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邵阳人物 > 还看今朝 >

盟员张映龙:从田野走上央视大舞台的农民歌手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欧阳恩涛时间:2019-06-10点击:

  “我是从田野上走出来的农民歌手,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5月30日上午,在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爱莲广场刚参加完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仪式暨“万名志愿者唱响时代最强音”向建国70周年献礼快闪活动的青年农民歌手张映龙面对记者镜头深情的说道。在活动现场,张映龙和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刘淮保教授、中共十九大代表、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肖笑波一起演唱了《我爱你中国》,作为压轴节目将本场活动推向了整个高潮。
  古人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张映龙,1979年12月出生,湖南洞口县人。200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自考音乐教育专业,2014年加入民盟,系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男高音联盟副会长、湖南省群文声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并入选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作为央视《星光大道》月冠军、湖南经视《幸福来欢唱》全国总冠军、全国农民歌手大赛金奖得主的张映龙非常谦逊、坦诚,其执着追求的艺术精神和感人的励志故事、以人民百姓为中心的歌唱艺术实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开启了敬畏与百感交集的旅程。
 
一位从苦水里泡出来的励志型歌唱家
  上世纪70年代末,张映龙出生于湘西南邵阳洞口一个偏远山村,父母祖祖辈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上学交不起学费。记得有一年上学,为了交学费家里把一头怀孕几个月的母猪杀了卖,剖出了14个小猪仔仔,可谓刻骨铭心。后来为减轻家里负担,未念完高中的张映龙就主动辍学,南下广州打工,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工二代”。由于初次出外人生地不熟,他经常睡在立交桥下或公共厕所里,干的是搬运工、泥水工、打铁匠、木工、电焊工、摩托车出租等体力活、劳苦活。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和一工友两人负责装卸大货车水泥,一车数十吨,全用扛和背,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累得四肢瘫痪了似的,收入却十分微薄,生活极其艰辛。然而,从小受母亲影响的他酷爱唱歌,社会流行什么歌曲他就学什么歌,而且很快就唱得有板有眼,颇有几分“以假乱真”的味儿。尤其是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歌曲,他跟着磁带和影碟模仿的滚瓜烂熟,有模有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兴起大型购物超市热潮,为凝聚人气每个周六举行歌手大赛,凡获得第一名的歌手奖励一台电风扇。而张映龙每个周六赶去参赛,每次都是第一名,一连拿好几十台电风扇。可就在这一年,由于打工生活环境恶劣,吃的饭菜屡被老鼠糟蹋,他和工友们不幸染上病毒,一时非常严重,迫于无奈只好回家治疗,结束了农民工生活。1998年县城花鼓戏剧团听说当地有一男孩歌唱得很不错,就托人找到他请他加入剧团,作为后生力量培养。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立马跟剧团的老戏骨们学唱百姓最喜爱的花鼓戏,学得又快又好,演遍了全县各地,很快成了县城里的名人、剧团的骨干。
  八年后的2006年,张映龙不仅对各个门派的花鼓戏了如指掌,唱得淋漓尽致,还学会了多种乐器,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甚至重新组建了自己的演出团队。有一次在县城演出,被一见过世面的房地产开发商看到了,发现这小伙子多才多艺,很有艺术天分与潜力,于是主动提出资助他去省城上大学。当时,他已经年满27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是,他毅然决定追寻心中歌唱的梦想,抓住这一难得的人生转机,风尘赴赴来到了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自考班学习,成了班上同学的“老大哥”。虽然数万元的学费由好心人交了,但生活费和专业的小课费还得自己筹,加上父亲长年治病,所以,他又陷入了经济泥潭。只好把妻子罗小花带到长沙打工,靠妻子微薄的工作收入维持生计。为了多学一点知识,多上一次专业小课,他常常省吃俭用,生活费减了又减,比别的同学要少几倍,有时妻子失业了,就饿着肚子上课。因其长得又高又瘦,不认识他的人以为是学生家长。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通过三年的学习,于张映龙而言,无论是声乐专业知识还是艺术修养、文化层次,都发生了质的提升与蜕变,可谓技道两进,为未来歌唱发展储足了能量,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位富有天分和个性特质的实力型歌唱家
  1990年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张映龙,有一次学校举行大型文艺汇演,在班主任老师的强烈要求下他麻着胆子上台演唱了一首少儿歌曲,当时全场师生掌声如雷,学校还发了奖状和一支钢笔。第二年即上六年级的时候,初次尝到甜头的他,花十元钱(当时很多了)报名参加了CCTV全国青歌赛在县城的海选,来自省会长沙的评委老师在听了他演唱后,当即邀请他去长沙学习,中专毕业后包分配工作,但因家里太穷,他只能望洋兴叹。
  从这些往事可见,张映龙遗传了他母亲(村文艺宣传队骨干)的最强基因,从小具有富足的音乐天赋与非凡的艺术悟性。特别是他在学本地花鼓戏时又好又快,还学会了二胡、笛子、扬琴等多种民族乐器,很不简单;大学期间,他的专业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并于2007年(读大二时)参加湖南省音协主办的全国校园歌手大赛且荣获一等奖,广受同学们追捧。接着,他在接受了李明叼、李晓贰、蒋大为等教授专家的教诲后,磨砺多年的小宇宙剧烈爆发,光芒四射,引人瞩目,即从2008年伊始,他连续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充分展示了他超强的歌唱实力:2008年,担纲领唱的湖南师大合唱团在全国青歌赛湖南赛区荣获一等奖;2009年,参加央视《星光大道》全国比武,先夺得周冠军,后斩获月冠军;2010年,荣获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首届全国农民艺术节乡村歌手大赛民族唱法金奖;2012年,参加湖南经视《幸福来欢唱》获年度总冠军等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一个个货真价实、“真金白银”的嘉奖背后,张映龙究竟凭什么?为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创作研究会秘书长、湖南省音乐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肖舞老师认为张映龙其一他的歌声雅而不俗、俗而不艳,既有浓浓的“土味”又有淡淡的“洋味”,还有一股厚厚的、鲜鲜的生活味。比如《爱的火辣辣》《臭豆腐香》等歌曲的演唱,与众不同;其二他的歌声既是继承的又是创新的,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抓住了人民百姓内心最想表达的情感,下接地气上接天线;其三他的歌声洋溢着火辣辣的湘情湘韵湘音,歌唱的大多是湖南民歌和花鼓戏,并把两者“化合”到最佳状态,诉说的是发生在三湘四水的动人故事,个性鲜明,如同湘菜;其四相较一般歌唱家的儒雅、洒脱、机敏,他的身上多了一份乡土气息与淳朴、纯真、坚韧,透射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与精神,他的歌声多了一份对社会、对人民百姓的责任与担当。诚如张映龙在央视《星冠大道》比赛时,一位艺术大腕评委所言:“像你这样原生态的、纯正的‘好声音’已经越来越少,十分珍贵。”
 
