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邵阳人物 > 还看今朝 >

邵阳联坛十老马轶麟先生的退休生活

来源:新浪邵阳市文艺评论博客撰稿:邹宗德时间:2018-01-26点击:

马蹄声带夕阳红
——“邵阳联坛十老”马轶麟先生的退休生活
 
  大红绸花作为一种中国特色,一直被用来献给最可爱的人,或者殊荣获得者。2015年10月,古稀之年的马轶麟先生,在教育系统的表彰大会上,被胸前的大红绸花映红了脸。获奖理由是:因为一直致力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初心不改,老有所为。

  马轶麟,隆回县荷田乡人,在一个萧瑟的时代里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生长。命途多舛,但豪情依旧。从19岁起耕耘于杏坛,从此一支粉笔伴终身。四十年之后退休,除了“隆回县教育功臣”、“全国优秀教师”等一大摞奖状外,别无长物。这是他对家人的亏欠,同时也是他自己问心无愧的骄傲。
  然而,“脱去袈裟事更多”,还没来得及过一天含饴弄孙的退休生活,邀请马轶麟再度出山的电话铃声一直不断。衡量之下,马轶麟选择了民办万和实验学校,那是他最为驾轻就熟的领域。
  在万和学校分给他的“自留地”里,马轶麟先生作了该校史无前例的教学创新。他精选了传统的诗词、对联及其他古文为主教材,从传统韵文、散文、对联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殿堂。我曾应邀讲座,亲身感受到了当时万和的传统文化氛围。我主持的《邵阳晚报》“巧联句”栏目,在万和学校影响很大,每一期应对者云集,在万和学校教学楼的过道处,用红纸贴满了对句,那分明是红红火火的传统文化氛围。三年中,56名学生自编自写了5本专集,命名为《磨琢集》,登载他们自己的文章、诗词、对联,成为全校的明星班级。毕业考试成绩更加令人瞩目:语文成绩全县第一,56名学生中27名学生考上省示范性高中隆回一中,15名学生考上隆回二中,其它学科受语文影响,其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此成功的教改,为何得不到推广?因为像马先生这样执着于传统文化推广的人太少了。

  隆回老年大学诗联班,原来只有十几名学员。马先生挂帅任教之后,他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诙谐幽默的讲授风格,以及和学员围炉煮酒的率性洒脱,使得学员很快增加到近40名。几十名老头老太太被他带入诗词和对联之中,唱和应酬,乃至踊跃比赛,出版专辑,欲罢不能。马先生屡次欲卸任歇马,学员们横竖不放他走,如此倾心相授10年,获得“湖南省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这样像夕阳一样 美丽的称号。
  因为久仰马先生之名,隆回县进修学校和县委党校不约而同地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在教师以及中青年干部中间普及对联常识。马先生虽然步入老人行列,然而上起课来,一色多媒体教学,陈酿载于新瓶,穿梭于古今之间,遨游于生活与诗联之中,将一堂课的气氛上得缤纷灿烂,摇曳多姿。
  马先生身兼几个学会的会长或名誉会长,在诗联学会会长任上,他废寝忘食地编辑会刊,逐字逐句的修改、校对、付印,直到发放到每个会员手中,每个细节他都不敢稍有懈怠,既有对读者的责任感,亦有自己对诗联的一份痴心。与此同时,马先生还和其他领导一起,将县域的村庄古巷走遍,搜集全县解放前的对联和诗词,编成《隆回历代对联选》和《隆回历代诗词选》,抢救隆回的文化遗产,诠释隆回厚重的文化底蕴,唤起隆回人的文化自信,培育隆回人学习国学经典的自觉情怀。功在后世,善莫大焉!
  退休以后的十余年来,马先生为诗联学会会员个人专辑当主编(选材、修改)、写序文多达30多本;巡回于荷田中学、长鄄中学、金石桥中学等十几所学校之间,辅导对联、诗词、传统礼仪、演讲、古诗文吟诵等课250以上课时;为各单位、个人撰写对联、演讲稿、文赋、演出资料等作品上千件,为十几个单位辅导文艺节目。他越随和,人越向往。他越谦虚,人越敬畏。
  对于社会工作的过度投入,使得马老师透支了革命的本钱。他的三个孩子逼着他去检查,结果脑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老年疾病一样不落。儿女们面面相觑,为了使父亲能静养天年,他们凑钱在老家长鄄为父母修了新房子,希望借此隔断父亲与工作的关系。然而事与愿违,父亲县城的社会工作没有减少,乡村的事务增添了进来,而且还要多出一项往返于县城与乡村的车马劳顿。

  息影桑梓的马先生,看到父老乡亲沉湎于纸牌麻将而不可自拔,他再也没办法安心于岁月静好,独善其身,联系乡党委、政府,办了两件事:
  一是创建楹联文化之乡。在马先生的协助下,乡政府热火朝天地办起了楹联培训班,马先生每月上课六个晚上,40多个农民学员接受培训;其次筹集资金6万多元,为长鄄村市场一条街的家家户户挂上木刻对联,共计126副,成为对联示范基地,被邵阳市楹联学会、湖南省楹联艺术家协会认定为“邵阳市楹联第一乡”、“湖南省楹联之乡”,一时县内外参观者纷至沓来,偏僻的山村名声鹊起,朱履盈门。
  二是从县文化部门争取到了“文体社区”的指标,在长鄄的6个行政村成立了“长鄄文体社区”,其中包括农民国学班、农民书法班,一个山区的文化事业犹如长鄄山上的杜鹃花,灿烂红火。2014年9月,马先生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楹联教师。
  最近,家乡门前屋后的竹子激发了马先生的灵感,他的艺术天赋再次如春草勃发,其新创意如雨后春笋,发荣滋长,他发明或者改造了十几种竹制乐器,组织家乡空巢老人、留守妇女敲敲打打,首次搬上舞台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出师大捷,赢得头彩3000元。隆回县委原宣传部长卿小玉同志多次在各种大会上说:隆回一中那个马书记,退休了还念念不忘传统文化,念念不忘党和人民的事业,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值得学习。
  马先生以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诗联大美之义、至臻之境的向往,从未停止过将一支笔探入生活、汲取营养。无论是曾经的青春小马,还是现在的识途老马,始终为传播传统文化不停地奔跑,在长鄄的山水之间,在隆回八都之间,在晚霞满天、夕阳静美的意境里,我们总能听见一匹老马激越奋蹄、砥砺前行的马蹄声!这马蹄声,是诗联韵味的节拍,是文化传承的鼓点,是文化事业的激情,是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文化人心脏铿锵跳动的声音!
  (本文来源中国楹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