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邵阳人物 > 历数风流 >

从边吏到疆臣的魏光焘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欧阳恩涛时间:2019-05-11点击:

  在光绪朝的封疆大吏中,魏光焘可谓是声名显赫。他崛起于行伍,早年投身湘军,因战功,累升为知县、知州、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等。为政地方精明能干,深得朝廷赏识,历任甘肃布政使、新疆布政使、护理新疆巡抚、陕西巡抚、陕甘总督、云南总督、云贵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闽浙总督,书写了一个从边吏到疆臣的人生传奇。
 
  魏光焘(1837—1916),原名光邴,字迁善,号午庄,别署湖山老人。道光十七年十月三月日(1837年11月27日)出生于今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石山湾村,系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的族侄孙。
  魏光焘崛起于行伍。他从幼丧父,因在兄弟六人中居长,在母亲李氏的辛勤抚育下艰难成长,少年时代就肩负起了养家的重担。咸丰六年(1856),湘军在江西战场与太平天国军激战,出于伤亡极大,不时在湖南各府县招募壮勇,用以补充兵源。在母亲的鼓励下,魏光焘弃农从戎。当时,他有位堂兄叫魏灜正在江西天华山佐曾国荃幕,所以魏光焘便往投之即得曾国荃收留,被委以钱厘、军装等后勤工作。咸丰九年(1859)年七月,在清军攻克吉安府城的战斗中,因作战勇猛,经江西巡抚奏保以从九品选用。次年,魏光焘追随魏灜由江西转战广西,五月因随军救援召平、平乐两地的战斗、立下大功,战后经广西巡抚保奏,奉旨以县丞不论双单月选用,赏戴蓝翎。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又因攻克广西贺县,经广西巡抚等人会奏奉旨免补县丞以知县补用,并赏加知州衔。同年,因率部攻克寻州府城,再次收复贺县,经两广总督、广西巡抚保奏,奉旨免补本班以知州尽先遇缺即补。同治元年(1862)九月,魏光焘随浙江布政使蒋益澧由广西进援浙江,次年蒋益澧率魏光焘等一路攻克金华、兰溪、义乌、诸暨、富阳等诸州县,并进逼省城杭州。在这些战斗中,魏光焘因奋身死战,屡立军功,经闽浙总督、浙江巡抚保奏,奉旨以同知留任浙江遇缺尽先补用,并加运同衔,赏换花翎。同治三年(1864)三月,在清军围攻杭州的战斗中,魏光焘所部立下大功,战后经浙江巡抚保奏,奉旨以知府仍留浙江遇缺请旨简放补用。太平军在浙江失利后派三十余万大军兵分四路于九月间涌向福建,为了肃清太平军是年十月左宗棠亲率三路大军进剿福建,魏光焘所部于同治四年收复了长泰县城和漳州府城,经左宗棠等保奏以道员留闽浙,遇缺即补;十月,因攻克浙江武康等城池多处,赏给“扬勇巴图鲁”名号。同治五年(1856),与太平军王海洋部血战获胜,得赏加盐运使衔(从三品)。当长江以南的太平军被剿灭后,清廷下令裁撤湘军,魏光焘也因之凯撤回里。由上我们可以看到,魏光焘从1856年弃农从戎到1856年凯撤回里,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魏光焘从一个白丁成为一名享受从三品待遇的官员,可谓飞黄腾达。但他的飞黄腾达全赖他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他的不怕死、勇猛果敢的精神,使他迅速成长为湘军中的一名能将,也成为左宗棠麾下的主要战将。
  同治五年(1856)魏光焘随左宗棠入陕镇压回民起义,并在西北地区驻守十七年。在这十七年中,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克勤克俭、殚精竭虑,逐渐从一名稍有名气的“能将”成长为“能吏”: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回汉杂居的陕甘两省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回民起义,不仅使清王朝在陕甘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而且影响到了整个西北局势,为此清廷于同治五年(1856)任命左宗棠为陕甘总督,试图启用湘军来挽回西北危局。同年十二月,肩负西北危局的左宗棠到达汉口随即征调魏光焘至汉口,令其教练马队以备马战、创炮队以备车站。此后,魏光焘随同其他清军一起由鄂经豫入陕作战。从同治五年到九年的四年时间里,魏光焘先后参加了淳化县方里镇、董志塬、金积堡会战等大小战役,同时自金积堡战役后,陕甘回民起义基本被清军镇压。在战斗中,他作战勇猛立下了不少军功,战后以三等军功交部议叙并记录三次,并于同治八年五月因功被左宗棠保举署甘肃平庆泾固道。由于魏光焘尽心地方事业,对回民战乱后的地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因而于光绪七年(1881)补授甘肃布政使之职,成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开始在晚清政坛渐露头角。
