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邵阳人物 > 魏源魏光焘 >

走进魏源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欧阳恩涛时间:2018-04-08点击:

  一
  穿越历史的隧道,拂去历史尘埃,昔日的金潭魏源故居,今时已名巡山村。山势逶迤、田园葱绿,皆不足以形容它的秀美与灵气。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魏源的故居金潭,在这里,偎山面田。200余年,风风雨雨,历史尘埃的封存,让过去的金潭鲜为人知。而今,考察、研究魏源的专家学者们纷至沓来,金潭魏源故居的神秘面纱终究被层层撩开,庄严凝重的面容傲娇面世。
  怀着一份崇敬和解谜的心理,我多次去过魏源的故居看一看。那其实是一栋很普通的建筑——木质结构,瓦檐重叠,风铃在四季轮回的岁月里摇响。
  魏源的故乡叫金潭。这是一个文化底蕴特别浓厚的礼仪之乡,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
  从隆回县城往北驱车六十公里,或在途中弃车登舟,漾过六都寨水库风光秀美的四十里水路,就来到了金潭。金潭,古时叫金滩。南北长约十里,东西最宽处不过四里,统称魏家塅。此间居民皆魏姓。这是一个名门望族,他们在此聚居已经有二十余代了。
  就是这一方灵山秀水,近代两百年来,他哺育的名宦显官、文武英杰,不知多少。隆回政协组织辑录的二百年来隆回著者48人,金潭魏氏即占10家;《中国省情丛书》收入公元元年以来湘籍人物,邵阳地区入录28人,隆回4人中,金潭魏姓占3人。一个小小的金潭,说它人才蔚起、文风丕振是毫不过分的。其中最有名的,当然算是“文武二魏”了。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源,以及声赫、权势极重一时的两江总督魏光焘,他们的思想、文学和业绩,早已彪炳史册,不愧为家乡人民的骄傲!他们的胞衣地,原来一南一北,都串在古老清亮的金水河上,相距不过三里之遥。
 
  二
  “沙洲回碧水;朗月照金潭。”此联系魏源二十一岁(即公元1814年)为自家槽门所作的对联。沙洲,即魏源故居所在地。魏源故居座落在沙洲上。沙洲上是“二十四景”之一。名曰沙洲,实则一台状宅地,因其地形狭长如船,故又叫船形上。院前田畴,视野辽阔;魏源渠宛如一道“护城河”,从垅中穿过;院后不远处,古老的金水河后浪逐着前波,不舍昼夜;左右两侧,不远处均有院宅相邻。看,这一座占地2300余平方米的清代古宅,象一个乡村老人站在冬天的太阳下那样安祥。它屹立于此,已有两百余年了!静静地躺在故居左首墓地的老人,就是魏源的祖父。他继承先人遗产,家境富裕。他生了十个儿子,个个都有功名。一个大家庭,正处于鼎盛时期。十个儿子要分家了,他给他们修了十座房子。现在的魏源故居是其中的一座。
  清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4月23日,魏源诞生在这所院内。魏源故居,是一座江南农村的典型的清代民居,历经二百余年时代风雨,至今保存完好。这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院前有木结构槽门,四周有干打垒土墙,占地面积2300余平方米。这所典型的清代民居,所有房舍,保存完好。经过维修的正屋、侧房、卧室、灶屋、过厅等,均是当年风貌。
  一种湘西南古代民居的浑厚古朴的风貌,看不出媚俗的富丽堂皇。从一道窄窄的前门进去,是一个很小得四合院,可以看到石阶、廊柱、天井、重门、藏书楼、堂屋,全部古旧而雅致。魏源自1794年出生后,11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12岁时,他才随父亲到江苏任所读书,14岁又回乡参加县学考试,20岁进岳麓书院学习。自21岁开始,他的科举之路一直跌宕不顺。科举不利,仕途也一直不顺,他一生除了晚年任过东台、兴化县令与高邮知州外,大部分时间都过得是幕僚生涯。虽然,在科举和仕途上屡遭挫折,但他却保持着凛然风骨和爱国热情,将一腔心血和才智用在著述与对国家民族兴亡的思考和探索上。
  魏源除了家乡的金潭故居之外,尚有南京故居和扬州故居。扬州故居,是他晚年居住时间最长、完成著述最多的地方。可惜,岁月蹉跎,物换星移,它们早就面目全非了。只有金潭,只有金潭故居,仍在向今天展示着世纪的风云和变幻。
 
