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传统文化 > 传承教育 >

宝庆五大古书院之濂溪书院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罗春彦校注 译注时间:2022-03-08点击:

  宝庆濂溪书院、新化梅溪书院、武冈鳌山书院、新宁莲潭书院、城步白云书院,都有老师任教,有田膳养老师和学士,招收学生,并按月进行考试,书院的相关情况在乾隆《宝庆府志》都有记载。

  濂溪书院位于邵阳城东东山上,也就是以前的东山、希濂两座书院。
  东山书院,刚开始在东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分守下湖南道参议杨逢春将寺庙迁往别处,建为书院。前为门,门内为云衢,衢内为景濂堂,堂后有十几间房,房后面是濂溪祠,濂溪祠后为会心室,陈庆写 《东山书院记》一文。东山书院首任山长为邵阳杨孟仁、继任者杨廷芳,第二年知府曹祥在东山书院后建谢贞肃祠,刘邦采(刘邦采,明理学家、教育家。字君亮,号师泉,江西安福人。初为邑诸生,以做“圣人” 为志向。与刘晓、刘文敏等先后受业于王守仁。嘉靖七年(1528)乡试中式, 授寿宁教谕,迁嘉兴府同知。不久弃官归。著有《易蕴》)。有写记(谢贞肃公祠碑)。
  崇祯三年(1630年),湖广提学副使蔡官治为其祖父同知蔡中孚立祠于书院前之左,李腾芳写了记。书院在崇祯末年毁于战乱。
  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知府张惟养、邵阳知县濮万镒开始重建濂溪祠。
  康熙元年(1662年),邵阳知县颜尧揆增修门屏、垣壁,设龛置主,增加房舍,于是书院稍有规模。五年(1666年)知府傅鸾祥于濂溪祠后建白衣庵以护祠,又建故殉节邑绅刘烈愍公孔晖祠于书院左之隙地,额曰“忠孝”祠。(刘孔晖字默庵,邵阳人,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 )刘同升榜进士。刘孔晖天启元年(1621)中举,天启2年赴礼部试,闻兄孔昭病,即返侍病。孔昭殁,母彭氏卒,守墓3年,形毁骨立,人称古孝子。天启 4年会试以乙科进士副榜授龙阳(在今湖南省汉寿)教谕,出私财以佐贫士之有志者。后迁新郑(在河中部)知县。当时战乱,旱疠相继,民不聊生,孔晖竭力赈济后因农民军破城被杀。其殁后十数载,骸骨得以埋葬于他当年就读的的濂溪书院旁,清朝谥刘孔晖为 “烈愍”, 吉水人刘同升写有《明新郑令忠烈刘公传》,记载清朝谥刘孔晖为 “忠愍”)十一年(1672年)知府李益阳在这个书院建讲堂,扩大规模,制度逐步规范,众人都称之为“濂溪书院”。这时,知府李益阳又建希濂书院于东山之上,讲堂、后堂、书室俱备。但这个时期虽有书院,官府并未指派负责人员和老师,也没有购置田地膳养书院的方法。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邵阳知县王省置膳士田二百三十八亩多,每岁可获得田租四百石米,收入分为三份,一份用于支付县学的老师费用,一份用于支付九馆老师的费用,一份用于书院诸生膏火(明清各地府、州、县皆设有儒学学宫,入学须经州县长官初试,知府复试,再由学政来府院考试,合格正式录取为廪生(秀才),廪生入学期间,每年可领取仓米12担、折色银6钱)。九馆都是省府所建,刚开始省府于康熙二十八年建了二个义馆,一个在濂溪祠,一个在城东门。在经师陈楮、周锦负责之后,又选择在东山寺、江南会馆、药王祠、县城隍庙、督府司增加五个义馆,聘请邑中名儒车无咎、陈公禄、王元复、周镐余、谢大五人,专门教授经学,分别教于城东城西。二关为小学,称为甘棠、忠孝,选饱学儒士郭震、王亢宗负责。这就是九馆,省当时记载,省府停办义学和小学后,陈起元接手,改设五经馆,购田三十二亩,以增加收入。陈起元增修义学,设五经馆及增加膳士田。有二篇文章记载,后来日渐松弛。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李湘增加至十一馆,另外增加育士田而让礼生兼任馆师。后来,礼生训课不勤,义馆废,而田都在。
  以前邵阳有宾兴田,大约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分守。右布政使张天麟、推官李梦日卖出官府粮仓好米购买田产收取田租,用于资助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又有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邵阳知县李架,新置义学于县城隍庙之右,购田八亩,每年收取田租十四石,所有这些都是为读书人而设,都不属于濂溪书院。
  乾隆八年(1743年),知府程开业有振兴濂溪书院的想法,邵阳知县高应遴遂清理核查膳士田并合并九馆十一馆的田租,拨付给濂溪书院补充膏火,这个时候两学诸生亦将宾兴田归濂溪。官府又进行核实,李架义学田拨付给濂溪,于是濂溪的收取的田租颇为富足了。然而诸田有起源自明代有的源自清朝初期国,时日久远,损坏失去也多。十年(1745年)知府王玮檄、经历向雯、邵阳典史康履亩清勘计实,勘膳士田三百十六亩六四,判定田租五百七石九八;宾兴田五十五亩五,判定田租八十石;李公义学田十亩一,判定田租十六石;其田三百八十二亩二四,租六百三石九八。自湘之置十一馆也,礼生每年收馆租,于是返回给礼生租百十二石,盖礼生八人,每人十六石等,其余归属书院所有四百八十三石八九,每年发粜得银元纳税八两,宾兴原额十一两,其余尽归书院所有。而县学贫士田四百九十石六八三八,每年粜银给学政赈贫,给布政司结算费用七十二两三六,其余也归书院所有。吴嗣富有记(《濂溪书院碑记》),然至乾隆十七年王湘离任时,才开始能够形成详细的规定。
  二十一年(1756年)籍贯潮阳的郑之侨任宝庆知府,看到学舍低矮简陋,师生膏火不足的现状,想要有所增加,但是未能如愿。就将知府考试安排在所属县州,诸生都到在所属州县参加考试。宝庆所属州县远的四五百里,近的也有百余里,应试诸生每次路途费用平均要二两银子。以下犹为惜费者也,于是郑之侨请考官亲临所属州县考试,规定应试生每人缴纳原应试路途费用五分之一,二至四钱银子,共收银一千七百九十二两,收回来后用以改建书院,于书院移向西,中为讲堂,置龛以祀六先生,讲堂前为三希堂,三希堂前为雨亭,绕以栏楯,之左为进德斋,斋外为旧讲堂,大概希濂书院的讲堂,今为忠节祠堂。之右为居业斋,斋外建楼以藏书,楼旁为熏风亭,堂之前历十二级而下,庭广十数丈,庭之右建阁,曰观澜,左为楼,近大门曰道义之门,开始标记“濂溪书院”。门外右出,磴道之前又为坊,以表之,盖肇工于二十四年二月,而落成于二十五年五月,郑之侨自写了记,简昌璘为之作序,工程完毕尚存银七百余两,加上收的乐轮银二百七两六,共一千两存到邵阳、武冈二个典当行,每年得到子银约百八十两,而其先以有公存典当行银两,每岁可收子银百七十余两,都用来供师生修脯(旧时称送给老师的礼物或酬金)膏火之用等。省学杨起元当初设置膳田,经营管理委托给邵阳诸生后就将膳田归还给邵阳知县。乾隆初年邵阳教谕陈喜请之,府学开始振兴起来。
  十三年(1748年),迁移县学至城内,收入越多但是开支越来越大,学官没有办法填补亏空。二十五年郑之侨将县学转交给以邵阳知县。
  嘉庆十九年(1814年),知府柳迈祖令监生谢承蒔、生员胡昌龄、罗籍、邓大谟等进行修缮,改三希堂额为士希堂,迈祖自己写了记。道光六年,知府谭光祜改士堂希为景贤堂。
  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三十万大军围宝庆府城,书院毁于战火。同治二年(1863年),知府邵绶名主持重修。民国之后,废除科举制度,一度将该书院改为安和镇中心小学及邵阳佛教协会驻地,书院的历史至此终结。
 