  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负责收复新疆。此时的新疆俄国在利用阿古柏实现其侵略扩张的同时,又出兵侵占伊犁,使新疆危机雪上加霜,更为严重的是面临新疆危机清政府的内部也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左宗棠认为要想武力收复新疆就必须解决兵、饷、粮、运四大难题,而粮、运两事为西北用兵之要着。左宗棠把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魏光焘,魏光焘出色地完成了该项任务,至光绪三年(1877)除伊犁以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加强对新疆的统治,清政府接受左宗棠的建议于光绪十年(1884)在新疆建省设州县,并于同年十二月初二日任命刘锦棠为新疆首任巡抚、魏光焘为首任新疆布政使。大战后的新疆,到处是一派破败萧条和百废待兴的景象,实现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于长期戎马生涯的魏光焘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为此他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采取多项措施安置流民恢复社会生产;废除伯克制度,建立起县、郡、周、府管理制度;维护主权,坚决抵抗沙俄的侵略等等。光绪十四年(1888)十月,因刘锦棠回籍省视祖母后又丁祖母忧,魏光焘奉旨护理新疆巡抚直至光绪十七年(1891)十二月初九交卸巡抚篆务回家,他一个操持新疆大小事务近三年。在新疆七年,魏光焘于一切政务可以说是克勤克俭,后来他回忆说:“时新疆初设行省,百事创始……无不竭力举办,不敢告劳。”由于他和刘锦棠的励精图治使得新疆地方政务、经济建设起色不少,他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同年十二月初二日光绪帝颁布上谕,命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节制。”同时,调集湘军宿将魏光焘、李光九等人统带所部前往东北参加抗击日军的战斗。为加强军队调动、增强作战能力,清政府添设前敌营务处,特委任新疆护理巡抚魏光焘统之。次年正月,魏光焘率领“武威营”六营三千余人经过三个多月的急行军进入辽东,先是驻防天台庄后进驻牛庄。在牛庄战役中,魏光焘“以孤军血战,短衣匹马,挺刃向前,督战苦斗,三易坐骑”,十分勇敢顽强,得到中外记载的公认,后因敌我悬殊过大,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在甲午战争中,魏光焘奋勇杀敌以勇名而闻名,也为清廷所瞩目。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魏光焘奉旨补授江西布政使,七月补授云南巡抚,八月调补陕西巡抚。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奉旨署理两江总督。次年,八国联军侵华,魏光焘奉命募兵北上勤王;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西逃,魏光焘派兵沿途迎护,一直到西安。由于勤王有功,同年闰八月实授陕甘总督、十月又调为云贵总督。在云贵总督期间,魏光焘平定了永善地区的彝民起义,故而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奉旨兼署云南巡抚。同年十一月,改调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魏光焘在经济、军事上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新政措施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如在内政方面魏光焘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处理“苏报案”、二是大力发展新式教育、三是镇压以会党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对外事务上,一是争回了上海黄浦口疏通河道之自主权,二是妥善处理了以评价支付赔款英镑事项。由于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间,魏光焘两次遭人弹劾,所以清政府于该年九月调魏光焘为闽浙总督,尽管他在闽浙总督任上,一如既往的积极整饬军政、吏治、盐务、兴修水利、修筑城、创办文武学堂,对新政事务如操练新军、设立警察等等,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然而失却朝廷信任的魏光焘仍然于次年正月被开缺回籍。自此,魏光焘在今邵阳市区东郊的佘湖山筑湖山别墅,自号湖山老人,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宣统三年(1911)十月,清廷授命魏光焘为两广总督,但魏光焘以老年病弱为由而未就任。辛亥革命成功后,袁世凯电邀魏光焘出任五省联总,被魏光焘一口回绝。民国五年三月十五日(1916年4月17日),魏光焘病逝于今邵阳市区东郊的佘湖山上的湖山别墅,享年79岁,清废帝溥仪追谥其为“威肃”,葬于今新邵县酿溪镇禾树村辉山上。
 
  魏光焘的一生忠于满清王朝,在他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官宦生涯中,做了许多于国于民有益的事业,可以说是一位克勤克俭、励精图治、政绩卓异的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