  三
  两扇木门透着历史深处的陈黄色,一围老墙想是承载了太多的风雨,因而显得有点歪斜,但依然倔强地挺立着。门没有上锁,但我还是伸出手,凸起中指关节,轻轻地敲门。这于我,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仪式。不能设想我会猛然推开门一把冲进去,那既是对主人的不敬,也是亵渎了自己肃然的心境。
  读书楼是魏源故居中最为惹人注目的一幢房舍。进入槽门,在围墙边棕树与柿树的绿荫下穿过宽阔的禾场,一堵小魏源攀援过的残缺的土墙迎面挡住了去路,趁势往右边屋檐下一拐,便登楼了。
  就是在故居右侧的读书楼上,七岁的魏源独居一室,初次感受书本给他带来的巨大愉悦。这种愉悦如此之强烈,令幼小的他不肯须臾撤离。在金潭乡故老的口传中,魏源曾因为迷恋读书,经月不下楼,以至于家中所有的狗都不认识他,在他偶尔出现时一齐对他狂吠。另一则逸文说的是魏源经常等父母睡熟,偷偷地点上灯,在被底看书。过了很久,他的母亲才发觉此事,担心他年少体弱,苦读伤身,哭了一场。魏源自此才不敢通宵攻书。两年的勤读深思,积聚的能量当然非同小可。魏源由此奠定了最初的自信,甚至对未来有了朦胧的预感。在九岁应童子试时,县令某公于唱名时随口出一联:杯中含太极。魏源应声曰:腹内孕乾坤。乾坤者,天下也,家国也。
  就是这座楼,曾和魏源结下了不解之缘。孩提时候的小魏源不爱嬉笑,却常常独坐。他的祖父很疼爱他,常常抱着他对家人说:“这个孩子的性情和相貌与众不同,应当好好地抚育啊!”待至七岁,把他送到读书楼上,在这间“讲堂”里,先拜叩了“大成至圣孔子先师”神位,然后回过头来,也拜见了他的启蒙塾师欧阳炯明夫子。
  站在空寂的读书楼上,抚摩着眼前古拙厚重的书桌,我突然醒悟,其实魏源的思想就是湘西南这些朴实而可爱的农民的思想:不做过高之论,直面眼前问题,推崇实践,讲求实效。魏源的行为也就是这些老乡的行为:有韧性,不浮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


  四
  “读古人书,求修身道;有天下士,某救时方。”此联亦是魏公二十一岁时所作,现悬挂于故居正厅楹柱上。魏源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读书,二是写作。他把“读古人书”作为正厅楹联的出句,可见其对书之爱。魏源的好友龚自珍曾赠他一联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正是对魏源爱读书、爱写书的生动写照。这是龚自珍所赠,为世人所熟知,也确实是魏源的形象写照。另一副是“远岫壶觞,庭余花色邀文藻;幽人松竹,座有兰言惬素心”,这是魏源青年时代自撰。作为思想家和经济长才的魏源早为世人所熟知,而作为文学家的魏源却让今人感到有点陌生。
  友天下士,广结天下贤能的人士为朋友。据李柏荣所著的《魏源师友记》记载,魏源一生中结交的朋友甚多,其中交往甚笃者达250人,如陶澍、林则徐、胡林翼、龚自珍、何绍基等当时的名宦和著名学者与乡贤,都是魏源的好友和座上宾,真正实现了“友天下士”的夙志。
  谋救时方,寻谋挽救时局的方略,这是魏源“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的目标。魏源撰写该联时,正值乾嘉苗民起义、山东天理教和陕西饥民起事和英国鸦片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之际,面对国家与民族危亡的险势,年轻的魏源立下了“谋救时方”的雄心壮志。他后来所编著的《海国图志》《圣武记》《皇朝经世文编》等,都是为“谋救时方”而作的鸿篇巨著。综其一生,正是为“谋救时方”而奋斗不息。他发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震醒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和国家的存亡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
 
