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邵阳人物 > 还看今朝 >

彭如:隆回岩口田野里走出的农民作家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10-01点击:

  生活在湘西南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岩口村,今年55岁的彭如是当地文化圈很有名气的人。他是一个在泥土里刨生活、方格上圆梦想的地道草根农民作家。他是中国民盟盟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协代表、隆回县政协委员。他是网络微刊《九龙回首》主编。
 
  我有幸到位于隆回九龙山山脚下岩口八六一的彭如家做客。他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书房靠墙放着一台电脑,擦得一尘不染,彭如的夫人对我说:“这是2011年买的电脑。21世纪农村文化发展很重要,这是我鼓励老彭搞写作用的。为了帮老彭提高写作效率,在报刊上发表特稿、大稿和更多的优稿,我在2011年从家里并不宽裕的家庭财政”中挤出1万多元钱买了电脑、照相机、摩托车等工具,全家支持老彭搞文学写作。现在有了电脑,不用天天手写稿纸了,老彭码字写作方便多了。还别说,如今,电脑、照相机、摩托车成了彭如写作的‘三件宝’。彭如他一有时间就背着相机、骑上摩托车深入农家村寨,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地方掌故、民俗和文史资料,或在电脑前潜心写作及编辑网络微刊《九龙回首》,或手机微信与各地文友沟通交流各自写作心得、写作感悟。老彭他时常说:要将写作坚持到底!”
  彭如开始写作,不是因为看了多少本书读了多少报纸杂志期刊受到了文学启发,而是小时侯,被身为作家的父亲彭建洪埋头写稿作诗那伏案勤耕不辍对文字敬畏的姿势感动了。这一份热情和感动,没有让彭如他的文采,淹没在茫茫的红尘黄沙之中。有人这样评价彭如:“他以笔作锄头,挖一下就是一个深坑”。彭如念小学时,作文写得不错,初中毕业后开始务农,去岩口采石场开拖拉机以谋生,后来还参与了不少文学征文活动并获奖,文学作品也陆续地刊登在《湖南日报》、《文史博览》、《邵阳日报》、《邵阳城市报》等文学刊物和省、市党报上,还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走进岩口有洞天》、《山沟里的风》。
  身为农民的彭如思想在自由放歌,平实坦然地在九龙回首的岩口这片土地上的生活中捡拾智慧,启迪人生。当他手里拿着锄头,翻动着土地时,头脑似乎也特别活跃,常常会蹦出一个新的灵感。人在田地里,但思绪有时侯却绑在家里书桌上还未完稿的文章上。当他不在田地里干活,他把心思注入到文学写作上。
 
  “我写的就是我的生活,想通过我的作品,让人了解农民的苦与乐。让人知晓岩口家乡的风情土俗,美食土特产”。彭如笑着说,“阳光灿烂,绿色氤氲,祥龙腾飞的岩口是我梦中的乐园”。
  同沐九龙风、共饮岩口水很熟悉彭如的他的师弟这样说:“师哥彭如是农民,农民写作,自有农民的难处。朋友们担心彭如兄他会因生活压力放弃写作,但他坚持了下来。他真的不容易!”
  “我老婆不反对我写作码字,但偶尔也会抱怨,说我不安心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庄稼做农活”。彭如他笑着说,“我是不安于天天翻土地,最后又被土地给翻埋了。如果人无所事事地荒度一辈子,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活世上,还得有爱好,有兴趣,自己给自己找点事做,这样才踏实。不然就冇味无聊极了!”对于彭如来说,文学写作的动力,就在于在九龙回首的魏源故里这片活力灵秀的岩口土地上,斜望历史的背影,描写生活,让这支生花笔帮他找到思想的温馨与幸福、舒畅与愉悦、自由和欢乐。
这就是深深印记在我脑海中的,那隆回岩口田野里走出的农民作家彭如!

 (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