦笙舞,整个场面热烈欢快。大家的心在这歌舞的氛围中进一步彼此沟通,兴致也到了高潮,使游客们真正融入到苗家人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欢乐海洋之中,也让客人们感受到苗族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使他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南花村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554万元,建成了70多米长的南花桥,完成500多米的进寨道路,建成了苗家祭坛、后寨门、神泉、新芦笙堂、苗族图腾、25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80余米的拦河坝、300余米的生态步道和2座旅游公厕等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使南花村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并出具规模,基本上满足了游客需求。
  南花村的旅游接待能力也日益增强,接待游客人数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成为凯里旅游的一个热点。据统计,2010年巴拉河沿线旅游年接待人数为61.03万人次,总收入6.44亿元,其中南花村接待人数13.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0余万元。同时,实现旅游从业人员80人,吸纳农村劳动力75人,比例高达93%,带动40余户农户从事旅游行业,如销售旅游商品、开办以“体验农家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品农家果”为载体的农家乐旅游设施项目等,从事旅游的从业人员年人均收入达4500元,其中旅游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比例达80%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南花村兴办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农业科技含量也在逐渐增多,村民的科学意识和对科技的接受能力日趋增强。南花村村两委在大力发展农业特色旅游产业的同时,把“农业科技旅游兴村,产业结构调整富民”作为发展方向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和“双杂”良种,使南花村两段育秧和宽窄行栽秧的农户达到100%。从2000年以来,上级扩大的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稻田养鱼,优质果树栽培、沼气、脱霉洋芋栽培等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和普及。截止2009年止,南花村共完成沼气建设58口,稻田养鱼32亩,优质果树栽培150亩,种草养牛30亩,退耕还林还草40亩。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生态家园富民示范点”。
  南花村创建“全国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项目,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旅游扶贫,促进旅游业在新世纪的大发展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开发丰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和拉动内需。也为我们邵阳市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脚猛村“姑妈回娘家”
 
  8月13日,大雨滂沱,我们巧遇了“姑妈回娘家”的民俗活动。在称为“雷公山下葡萄村”的贵州雷山县丹江镇脚猛村中,400余名姑妈、姑爹浩浩荡荡回娘家,庆贺丰收。

  虽然天公不作美,姑妈们还是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精湛的苗族银饰穿在身上,不时的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响声,一眼望不到头的“银河”队伍格望壮观热闹与欢腾。前列的“姑妈”们伴着“姑爹”们的芦笙声,挥舞彩带敲着腰鼓,载歌载舞,青年“姑妈”抬着标牌走在队伍最前面,接着是“姑爹”抬着肥猪和米酒,随后是60岁以上的“姑妈”方队,中年“姑妈”依次随后,整个队伍长达数百米。年龄最高的“姑妈”今年已有83岁,依然身着苗族古装,精神抖擞地跟走在队列里。随后的“姑妈、姑爹”挑着各种礼品,抬着糯米饭、红鸡蛋、稻花鱼以及自家酿制的香甜米酒回到娘家看望久别的父母,与家人团聚。而在寨门口,早已有“娘家人”男女老幼穿着新衣,列成长队等候。他们按照苗家习俗布下了十二道“拦门酒”,“舅舅”们吹着芦笙,“舅妈”们端着酒海,迎接“姑妈、姑爹”的到来。“姑妈、姑爹”队伍一到村口,鞭炮齐鸣,火花冲天,第一道拦门酒立即迎上。领头的姑妈冲着敬酒的舅妈满脸堆笑,豪迈地一口气喝下了杯中酒。第二道、第三道……直到第十二道,都是如此。“姑爹”们也成为“舅妈”们围攻的对象,她们任由“姑爹”挑着礼担,不去帮忙换肩,反而乘“姑爹”们肩挑重担无法阻挡,连续对“姑爹”进行酒攻,不少“姑爹”未进寨门就已先醉。

