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物博览 > 文物古迹 >

三八亭说古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陈扬桂时间:2017-08-27点击:

  在古城邵阳,三八亭是一个响当当的地名。该地名因亭得名,其地在邵水桥以西、城南公园以东。

  当年的“三八亭”早已不见了踪影,而在道光年间出版的《宝庆府志》里,却还能读到一篇记述三八亭的文章。这文章的标题叫《三八亭记》,作者是邵阳县九公桥那儿的举人伍泽景。
  从伍举人的文章里得知,在邵阳古城南边里把路的地方有一座名叫“打绵”的小山。山上荒坟累累,人烟断绝,每到夜晚,阴森森的,令人害怕。伍举人有个学生邓汝卿,他的家长是一位喜欢行善的老头。这位邓老头一直想在这山上修座亭子,可是,因为这山是覃氏所有,他的愿望久久未能实现。道光二十五年(1845),正值邓老头八十寿诞,邓汝卿为了了却父亲修亭的心愿,托人向覃氏说情。覃氏其实也是个好人,被邓氏父子的精神所感动,把地捐献了出来。邓家历时数月,在打绵山上修建了一座邮亭,亭的左右是两道走廊,后面是一间殿堂,供奉着关圣帝的神像。邓家还捐献良田三亩,以其田租募请了守亭人。
  亭峻工之时,邓老头的大老婆八十出头、小老婆即将八十,为了铭记三位八旬老人的功德,主事者把这亭取名为“三八亭”了。

  收录在官修府志中的《三八亭记》,提供了邵阳三八亭得名最权威的说法。除此一说外,三八亭的得名还有另一个版本:相传邵阳古城东南西北四方,分别居住一个声势显赫的家族,他们是东路岳家、南路伍家、西路李家、北路杨家。这四大家族虽然被称为“邵阳四霸”,但他们并不作恶,而是为了笼络人心,争相做着修亭架桥、开仓放粮的善事。其中岳、伍、李三家联合修亭,以方便客商行旅。起初亭子没有名字,人们知道是他们“三霸”联合修建的,背地里都称这座亭子为“三霸亭”。后来,人们觉得“三霸亭”不好听,就取其谐音,叫“三八亭”了。
  “三霸亭”的版本,或许就是从府志记载的版本讹传而来的。可以这样设想,甲说府志中《三八亭记》是南路伍泽景作的,乙听成了“三霸亭是南路伍氏建的”。乙心想,伍氏只是邵阳的一霸,还有哪两霸呢?既然亭建在城南,亭两边的走廊又是向东、西两方延伸,想必与北路的杨氏没有联系。于是,乙向丙、丙向丁……把“三霸亭”的版本传开了。但尽管如此,有府志上白纸黑字在,在邵阳民间流传得更广更响的版本自然还是前一个了。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文史研究员 )

(文字来源作者投稿,图片来源网络,本网编辑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