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化大家谈 > 文艺评论 >

罗长江《大地血殇》:“诗史”追求下的国殇悲歌

来源:湖南日报新媒体撰稿:周会凌时间:2017-03-25点击:

  作家罗长江多年来致力于长篇叙事散文诗创作,其力作《大地血殇》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审美特征,堪称这一领域的重要艺术成果。
 
  罗长江“大地系列”长篇叙事散文诗体现出一种自觉且鲜明的跨文体写作意识,丰富与增强了散文诗的文体样式与表现力。他将散文、自由体新诗、小说、戏剧、纪实文学、民间歌谣等诸多文学艺术体裁的元素融为一体,而又不失散文诗的主体风格。在坚持诗性原则下,他让散文诗承载更为丰厚与沉郁的主题,诸如战争与和平、铭记与遗忘、人性与生态文明等,显现出雄健的气魄和宏阔的胸襟。这一点在《大地血殇》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大地血殇》是一部正面呈现湘西会战悲壮历史的厚重之作,再现了一段凝重悲壮的“国家记忆”,体现出作者“以诗魂壮国魂”的“诗史”追求。此作塑造了不屈的中华民族形象,同时也塑造了红色革命历史中的湘西形象。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中,“湘西”作为独特的地理、文化空间被书写时,已然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就是以“匪叙事” 的固化叙事模式来塑造一种“匪色湘西”形象。而《大地血殇》以一场为抗战阵亡将士招魂的民间祭祀活动为结构主线,将湘西会战全貌置于民族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中,展示了我们不屈的民族形象,并以对湘籍军士尤其是湘西民间人物的群像描摹,展示了红色历史中的“血性湘西”形象。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品中对那些潜隐在宏大革命历史缝隙之中的湘西民间人物的书写,如成为号兵的唢呐客、替阵亡未婚夫尽孝的竹妹、纵身投江的“小桃红”、士兵歌手吴驼子等等。正是这些湘人形象突显了更为纯粹的“血性”这一湘西地方文化人格乃至湖湘之地的整体文化人格特征,塑造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中的“血性湘西”形象。这是对之前“匪色湘西”这一固化文学形象的突破,也是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中的“湘西形象”强有力的正面赋形。
 
  “湘西”是一个地理、文化与历史的综合实体,是当代想象中所剩不多的神秘符号之一。《大地血殇》中有大量湘西民俗的展示,洋溢着神秘而又悲壮的巫风楚韵。如哭嫁、踩地刀、造牢镇邪、傩舞、下葬歌、跳殇招魂、引魂渡桥,还有对土家族“跳丧”、湘西“落洞女”的书写。此外,《大地血殇》是以一场为抗战阵亡将士招魂的民间祭祀活动为主线,因此战争中的将士与民众,《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等诸神,为湘西会战阵亡将士作法招魂的神巫,还有山鬼、亡魂一一登场。在作者飞扬无羁的想象中,人、神、鬼、魂相通,全文洋溢着屈原楚辞中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