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人文邵阳 > 文化交流 >

在老知青朱鹏涛《涛声依旧》赠书仪式上的发言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龙国武时间:2017-07-05点击:

在邵阳知青文化研究会仲夏联谊活动暨老知青朱鹏涛《涛声依旧》赠书仪式上的发言
龙国武
(2017年6月27日)
 
尊敬的邵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李兰君女士:
尊敬的娄底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朱鹏涛先生:
尊敬的伍仲达老师:
亲爱的知研会群与来自各兄弟群的知青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回眸历史,我们亲历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上个世纪中国历史上无法回避的一件大事,是整整不止一代人,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回肠荡气,催人泪下的“青春之歌”。从1955年,1956年开始的志愿垦荒,到60年代、70年代大规模上山下乡,及至1979年后整个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逐渐结束,我们承受了太多当代青少年以为“天文夜谭”,难以忍爱的艰辛和磨砺,奉献了我们所能奉献的一切。尽管这其中经历了太多的折磨,太多的磨难,太多的牺牲,但对于走过那段岁月的我们,走完不是“长征”犹似“长征”的我们来说,在付出惨重代价的背后,我们筚路蓝缕,也收获了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提炼出一种百战不馁的知青精神和人生风貌。我感觉,即使现在到了花甲之年,古稀之龄,甚至更大一点的知青,身上似乎都蕴藏着一股澎湃巨大、朝气蓬勃的力量,让人感动,让人激动。无疑,今天的盛会就是证明。
  同时,我们也要趁此举办仲夏联谊活动,暨为当年的老知青朱鹏涛《涛声依旧》赠书仪式的这个良机告诉大家: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是以文化彰显,经政府审批的民间文化团体。她是由个人文学奋斗起始,通过长年坚持,逐渐发展起来的邵阳市最早的一个知青文化组织。她所编撰的《湖南知青纪念文集》,特别是本应由北京知青 或上海知青编辑的《我们这一辈——中国知青纪念文集》,使邵阳知青在全国知青中名声大振。同时,由于邵阳知青文化研究会是邵阳乃至湖南最早参加全国性知青活动的“老兵”,即使在全国最大的知青组织——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讨会,也占有重要一席。才过去不久,她还成功领导了旗下组织参加了武冈、昆明的全国性知青活动,为邵阳知青以正式组织形式参加全国知青活动导航,并打下坚实基础。
  亲爱的知青兄弟姐妹们:
  我还要特别告诉大家,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一贯坚持光明正大,无私奉献,坚持不为名利,待人以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鄙夷小我的处事风格。相信在这样的宗旨下,会有更多的知青兄弟姐妹们“回家”,我想,若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普遍共识,不再暗流涌动,离邵阳知青实现全面大团结,也就为期不远了。
  我们这次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为老知青朱鹏涛的《涛声依旧》一书举办赠书仪式,他和到会的邵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李兰君一样,都是当年知青组织“小兵司令部”的重要核心成员。当年,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严肃思考并正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问题,竭力维护知青利益;当年,他们风华正茂,正义在胸,文笔酣畅,在邵阳人民中引起轰动,且影响至今;他们机敏善辩,演讲精彩绝伦;他们英姿飒爽,组织的文艺宣传队,演技高超,成为邵阳民从乃至一代青年抹不去的记忆;他们在乡下建立“知青图书馆”,为共和国崛起读书;他们在新时期,未忘自己曾有的知青身份与责任,与邵阳市政协合作,号召广大知青提笔作文,拉开了为邵阳知青出书的帷幕;他们直到今天,仍把自己视作知青中的一员并为之自豪。
  朱鹏涛的这本《涛声依旧》诗词、散文、新闻集书写了他作为经历过艰苦磨砺的知识青年,特别是在结束知青生活后,意气风发,在数十年的人生征程中不忘初心,秉持知青风骨,真诚处事依旧,正直待人依旧,尽责工作依旧,排艰克难报效国家的品格和他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妻女、同事的写实与抒怀。人们从中不难看到,他的出身书香门第的血液基因,他的无论是社会贤达,还是官方皆赞誉有加的“参政议政勤政政绩不朽;官品人品诗品品味皆高”、曾任邵阳市政协首届副主席、邵阳市工商联首任主委的父亲——朱有道老先生给他的熏陶与鞭策。
  亲爱的知青兄弟姐妹们:
  一位知青出身的当代伟人对全国青少年这样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我想:我们的青春也许曾经苦涩,我们的生命却未必萎缩颓废。为了知青的尊严和健康,还有我们不乏旺盛的生命活力,谨让我代表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向为我们精心设计这次活动日夜辛勤操劳的涛哥;为与会的所有嘉宾、演出人员、会务工作人员,及虽未回邵阳参加活动,却对活动百倍关爱的全体知青兄弟姐妹们,激情澎湃,意气风发地再致一个庄严的军礼!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龙国武授权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网站刊发,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