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传统文化 > 精神表述 >

浅谈传统文化的文化精神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7-09-15点击: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充分发挥民族智慧,形成了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相媲美的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的形成,又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华民族抵御住了各种侵扰和破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创造了辉煌的物质财富,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细分析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具有以下内容: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周易·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为知识分子所接受,也被整个社会所接受。孔子有“发愤忘食”的精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膑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这些例子,反映了中华民族面对挫折而发愤抗争、不屈不饶的精神;普通民众也有“人穷志不短”的民间俗谚,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社会化和普遍化。
 
  崇尚气节,正道直行。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追求真理、崇尚气节的民族精神,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刚正不阿的浩然之气。孔子有“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气节观念,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历史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崇尚气节之士,饿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和谐为止,贵和持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追求社会的和谐,坚持中道,以和为贵。晏婴用“相济”“相成”来解释“和”的内容,并将之运用到君臣关系上,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孔子用“持中”来规定和谐的界限,他认为,无过无不及,凡事扣其两端而用其中,就达到了“和”的境界了,他强调只有通过对持中的原则的体认和践履,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人道与天道之间的和谐。
 
  重民富民,民为邦本。在中国文化中,重民思想起源很早,《泰誓》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主张,《左传》更有“夫民,神之主也”的思想,认为“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说明民的重要性。在儒家思想中,更发展出民为邦本的思想,认为得民与否是政治成败的关键所在,孔子有富民教民的主张,孟子则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分析桀纣之所以失天下,关键在于他们失去了民的支持,“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荀子认为“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德者亡而天下去之”,同样表达了民的重要性,是国家兴旺存废的关键。除儒家外,道家、法家同样表达了重民思想,其后,中国历代都表现了强烈的重民思想,承认民在立国兴邦上的重要性。
 
  不事虚妄,求实务实。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面向于人生实际,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体认和观照,因而不事虚妄,以求实务实为尚。儒家思想中,孔子在认识上主张“每事问”,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认为不应该拘泥和固执于自我的意识和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则主张知人论世,荀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汉代的王充更是重实事,疾虚妄,后世历代都有求真务实的学者和政治家。法家在认识论上主张“参验”,强调实行,抨击空谈和玄想,执着于现实。求实精神反映在史学上,就是中国史学有一个重视历史实际,主张秉笔直书的优秀传统。
 
  兼容并蓄,豁达乐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有的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今天的中华文化,是历史上各个时期,融合了各个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的产物。在历史上,在中外交通的过程中,中国文化通过与异域文化的接触和融合,既以自己内在的特色去影响其他文化,又吸纳并融合其他文化,最后融合为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无论是来源于南亚的佛教,来源于欧洲的基督教和中东的伊斯兰教,都被中国文化相吸收和容纳,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在人生意义上,中华文化则表现为豁达乐观的精神,无论穷达富贵,无论平坦曲折,中国人都能乐观面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顺境中,则兼济天下;在逆境中,则卧薪尝胆,“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坚信“否极泰来”,一直有一种豁达乐观的信念和决心。
  以上几点,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较为集中的体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长期雄踞于世界其他民族之上,我们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化,直至今天,我们的文化依然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将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字来源作者投稿,图片来源网络,本网编辑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