参考文献清黄宅中、张镇南修,邓显鹤《宝庆府志·礼书六》卷第九十二
1、【节选】
  陈庆《东山书院记》
  嘉靖岁在壬子之次,邵阳东山书院成。十一月奉使岷藩,道经邵阳,两庠生……来征言曰:‘敞邑东山书院旧为寺,在资水之东,我藩参西渠杨先生听民理戎之暇,进诸生讲学于兹,喟然叹曰:民居环列若是也,寺可群乎?遂迁僧众而予之处。于是革故建新,崇规学制,更题其名为东山书院……
 
  乾隆十年(1745)吴嗣富《濂溪书院碑记》
  ……尝考志书所载,胜迹为多,其间最著者有二:曰甘棠渡,曰濂溪祠。上下数千百年,济斯渡者,如沐旬宣;拜斯祠者,如亲光霁。一以政绩传,一以道脉传也。……
  
  郑之侨《新建濂溪书院记》
  ……垒石为台,崇九尺,广三十五丈,修得广之半”,即其台基“高九尺,约3米;通面阔三十五丈,约120米;总进深为面阔之半,约60米;总占地面积约7200平方米。中轴线上之主体建筑依次为三希堂(又称致道堂)、敦崇实学室、藏书楼、观澜阁;两侧之厢房左为敬德,右曰居业,是为生员修习之所;其两侧又各有庑房十余间,系庖厨、餐饮及食物储存之所;院前筑门楼,“台高八尺,护以回栏;阁高四丈五尺,翼以栏楯,可頫可眺。阁之旁危石列榭,是为朋来亭。”大门之“外有崇坊,额曰‘贤关’,体闲先圣之道,亦示义利分途也”。书院之“后座一筵,祀周子、朱子”,又以张无垢、陆子寿、程颐、程颢配之,即六先生祠也。祠后“环之以垣,别存旧祠三楹,一以主刘公之祠,一祀曾、贺、李、何、王五君”,此即东山寺之刘公祠,五忠祠,与濂溪书院相邻,亦常与书院并称。至此,濂溪书院达到鼎盛时期,其“ 称名之盛,亦几与四大书院埒……”
柳迈祖《重修濂溪书院记》  
  