  五
  “功名待寄凌烟阁,优乐常存报国心”。这是魏源二十岁时所作,现悬挂于读书楼楹柱上。“功名”,封建时代以科举取士,考上了举人、拔贡、进士等学位,就算有功名了,一般也指封官授爵等实衔。忧乐即范仲淹所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魏源写作此联的意思为:我的功名现在虽然没有着落,但忧国忧民的思想却常常索绕于心怀。体现出了魏公年轻时期就立下了拯救国家危亡、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
  魏源的一生,都是在努力孕育一个澄清天下、振兴家国的梦想。为此他以超乎常人的热情和毅力在学习、在积累。十五岁他就开始研究王阳明的心学,对“我心即理”、“行则良知”的提法大为激赏。日后魏源顺应时势,强调实践,喊出了“穷则变,变则通”的著名口号,其哲学基础就是肇始于此。二十一岁,魏源入国子监,四方求教,研读今文经学。一个人毕生的事业是与他年轻时代的求学和交游分不开的。魏源牢牢把握住了这一黄金时期:问宋儒之学于理学名家姚敬塘;学《公羊》于今文经学大家刘逢禄;古文则与董桂敷、龚自珍相切磋。有次他得到一册古本《大学》,狂喜之下闭门攻读五十余日。他的座师汤敦甫担心他卧病在床,备轿前往探视。得到通报的魏源慌忙出门迎接。汤见他蓬头垢面,形同乞丐,大为吃惊。待问明原由,便叹道:有如此才学,再如此勤学,今后如无所成,当是上天无眼!  
  然而命运并不垂青这位苦读之士,道光七年,魏源在会试中落榜。并不是他文章写得不好,而是写得太好:广博雄浑,切中时事。然而这等力主“变法”的佳文,落在讲求“中庸”、空谈心性的主考官手里,只能是明珠暗投。苦读经年,名动京师,却未能顺利折桂,魏源不知有多伤心,多绝望。但内向的他只能以沉默来应对,来掩饰内心的挫败感。同时落榜的还有他的好友、晚清杰出的文学家龚自珍。这样的事看起来荒谬,然而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还在发生。有些才华卓著的学子仅仅是因为英语不过关就未能读研,眼睁睁地看着身边那些专业平庸、只是擅讲洋文的人昂然过关,其内心的感受大概和魏源差不了多少吧。刘逢禄得知此事后,极为叹惋,写下了著名的《题浙江、湖南遗卷》。在诗中他这样描述魏源:更有无双长沙子,孕育汉魏真精神。尤精选理烁鲍谢,暗中剑气腾龙鳞。这既是表达对当道埋没人才的不平,又是对学生的勉励和期许。为人师者,总是深含苦心,敏锐如魏源者当然能够领会其中琴音雅意。但刘逢禄不写此诗,魏源就会一蹶不振吗?暂时的失落想必是有的。但别忘了,他是以霸蛮著称的湘人,又是湘人中最有霸蛮精神的“宝古佬”。跌一跤就永世爬不起来不是魏源的风格。也许这次重大的挫折反而激起了他的奋发之气,因为不久以后,魏源编选的一百二十卷的巨著《皇朝经世文编》面世了。
  这是一个在人格、学养、识见、文采、才干上都非常杰出的人,却在五十一岁才中进士。尽管他才华卓著,政绩优良,却仅仅是做到了高邮知州。而他所高度关注的币值改革和黄河改道,却因为无人支持,使他难以再次施展经世的抱负。他有如此不凡的能力,垂危的清朝却吝于多给他一点机会。
  1849年,魏源奉旨任兴化县县令。是时连降暴雨,而兴化地势低洼,河员欲启坝泄洪,农民即将收获的新谷眼看毁于一旦。危急关头,魏源极力阻止了河员启坝,亲自率领七县农民上堤拼死防洪,他的爱民如命和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了所有百姓,终于保住了河堤,使里下河七县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洪水洗劫。这一年兴化获得大丰收,农民称所收的稻谷为“魏公稻”,称其领导所修建的河堤为“魏公堤”,还给县衙送来了“淮扬保障”的金字大匾。由于政绩卓著,颂声四起,魏源次年升任高邮知州。魏源,这位东台、兴化、高邮人民的父母官,当地民众为感念他的功绩,要为他立生祠,魏源坚决不允,待他去世后,才将他附祀于范公祠,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一同奉祀。
  晚年的魏源,因太平天国运动被免职,他不免心中有些不快。他遁入佛门,自称“菩萨戒弟子魏承贯”,可以说是他对现实发泄不满一种委婉的表示吧。在龚自珍、林则徐这些至交相继去后,魏源深叹“雅士如林,知音日少”,此后便摒绝交游,心如止水,一心参玄。以儒家入世,以佛道出世,魏源最终还是沿着这条中国士人的传统道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时年六十四岁。死后,家人因他喜欢西湖,便葬魏源于杭州南屏方家峪,让满湖思绪长伴一隅孤坟。
 
   六
  读书楼的展室里,有一个《魏源生平事迹展览》,在向我们倾诉着两百年来的故事。魏源生平事迹,展览尚属首次。先贤足迹,远播万里。举凡岳麓书舍、秦淮胜迹、瓜洲古渡、扬州故居遗址、运河故道、杭州僧舍……所摄镜头,弥足珍贵。
  他的一生亲眼目睹了近代中国的剧烈变革,而且他也参与其中,为救国救民而倾注了满腔热情,“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他提出的著名思想。
  在战场无法报效国家的魏源先后写下了《圣武记》和《海国图志》。魏源生平并不以聪明见长,而其治学方法占了优势。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的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在世界上,只要是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打压存在一天,魏源的思想就不会过时;只要文明的内部冲突存在一天,中国就需要魏源这要的大脑。魏源做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分内的职责,这就是“永远使用雅典娜的利剑劈开蒙昧的黑暗。”
  后世都将他视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正因为如此,故乡才有因魏源而自豪,连一个小湖更名为魏源湖,连一种酒也要称作魏源酒,造公园也要以魏源之名称之。故乡的山山水水之美和淳朴的民风,再加上一个故居和一部不朽的书,构成了故乡深远而厚重的人文氛围,故乡的人们是应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他们应永远一种灼热的理性精神与思想作为自己情感和灵魂深处的动力源,去打开一个新时代的新世界。

  作者简介:欧阳恩涛,湖南隆回人,民盟盟员,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助理研究员、邵阳学院湖南省魏源及湘西南文史研究基地研究员,系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现已出版专著《文化活化石——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拾萃》《梅山民俗概论》《魏源法学思想研究》《站在历史折点上的宝庆人——近现代历史人物思想研究》《欧阳予倩戏剧理论研究》等多部作品。
(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