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民风民俗 >

话说乡亲衣着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07-22点击:

  在旧社会,多是“男耕女织”, 衣服样式多数是自裁自用针线缝缀。夏天穿的白布衫,蓝布裤;春秋两季以蓝黑粗布制衣裤;冬季多以黑棉布,有襟袄和深裆阔裤。颜色多用黄枝、黄土、树皮,靛青等浸染上色,冬季在单衣上絮点棉花为袄裤以御寒,冬去春来拆掉棉絮而是单衣,叫“开胸衫”。男的:老少上衣都是对开胸,或打钮扣或扣结,有七扣或十二扣钮的叫“唐装”。老人上衣较长,甚至过膝。裤子,阔腰约三尺许,名“敞腰裤”或“大筒裤”(也有称“喇叭裤”)。女的:上衣肥(胖)大,叫“大筒衫”,胸前,弯带或加花边,布钮扣,裤子褶腰阔裆。富人所穿多是丝罗绸缎,四季单夹棉皮,女的刺绣镶边,根据年龄不同而颜色多变,衣襟遮臀部(屁股部位),头发挽髻银贯插髻,戴耳环、挂手镯、玉手环、金戒指等。如遇有喜庆宴会时,男人穿长袍,马挂(褂)为礼服,头戴夏葛冬毡礼帽,一般的是瓜皮式的小帽。贫苦人家穿着却相反,样式较少,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缀缀(缝缝补补)又三年”。有的贫苦人家粗布棉衣,衣服褴褛,破烂不遮体,无法换洗。旧社会里儿童以穿花布为主,幼儿穿开裆裤,掩襟衣。

  民国时期,农村男的多穿“唐装”,女的穿“大筒衫”。城镇男人多穿中山装、军装、青年装、学生装、西装、中式对门;女的有大反领,小西装。那时服装有四季不同颜色:春秋颜色较淡,内有衬衣;夏季色淡单薄;冬季色浓,分棉布、皮革两种。每个时期,各阶层衣着均略有不同,城镇商贾、大户人家多穿宽敞的“唐装”,或把唐装略为改进,布钮扣换改为金属质、硬塑的圆钮扣。

  建国后,人民生活提高,服装衣着也有改变,质量款式变化频繁。20世纪七十年代多为花达尼、细布、毛哔叽、几尔丁等。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为涤纶、尼纶、的确良、化学纤维、丝绸、毛料等。鞋子由手工千层底布鞋、草鞋、木托鞋、供销社售卖的机制布鞋发展到胶鞋、全塑、凉鞋、沙滩鞋、皮鞋、波鞋、休闲鞋等,由平跟向中跟、高跟发展。袜子由线袜、麻线袜发展到尼龙袜、丝光袜、竹纤袜、化学纤维袜等,由短袜到长统袜,连三伏天、暑天也穿鞋着袜,形成风尚、新潮、前卫。

  近年来,少数保留“唐装”,男人喜欢穿中山装、青年装、军装、西装等。女人服饰五花八门,品味时尚,但艳而不俗,新而不怪,清新纯悦,美观又大方,常见的有西套装、机恤衫、连衣裙、茄克衫、滑雪衫、羽绒衫等,款式新颖,花纹图案丰富多彩,颇时髦、又舒适。自改革开放以来,女人戴耳环、挂项链、戴戒指等,款式新颖,花纹的现象也相继出现了。

(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