  下午5点,苗寨全村男女老少共进长桌宴,“姑妈姑爹聚会”活动进入了高潮。“舅爷”们早已在清早杀鸡宰鸭,备下了“千人”长桌宴。酒菜上满桌,由寨老致欢迎词后,大家举杯欢呼,互相祝福,大吃起来。席间,“舅妈”们轮番过来敬酒,“姑妈”、“姑爹”喝了多少数不清楚。有的“姑妈”不胜酒力,满脸通红;有的“姑妈”醉意浓浓,干脆放开喉咙,唱起酒歌来;有的“姑爹”拉着“舅妈”,互相交杯一起喝……整个场面欢歌阵阵,热闹非凡。我们在苗寨看到,家家户户设置拦门酒迎接“姑妈”回娘家,男的杀猪、女的下田筐鱼,打糍粑声音响遍整个苗寨,同时大家在自家堂屋摆上苗家长桌宴与“姑妈”们对酒歌,晚上还举办篝火芦笙舞晚会等节目迎接“姑妈”回娘家。活动中上演的节目有:欢跳铜鼓芦笙舞、姑妈与舅妈拨河、“牛王”、“鸟王”争霸赛、青年下水塘捉鱼赛、采摘葡萄体验、青年篮球锦标赛和文艺晚会等等。整个村寨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暖暖的人心。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温馨的民俗课。
 
  郎德歌舞迎客来
 
  8月14号,我们来到了坐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麓的巴拉河上游,距黔东南州府凯里市27公里,距雷山县城17公里。2008奥运圣火经过地----朗德上寨。她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和“芦笙之乡”。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寨作为黔东南民族风情旅游点率先对外开放;1993年载入《中国博物馆志》;199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在各地兴起的“民族村”都是在它的启发下建立的。作为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寨游览地这里是有名有实: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一个都不少。还有魅力无穷的苗族歌舞,绚丽夺目的苗族银饰,独具匠工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鹅卵石道……

  我们在这里遇上了热情的迎客仪式和盛大的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等苗族歌舞表演。到了郎德,我们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全民旅游、全域旅游,郎德苗寨就是最好的例证,全民参与,家家景点,户户接待。只要游客来,家家户户都出来摆十二道拦门酒唱歌、跳舞、吹芦笙迎接客人,这在全国,好像也只有这里才有。
 
  新桥的苗族服饰和水上粮仓
 
  月15号,我们离开了雷山县,穿越崇山峻岭往榕江县进发。途径新桥苗寨,在那儿作了短暂的停留。新桥苗寨是个很古老的寨子,生活气息浓厚。位于雷山县城南12公里的大塘乡新桥村。这里少数民族风情古朴,歌舞多姿,大塘“水上粮仓”、“超短裙苗”独树一帜,享有“明清建筑、唐朝服饰”的美誉;是著名的性感超短裙苗之乡,新桥的苗族女人通常穿一种仅长5-7寸的百褶裙,被人戏称为“超短裙”。新桥苗寨至今伤仍保 留有唐代的头饰、宋代的建筑、明清的服饰,还有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演绎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传统歌舞,以及刺绣、编织等原始的手工工艺。

  新桥的苗族服饰与其他苗族村寨不同。男人的对襟衣的扣子惊人的密,一般都在9——13对;头饰中长而宽,一端用、绿丝绕编织成“须”。包扎时有意将须下垂至脸。男青年若是穿此装更显得英俊潇洒。妇女服饰更是奇特,首先是裙子短得出奇。裙长仅有5——8寸,用靛青布折叠做成。平时一般穿一、二条,节日盛装则穿上三、四条。上装则穿对襟衣或绣花衣,下装除了腰系那超短的裙子外,还穿着裤脚很小的长裤或打上绑腿。腰间前后分别系上宽5寸,长6、7尺的花彩带。新桥的裙子是用长达7米的家织靛青土布制成的。土布经过染煮后,要在大木桶上仔细折叠,一条裙子通常要折二十来天。然后她们用牛皮炖出的胶液为已经染好的裙布上胶,再用茯苓制成的浆液反复上浆,最后才能有又厚又硬的效果。穿着这样的裙子劳作,不仅荆棘难以划破,就是雨水滴在上面也不会浸湿。具体的穿法是,平时穿两条裙子,节日盛装的时候穿三四条裙子,但不管穿多少裙子,长度总也不会增加;裙子里面穿窄腿长裤或打绑腿,裙子外面罩有花围腰和花彩带;上身多是绣花衣、对襟衣,衣服上的刺绣花样多为蝴蝶花纹。我们在这儿收集了大量的精美的苗家图案。