一位心系百姓知恩图报的公益型歌唱家
   “我在老家八年的唱戏过程中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演出前先请当地老百姓自己点戏,点他们最喜爱的剧目,所以每次演出他们都看得特别起劲,演完了还意犹未尽舍不得走。”谈到歌唱时,张映龙认为不管唱戏还是唱歌,只有老百姓认可与满意,才能还艺于民、惠及百姓。尤其是现在的艺术家应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甩开膀子,仔细倾听老百姓的呼声和时代的心声,了解老百姓的胃口、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诞生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实现对某些人群精神上的“精准扶贫”。
  作为偏远山区“飞”出来的金凤凰,张映龙比任何人都知道基层百姓是多么需要文化滋养,知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百姓生活是多么重要,知道社会好心人对贫困学子的成长是多么可贵,知道家乡文化对自己歌唱的影响是多么深远。正因如此,多次获得全国冠军的他,谢绝了新疆、广东、北京等地歌舞团体的加盟邀请,一心留在家乡为家乡的繁荣发展竭尽绵薄之力。2015年他在老家洞口县竹市镇恢复了解散多年的县花鼓戏剧团,聘请老演员带、帮、教年轻演员表演花鼓戏,让花鼓戏这一传统文化精粹薪火相传,归还于当地老百姓。同时,为解决家庭贫困的音乐特长生学习问题,他专门成立了一个艺术培训中心,聘请艺术指导老师免费给孩子们上专业课,免费提供食宿。一年多来,花鼓戏剧团发展到近30人,演出档期经常满满的,恢复了当年的精气神,而艺术培训中心已有十多名贫困学生得到了帮助,在当地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当然,歌唱家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最好的最擅长的方式之一,莫过于歌唱。2016年11月30日晚,雅韵三湘、音乐经典——“我爱我的小山村”青年农民歌唱家张映龙独唱交响音乐会在湖南音乐厅唱响,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演唱曲目大多是湖南当代音乐家创作演唱且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精品力作,既有旧作也有新作,还有花鼓戏经典唱段,整个演唱既有温度又有筋骨,行云流水、娓娓动听,用最美的音乐语言讲述湖南故事和百姓生活,将那浓浓的乡愁和感恩梓里的赤诚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富有鲜明的湖湘特色与强烈的时代精神。
  除此外,张映龙还担任中国“孝亲敬老”爱心大使、洞口县青联益工联形象大使、洞口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棕包脑”推广大使、洞口雪峰蜜桔推广大使、洞口古楼云茶形象代言人,多次参加中国文联、湖南省文联、民盟湖南省委邵阳市委和家乡邵阳党委政府组织的一些义演和慰问演出。张映龙说因为有了各级文联组织、民盟省委市委和家乡党委政府、父老乡亲的关心和帮助才有自己今天的成长与成绩,回报家乡是理所当然的事,尽管目前自己能力还很有限,但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