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思恋家乡邵阳的元宵节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6-02-23点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吉庆的爆竹声中,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度新春佳节。喜气洋洋的正月,在美好的祝福声里,笑吟吟地走来了。于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亦步亦趋地翩然而来。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上元”,其夜称之为“元宵”,元宵节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自古以来,元宵观灯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贯通古今的风俗习惯,因而元宵节又称之为灯节。古人在元宵节张灯结彩闹元宵的盛况,在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脍炙人口的词里可见一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当时元宵灯市的热闹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
 
  按照传统习俗,在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还要聚在一起吃一种叫“元宵”的食品,“元宵”俗称“汤圆”,以糯米粉为皮,内裹糖馅,象征着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甜蜜。春节期间,在各大超市里都有汤圆出售,有芝麻馅的、花生馅的、豆沙馅的、肉馅的……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但我吃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那么地道,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做的汤圆。在我的家乡邵阳,一进入腊月,勤劳的家庭主妇都要着手准备过年的食品,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磨糯米粉。虽然农村早已有了磨粉的机器,省时省力,但用机器磨出来的糯米粉做的汤圆,吃起来总觉得有股铁腥味,味道不是那么纯正,于是,家家户户仍然沿用传统手工做法。母亲精心挑选十余斤上好的糯米,用清水浸湿,然后放在院中的小石磨上磨成细粉,晾干备用。在隆冬腊月,家家户户的院落里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石磨磨糯米粉的轰隆声,春节的喜庆味,就在小石磨的转动中越来越浓,直至除夕。糯米粉磨好了,还要提前备下汤圆馅,用芝麻、花生、陈皮(即晒干的桔子皮),加上红糖揉搓成拇指头大的糖丸子,吃时用糯米粉包着糖丸,煮熟便成了香喷喷的汤圆,味道鲜美,浓香扑鼻,回味无穷。
 
  吃完了汤圆,就要闹元宵了,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宽敞的晒谷坪上。此时,晒谷坪上早已亮起了几盏灯,晒谷坪场子四周挂上了红纸糊的大红灯笼,一派喜气洋洋。不一会儿,晒谷坪上就热火朝天了,那些大妈大婶扔下围裙,套上大红大绿的戏装,脸上涂点胭脂,就在晒谷坪场子中央跳起了广场舞。她们精神抖擞,笑容可掬,越跳越起劲。小伙子们舞起了狮子耍起了龙灯,他们龙腾虎跃,技艺娴熟,顿时锣鼓喧天,爆仗炸响,爱热闹的孩子们蜂拥而上。最后出场的是那些青春靓丽漂亮活泼的姑娘们,她们穿着桃红柳绿的裙子,扭着细腰,唱着动听的杨花小调(即花鼓戏小调),在晒谷坪上边歌边舞。此刻,最幸福的要数村里的小伙子了,他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些花枝招展的姑娘,把手掌拍得通红,连痛都不知道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到了晒谷坪上,他们使劲地闹,放肆地笑,吹响了唢呐,拉起了二胡,唱起了山歌,掌声雷动,响彻云霄。这些纯朴憨厚的汉子、青春靓丽的姑娘、端庄大方的阿嫂、饱经风霜的大妈大婶,他们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元宵之夜,闹得如疾似醉,闹得红红火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新年的爆竹声中,我仰望天穹里那轮愈来愈圆的月亮,独在异乡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屈指算来,我已有十余年没有在家乡邵阳过元宵节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唯有把这缕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深深埋进心底,努力挤出几分笑脸,去面对接踵而来的说不清酸甜苦辣的日子。
 
  2016年2月20日丁华于广州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