  新桥苗寨还有一个建筑上的奇迹: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奇特又实用的“水上粮仓”。这些粮仓建在村寨的水塘中,为全木结构,底部立在露出水面的石墩上,把木质粮食仓库科学地修建在池塘之中,别具一格,既防火,又防鼠,同时,池塘中还可以养鱼、养鹅、养鸭,一举多得。水上粮仓建在村中位置,其仓数之多,全国独有。群仓排列有序、错落有致,在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的映衬下,群仓更显风格。
  整个水上粮仓,全杉木结构,各仓的立柱,也大小不一,仓柱胸径大的35厘米以上,小的也有30厘米左右。柱选用方石垫脚,岩石垫脚需超出水面。水塘上诸仓,不少经年日久,木柱脚外层已朽成倒瓶颈模样,可柱心仍然坚固鼎立。建仓的大水塘面积有三千三百余平方米,为村民出入仓方便,按仓排位“分割”数块,但排序井然,错落有致。

  池塘中水深数尺不等,每个粮仓高3.5米至4米,由4根或6根仓柱支撑,仓底距离水面约2米,屋顶用青瓦或杉木皮加盖。每仓面积约25平方米,可储粮2500公斤左右,全部粮仓可容纳上百吨粮食。在浮萍漂浮的水塘中,粮仓错落有致,弯曲的石子路点缀其间,依山而建的吊脚木楼互相映衬,更显婀娜多姿的身姿。
  水上粮仓可以防火、防鼠、防虫蚁危害;同时,因水上粮仓集中,村里人早晚都在周围活动,还可以防盗;整个村寨均为木房,即使失火,也不会损坏粮仓。这种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既是苗族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历史与现实及自然生态的一种完美结合,成为中华农耕建筑史上的一大景观。如今,新桥苗寨的“水上粮仓”已成为吸引诸多民族民俗学者、建筑艺术学者、旅游者前往的一处民俗景观。

  新桥村还有一支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锦鸡舞》,即在铜鼓和芦笙的伴奏下,由中年以上的苗族妇女在铜鼓坪上表演的传统祭祀性舞蹈,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自古对于飞鸟图腾的崇拜和向往。
  跳舞时,苗族女子将头戴华丽银饰,身穿黑色短上衣,腰间束有若干条五彩镶边,末端坠挂银牌和似锦鸡华丽羽毛的彩色长裙,臀部被高高垫起仿佛锦鸡高翘的尾羽。据介绍,舞蹈时,十余个苗女子将围成圆圈起舞,舞蹈动作缓慢,在或向前或向后的舞步中模仿锦鸡“踱步”、“旋转”或“飞翔”。
匆匆赶到榕江县城已是万家灯火!

  8月16号,我们原定赶往黎平,并在途中考察大利侗寨、尧排村的水族的水扒寨子等地,体验侗族、水族风情,奈何天公不作美,路遇塌方,只好又返回高速绕道镇远市。17号返回邵阳,途径芷江,恰逢日寇投降纪念日,一行人又去拜谒了芷江受降坊,接受爱国情怀的洗礼。
 
  考察的收获与建议
 
  根据途中大家的体验和讨论,结合2017年市政协重点督办,民盟市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的建议》之提案、邵阳市的《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的策略,以及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要求,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的邵阳民盟本年度的工作中心。我们大致有以下感悟:
 
  在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中,我们应该:
 
  1、将居住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相结合,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将历时文化遗产的保护统一规划到乡村环境治理工程中,整治村庄建筑乱搭乱建,保护历史建筑。
  2、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农村产业优化调整相结合,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重要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并结合村落特点,构建“一村一品”体系,形成局部性特色产业群。
  3、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农村乡土文化保护相结合,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注重加强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自愿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将历史文化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进行开发,形成地方特色。
  4、通过实施古建筑保护、文化挖掘、环境修复、旅游拓展等项目建设,做到最大限度保护历史文化村落遗产,协调统一生态环境风貌,满足村民的居的物质文化需求。
 
  在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中,我们应该作如下工作:
 
  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的外貌——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在历史文化村落发展中,不仅要对村落本身进行科学的规划,还需要从村落环境上进行严格保护,确保社会与自然相互融合。具体内容来看,比如环保意识、周边水域、河流、植被、农田、林地等方面的保护。充分发挥了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并将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充分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历史—自然旅游路线。
  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的性格——传统建筑
  传统历史建筑是历史文村落的组成硬件,使其规划和发展的重点。传统建筑保护的内容包括:对价值高的建筑进行重点保护,使其作为村落特色的吸引点,打造“一村一风格,一村一内涵”的模式;对于遭受损坏又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建筑可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改建,对于质量差、价值不高、影响整体村容村貌的建筑可经过评估后予以拆除。
  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的骨架——传统格局
  不同历史文化村落在空间形态与布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中,传统格局的规划十分关键,这是历史文化村落群的骨架。具体发展内容上来看,应以村庄为基本单位,实行村、镇等级发展,以乡镇为宏观观念,村庄为具体细节,形成“村庄-中心村-小城镇-重点镇-小城市”的等级式空间格局,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整体性的空间格局。
  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的灵魂——传统文化
  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村落的灵魂,是依附于历史建筑与居民生活上的精华,是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历史建筑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的传承应给予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对待民风习俗,传承和发扬民间信仰文化、民间技艺、传统习俗节庆、传统饮食等。
 