2、【补记】
  书院山长:濂溪书院之山长,见于志乘者,其前身东山书院首任山长为杨孟仁,继之者杨廷芳,而其生平行状皆无可考,清乾隆十年在任的山长为李芳华,生平行状亦无考。道光年间,宝庆名士、古文献学家兼诗人邓显鹤曾任濂溪书院山长。邓显鹤,字子立,又字湘皋,宝庆新化(今属娄底市)人,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博览群书,足迹遍天下,凡海内文人,多与之交。其生平喜搜集文献掌故,尝谓“征文考献,当自其乡始”,而“湖南自屈原、贾谊以来,通人志士,仍世相望,而文字放佚,湮郁不宣”。因“网罗散失,为《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沅湘耆旧集》二百卷。遍求周圣楷《楚宝》一书,匡谬拾遗,为《楚宝增辑考异》四十五卷。又主编《宝庆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等鸿篇巨著,系濂溪书院山长中成就最著者。晚授宁乡训导,寻乞病归。与邵阳魏源最友善,尝相携游学长沙、京师等地,其终生鸿雁传书不辍。魏源尝为邓显鹤《南村耦耕图》记云:“夫劳人相竟以知能,野人相忘以无事,独怪予之浮沉于二者之间,而无一所自处也。……邓子归,其询诸仲氏,更有得焉,速以告余,当荷锸而相从于寂寞之符也”(李柏荣《魏源师友记》)。由此可知二人相契之厚矣。此后任濂溪书院山长而行迹可考者仅二人,一为杨修职,其为人笃实刚耿,“课徒严且勤,诸生翕然奋兴”,逝后入祀濂溪书院;一为刘荣干,咸丰(1851~1861年)、同治(1862~1874年)间主讲于此。“诸生翕然附之”(见《邵阳市志·教育志》)。
  
3、【附录】
  刘孔晖(1592年―1642年),字默庵,庐陵幢桥(今江西庐陵)人。他的祖父迁居湖广邵阳(今湖南邵阳),就成为邵阳人。明末新郑县令。  
  刘孔晖性格仁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父亲体衰多病,刘孔晖亲自制作药引,竭力奉养,四十多年如一日。母亲去世,他守孝三年,以孝敬老人被举荐为龙阳教谕。
  崇祯十四年(1641年),刘孔晖就任新郑县令时,中州被义军践踏,许多县令都挂印而去。乡邻们都劝阻他不要赴任,刘孔晖慷慨陈辞:“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实行养士制度数百年,就是要依靠读书人来解救危急,怎么能够畏惧艰难就苟且躲避呢?”拜别父亲前往赴任,父亲说:“你自我勉励吧!不要挂念我,报效朝廷也是我的愿望。”刘孔晖九月抵达新郑,正值当年旱灾并流行瘟疫,刘孔晖多方安抚,民心逐渐安定。
  岁末听说义军已经攻破通许、郡陵,刘孔晖就新建城门,准备武器,设置团练,发动勇士,打算守城。忽然,登封义军李际遇疯狂攻打新郑县城,刘孔晖率领团练头领赵汁等,捉拿王二毛等义军头目二十三人,其余义军都望风而逃。
  壬午年(1642年)正月,义军突然来到。刘孔晖誓死守城抵抗,并起草绝命词一篇:“自古人生谁无死,如今孩儿死得其所了。在父亲面前不能尽孝的儿子,能够成为为朝廷尽忠的臣子,也可以心中大快了!”寄给父亲表示诀别,然后率众登城防御。起初,义军轻骑数百人,逼近城墙,索要印鉴,刘孔晖愤怒地叱斥他们。次日,义军增加到千骑,到了中午又增加到一万多人。刘孔晖对百姓说:“这是我致命的日子。我死了,把我葬在子产庙旁边,不要往家里送。” 义军环绕城墙攻击,搭着云梯登城。刘孔晖势单力薄,抵抗不住,就被义军所俘。
  这时候是正月十四日。义军把刘孔晖押到朱仙镇,胁迫刘孔晖投降,刘孔晖毫不屈服,并且大声叱斥道:“我是朝廷命官,怎么能对你们这些贼寇屈膝呢?”他把印鉴紧紧缠绕到手臂上。义军索要印鉴不给,先折断他的手臂,然后乱刃齐下,刘孔晖骂不绝口而捐躯,享年51岁。主薄陈周俊,教谕谈王道,门人龙阳贡生杨芳义、侠钟宽,家仆刘登、刘廷、刘仪、杨时同时遇难。
  消息传到朝廷,朝廷加封刘孔辉为尚宝卿。湖广巡抚李公、贵州巡抚李公、观察使郭公请求建祠褒扬。新郑百姓把刘孔晖配祀子产祠,又祀名宦祠,并按他的遗嘱,把他埋葬在子产祠院内。吉水人刘同升专门写了《明新郑令忠烈刘公传》,《明史》也专文褒扬。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湖南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罗春彦 校注 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