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人文邵阳 > 文化交流 >

陈扬桂杂文入选《中国杂文年选》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彭如 曾振华时间:2017-12-19点击:

  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资深文学编辑向继东编选的《2017中国杂文年选》日前出版发行,邵阳市作家陈扬桂的杂文作品《聂云台与〈保富法〉》入选。花城版《杂文年选》是一部精心编选、囊括杂文精英力作的年度杂文集。
 
  陈扬桂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委巡察组长。在勤奋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成果颇丰,尤以文史、寓言、杂文等类作品见长。
 
附入选杂文:
  聂云台及其《保富法》
 
  陈扬桂 /文
 
  那年我去常德石门县出差,抽空专门来到慕名已久的夹山寺,不仅游览了山环水绕、景色秀丽的寺院风光,而且有幸从寺院长老处获赠了一本难得的好书《保富法》。
 
  一本好书到手,我像饿极了的婴儿,含着慈母的甘乳,拼命地吸吮着。只用了一天一夜时间,我就把这本小册子,认认真真地读完了,感到就像喝了一碗心灵鸡汤一样醒心提神。
 
  这是70多年前惊现于上海滩的畅销书,也是近年来在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商人圈里广为流传的财富福音书。从她问世之日起,该书已经演绎了大半个世纪的“保富传奇”。书的作者聂云台(1880~1953年)是曾国藩么女曾纪芬的儿子,他虽生于官宦世家,却秉遵外祖父曾国藩“宁可讨饭也不为官”遗训,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把智慧用于开办银行、经营航运、开发矿产、机械制造、从事纺织等经商活动,均因业绩卓著而名声大噪。特别是他创办的上海大华纱厂,年利润70万元,使他成为上海纱坊业年轻有为的实业家,被推选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董事长。1920年,年方不惑的聂云台出任中国财富之都——上海总商会第一任会长。
  就在财富滚滚而来之时,人到中年的聂云台却拜谒印光法师,转而研习佛法,参悟人生。至1942年间,他为劝诫世道人心,撰写《保富法》一书,在上海《申报》连载,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几日之间,《申报》收到助学捐款47万余元,一时传为佳话。
 
  该书名为“保富”,实则叫人散财为善。他在书中道破人生真谛,勘透财富本源,劝告世人应懂得散财布施,修福修善。指明惟有深信因果,培福开源,懂得惜福,宽大心量,才是保福保富的光明大道。
 
  此书一面世,社会各界高端人士纷纷对聂云台的“保富法”给予不尽相同的诠释:佛家从中读出了三世因果,如印光大师感言:“文正公的处世心得,阁下谨记并付诸人生,……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 而集国学传统与西欧民主思想于一身的大诗人柳亚子,借用《梅花草堂集》里某官僚窖金的典故,力倡此书的“保富”精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并将其与西方的公益事业联系起来,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读《保富法》,也应当仔细体念它所讲的真理。看了一次,不十分明白,不妨多看几遍直到彻底明了为止。那么临到实行的时候,决不会有什么踌躇了。人为财死,不如多做公益事业,利己利人,才是扬名后世的大道。”因连载《保富法》受益的《申报》馆经理马荫良从书中读出了两点感悟:一,保富不如不富;二,富群方能富己。前一句表达的是对财富的态度,后一句话体现了对待财富的宽广境界。
从原书的跋中,我们可以窥见《保富法》的写作背景:“上海最近粮食缺乏,米价每石千余元。马路饿殍,触目皆是。同时舞场戏院茶坊酒家,仍到处客满。同为人类,何不平等至此?”面对这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平社会,作者感叹道:“今日的上海,实在已经成为巴黎、纽约的雏型了。”因而,这本书也实在是对旧上海淫靡之风的有意针砭。
 
  聂云台特殊的身份以及和中兴时期多家显赫家族的交往,亲睹这些煊赫一时的家族相继没落,看到一夜暴富而后家道中落的例子数不胜数,让他有着非同一般人的对豪门的观察和思索,对过眼的财富不免有烟云幻灭之感,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深刻滋味,也因而更容易从中顿悟。于是,他在《保富法》这本书中,以佛教的因果规律,结合他一生所见所闻,特别是清朝同治中兴以来数十个名门望族兴衰沉浮的事例,融合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名臣清廉爱民,而后代“极为发达”的历史故事,向世人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传下万贯家财企图荫泽后代的官员、商贾,偏偏 “有心栽花花不开”,其子孙能读书、务正业者,凤毛麟角;相反,不为子女留什么钱财,一贯以俭朴治家者,却“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的后代大多很优秀。从而得出结论:“读书行善者有出息,骄奢淫逸者均衰败”。
 
  事实上,从财富的本质上讲,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分。《保富法》中所探究的显赫家族的兴盛之道,鲜明地道出了长久受用且能真正荫庇子孙的并非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保富法》所要保的是精神财富,而非物质财富。书中多次提及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一说,启迪人们:聪明的发财者,是以财养善,以钱护道,以金济贫,由助人之中发现自性的爱心与快乐。这种人能够以有形之钱,换取无形的功德,这才是“正宗的永久牌保富法”。
 左为作家徐少文,右为本文作者陈扬桂
  (作者 陈扬桂: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史研究员 、邵阳市委巡察组长。

(配图来自网络,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