  在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中,我们应该:
 
  1、针对邵阳市实际情况,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规划发展思路上凸显“三个基点”,即注重准确定位、注重鲜明主题、注重彰显特色。从历史文化村落定位,以保护利用为基本出发点,科学合理的划分古建筑村落、民俗风情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避免开发的同质性。
  2、在设计的理念上,要充分尊重邵阳市不同地区历史文化村落的个性特征,
  注重“三个体现”,即重视体现文化、重视文化符号、重视文化传统。静态的文化符号与动态的文化传统是历史文化村落的文化核心,是最能体现区域性差异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时,需要突出这方面的个性特色。
  3、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历史文化村落往往会成为经济开发的重点对象,尤
  其是在邵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民俗旅游是温州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形式,历史文化村落则成为重要的开发资源。在具体的发展中,需要尊重历史文化资源,注重“三个价值”,即注重历史文化价值、注重民居建筑价值、注重景观旅游价值。
  4、要注重保护村庄完整的传统风貌格局、历史环境要素、自然景观等,引导
  村民慎砍树、禁挖山、不占河湖水域、不拆有保护价值的房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利用,应当以抢救保护濒危古建筑、保护古树名木、提高防灾能力等为重点。传统村落要作为历史文化名村的后备资源实施保护,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保护好具有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性建筑,坚决制止保护性建筑的拆除行为,实现保护性建筑的合理利用。对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标准的建筑,各地要依法公布为历史建筑,并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在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中,我们要注意:
 
  首先,对于具备较高历史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需要从保护入手,在确保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规划,树立精准保护与开发的全新理念,体现时代特质;其次,对于具备较高旅游开发价值的村落而言,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路径变革为政策指导,树立“产业、文化、就业、保护”于一体的发展理念,突出经济开发的特征;再次,在历史文化村落的层面,要改变传统观念,对传统的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时代化变革,杜绝“单一、静态、孤立与去特色化”的传统保护理念,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理念进行创新,比如创新“精准保护、精准开发”等理念;最后,打破传统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中“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村落的全部”的概念,重视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工艺、传统饮食等文化因素,真正树立“硬件+软件”联合保护与开发的理念。
 
   从品牌构建的资源基础来看,邵阳市历史文化村落具备浓郁的“湘西南”特色 ,与其他地区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这是构建邵阳市历史文化村落旅游品牌的基础;在构建邵阳市历史文化村落旅游品牌的手段上,充分重视邵阳市独特的天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充分融合,创新具有邵阳市地域性特色的旅游产品,注重内涵与外延,制定科学合理其有针对性的品牌营销策略,突出邵阳市历史文化村落的核心文化价值。编制乡村民宿发展规划,推进服务规范化、特色差异化发展,打造若干个集乡村旅游、村民居住、高端人士聚会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民宿群,形成具有邵阳区域特色的乡村民宿网。
 
  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培育美丽产业,如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培育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开展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建设。在政策处理上,要支持历史文化村落中的村民通过城镇保障房建设进行异地搬迁或原地修缮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并对没有保护利用价值的建(构)筑物进行拆除,对具有较高保护利用价值的建(构)筑物,实行产权置换、捐献、自行修缮、集体或政府垫资修缮、资产参股、社会资金购买等多种方式,推进古建筑的保护利用。
 
  邵阳市历史文化村落的建筑设计要充分研究分析邵阳市域内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色,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根据历史文化保护要求分类编制,积极探索村庄整体风貌下的单体设计,尊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演变规律,适应农民追求品质生活、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承接城市功能的需求。设计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又充分体现时代气息,既注重农房单体的个性特色,更注重村居整体的错落有致,有序构建村庄院落、住宅组团等空间,着力探索形成“湘西南建筑”新范式。要结合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建筑的管理规范。
 

(文图来源民盟邵阳学院总支,本网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