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花瑶新娘

来源:宝庆府撰稿:风中汉子时间:2016-02-15点击:



1、
在隆回县北部高山深处,居住着一支仅7000人左右的瑶族分支--花瑶。他们顽强的繁衍生息,至今仍然承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婚俗,坚守着民俗的尊严。
 
2、2016.1.20日,是虎形山村6组瑶族男孩奉启行大喜的日子,他将迎娶三年前在广东东莞打工时相爱的刚上20岁的瑶族姑娘步盘妹。他家距虎形山乡政府不到一公里,依山而居,家境还算殷实。
 
3、按照瑶族婚俗,接亲仪式是在女方家举行,而且新娘得提前在男方家住下,待到接亲的那天凌晨,在媒公的带领下,与新郎官一起回娘家举行仪式。步盘妹早在2个月前就请假回到奉启行家, 等候着那幸福时刻的到来。
 
4、新娘步盘妹的娘家在青山坳村3组,一个有70多户300来人的叫葵花山的瑶寨。每逢有姑娘出嫁,寨子里就像迎来盛大节日一样沸腾了,共同庆祝这件为全寨添丁添福的吉事。步盘妹的家在寨子的顶上,尽管高山上的冬夜寒风泠冽,亲朋好友却通霄喧闹在新娘家,等候新娘新郎的到来。
 
5、接亲队伍必须在天亮前赶到女方家。天刚放亮,村口如期传来接亲的礼炮声。“媒人公”带领接亲队伍在离女方娘家100米左右远时停顿下来,摆下神秘的“五子飞棋”,为新娘举行辟邪仪式。
 
6、完毕,新郎官和挑着沉甸甸礼担的14位男方“媒公”,跟随新娘,在“媒人公”的统领下,去新娘步盘妹的娘家。
 
7、来到女方娘家门口,娘家人设下三道摆满酒菜的长桌拦住,双方几经对饮、斗智、罚酒,“媒公”们方得登堂入室。这就是传说中的“拦门酒”。
 
8、进入女方家,热闹的是宾客,新郎新娘却要在屋里坐冷板凳。而今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郎新娘有了新的打发寂寞的办法。
 
9、按照习俗,回到家的步盘妹,长辈要为新娘换下新娘装,恢复姑娘的装扮。
 
10、吃完早饭,接亲的媒公和女方家的女人们对起了山歌,对歌内容大多为情歌。对歌中败下阵来的 “媒公”要接受惩罚,女人们会将他按在地上,把灶灰塞入他的裤中,花瑶人称之为“炒茅李壳”。
 
11、作为新娘的步盘妹是不能参与到这狂欢活动之中,她用手机记下了这一幸福的时刻。
 
12、新娘的外婆为孙女送来的贺礼大都是大红大紫的被褥,但这些嫁妆却要在新娘生下小孩后回娘家办“打三斗”酒时才能抬回自己的家。
 
13、新娘偷偷把媒人公带来的放在神龛上的红伞拿进闺房,再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和早已做好的12个绣球依次吊在伞骨上,再扎拢伞放回神龛上,托媒人公在婚礼结束后向爱人捎去爱的信物。
 
14、花瑶服饰中最精美的是女子的挑花筒裙,她们从六、七岁起,就要在母亲的严格规训下穿针走线,学会精湛繁复的挑绣,为自己准备四五套嫁妆,而今年轻人都在外打工,挑花嫁妆大多由娘家长辈们送。
 
15、再喝一口自家的水。从今往后,对于这里的一切,她都只是个客人了。
 
16、新娘须在天黑前到达新郎家。下午4点,步盘妹在吃完妈妈亲手作的最后一餐姑娘饭后换下姑娘装,长辈们给她着上新娘装。
 
17、着装完毕,等在门外的新郎会迅即进屋将新娘拉走,姑娘即刻成了媳妇。步盘妹从娘手中接过帽子,迟迟没有戴上头顶。娘俩百感交集,母亲黯然背过身去。
 
18、酒过几巡,炮竹骤响,“媒人公”急忙从神龛上取下红伞夺门开溜。守在酒席门外的女人们一涌而上,将湿田泥拼命地朝他身上涂抹。这就是花瑶婚俗中最富情致的“涂泥巴”。“媒人公”身上泥巴涂得越多,说明女方对这门婚事越满意。这满身泥巴的衣裳,穿回家后,必须保存三天才能洗。
 
19、在“涂泥巴”的狂欢声中,新郎携着新娘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