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非遗文化 >

隆回岩口手工古法造纸技艺印记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12-09点击:

  邵阳九龙山位于隆回县东北部岩口镇中心区,是隆回四大名山之一,主峰海拔1142米,风光独好。在古时,九龙山又叫做上梅山,民间俗称陈山凼山,主峰顶山堂叫作上梅峰,昔年岩口当地人们在主峰修建了一座上梅观,可惜上梅观在20世纪那疯狂激情的年代被毁,今尚存遗址。从上梅峰的膝头岭西北侧面流下的山泉水,经岩口溶洞注入岩口水库,向东流而形成一条溪河,这就是岩口河,民间俗称上梅水。这里,和梅山的发源地,紧紧地连接着。如果您有机会来隆回,就一定要到九龙山走游。因为就是岩口九龙山这座大山产生的美丽神奇又活力腾飞的传说,奠定了湖南乃至中国一个伟大的县名——隆回县。隆回县岩口镇,是中国知名文物学者、文博专家彭卿云、中国知名石油专家文光辉、中国知名教育学者丁念金博士、中国知名影视剧编剧、作家肖旭驰、中国全国人大代表黄鑫的家乡,他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共饮岩口水、同沐九龙风。
 
  隆回县风景秀丽的九龙山深处有一个小村庄,名叫黄金洞,当地人俗称黄金洞山上。以前叫黄麂峒,相传为梅山花瑶聚居地,估计现在此地已难寻觅黄麂子的矫健身形了,它们早已成了时下生态灾难的牺牲品。不过,黄金洞那里至今仍然保留着几家原始手工古法造纸作坊,是一种经历代流传仅用非常简单机械的手工土纸造纸方法。
  岩口镇黄金洞山上土纸生产手工造纸的主要原料是竹子,即楠竹,通过泡料、打料、捞纸、抄纸、焙纸等工序制作成土纸。
  泡料池:砍下的竹子要在泡料池里面浸泡2——3个月,池中水浸竹子上面压一层石灰,用来软化植物纤维。
  踩料槽:打料是用人力把经石灰水浸软的浆料捣打成泥膏状,使浆料中的竹纤维分丝和帚化,能够交织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纸页,打料是人工手工造纸操作中最繁重受累的一道工序。
  捞纸:又叫入帘或抄纸。捞纸是先把纸浆和水放入抄纸槽内,使纸浆纤维游离地悬浮在水中,然后把竹帘投响抄纸槽中抬起,让纤维均匀地平摊在竹帘子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湿纸页,最后把抄成的湿纸移置在抄纸槽旁的湿纸堆上进行抄纸。
  手工抄纸的工具都是竹木材料,竹蓖子也是手工拉出很细的竹条制成的,用来过滤纸浆。这可是细活儿,全凭习惯和经验,熟能生巧,生手学徒一般会将纸浆捞成南瓜汤。抄好的湿纸页摆成一沓。造纸师傅说:他每天大约能手工抄2000多张纸。起纸大多用木槌、小竹捻子、小棕扫把等工具把抄好的湿纸小心谨慎细心地送往焙纸的火墙上。焙纸的火墙,下面是烧火的坑洞炉灶,火墙上触手微温,起好的湿纸被一张一张地贴在火墙上面焙干,焙干的纸就成了土纸成品。把焙干的纸收齐,点数打包,就可以拿出去到市场卖了换成人民币毛爷爷了。
  家乡抄出来的手工纸按用途划分为文化用纸、生产用纸(日常用纸)、卫生用纸和祭祀用纸四个大类。古法原始手工生产的祭祀用纸主要有黄表纸、寿衣纸、纸马店用纸、祭先纸(纸钱)等,这些土纸产品主要为宗教活动和祭祀先祖、扫墓活动所用。隆回岩口镇九龙山黄金洞古法手工抄纸作坊生产的黄表纸,具有在点燃焚烧时呈曲卷状,并有大块状纸灰飘落的特殊性能,这正是宗教活动、祭祖扫墓活动所要求的。
  手工抄就的土纸还是滩头年画、色纸、香粉纸和书法用纸的材料纸。手工古法造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有诗曰:

隆回岩口古法造纸
把时光揉碎在水槽里
手握乾坤
与天地同呼吸
每一匹竹帘
竹蓖子刮刀轻轻一剖
就黑白分明了
 
把一条河流
甩起
又按下
燃烧了千年的炊烟
把造纸的秘密
带进了焙屋火塘
把一座高山
反复抛掷
砸出纸张的纹路

(编辑曾振华,图片摄影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