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化大家谈 > 文艺评论 >

张维德军旅诗赏析

来源:绿汀文萃撰稿:何俊良时间:2017-07-18点击:

  张维德先生,1942年11月出生于湖南邵东峦山岭乡合兴村(今两市塘街道办事处民旺村)。童年苦难,一言难尽。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托党福有幸进学求知。1963年于邵东一中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赴内蒙古扎兰屯548部队戍边;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任部队管理科助理员。1969年奉调乌兰浩特市任302部队司令部管理科助理员兼司令部团工委副书记。其间,参与扎兰屯以及乌兰浩特市“三支两军”近三年。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工作尽心尽力。1975年转业回邵东县工作。历任邵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邵东县卫生局党委书记。曾五次被邵东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连续九年被评为县“优秀政协委员”,并先后被邵阳市纪委、市委宣传部授予“党风建设先进工作者”和“学理论先进个人”。
  维德先生出自寒门,幼罹红羊,童年清苦,少时立志报国。喜于工作之余,有感而发,吟诗以寄报效党和人民之志;或于徜徉山水之际,逸兴遄飞,填词以抒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或察社会善行弊端,慷慨激昂,援笔以表其强烈的爱憎之心。先生乃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邵阳市诗词协会副会长、邵东县诗词协会主席。2002年花甲之际,出版过个人专著《逸居诗词选集》。2004年,《忆秦娥·大兴安岭中秋》:“西风烈,淡云推出边城月。边城月,青光似水,百峰银叠。   兴安岭麓中秋节,漫山簇拥黄金叶。黄金叶,江山如画,塞关如铁!”等12阙词入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词坛百杰佳作选》,并被授予“当代词坛百杰”荣誉称号;2007年,湖南省诗词协会授予他“湖南省优秀诗词工作者”称号;2011年,邵阳市文联授予他“邵阳市文艺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
  维德先生的诗词,贴近生活,感情饱满,清新自然,深入浅出,好读易记,多所流传。他在军队服役长达十一年之久,对人民军队毕生充满深情,无论是在军营的日子,还是在从政的岁月,抑或在退休的闲暇,皆有诗词抒发军旅情结。尤其在他主持邵东县诗协全面工作后,更是率先垂范,组织精干会员,创作拥军爱民的诗词作品。维德先生是邵东县义务宣传国防教育的诗教模范。本文就其部分军旅诗词试做品味。
 
  一、人民军队值得纪念的日子,诗词寓深情
  维德先生对人民军队有着深长悠厚的情感。举凡人民军队创建以来的各种纪念日,皆有诗词抒发敬仰之情。比如《少年游·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四十五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五十周年》、《念奴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风入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等等,皆可圈可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07年八·一前夕,维德先生不仅自己创作了纪念诗词,还积极组织精干会员38人,共创作纪念诗词52首,在《昭阳吟坛》开辟专栏集中发表,把个人纪念行为转换成了组织纪念行为。
  维德先生词《沁园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起义南昌,暴动秋收,建立政权。井冈星火烈,工农踊跃,土豪丧胆,万众开颜。蒋氏王朝,大军‘进剿’,四次仓皇败北还。王明误,迫突围北上,逆转危安。    长征壮举空前,更八载驱倭历苦艰。忆三年内战,摧枯拉朽,神州解放,地换新天。抗美援朝,敌酋俯首,血染军旗旗更妍。长城固,卫中华一统、锦绣江山!”高度概括了中国人民军队创建80年以来的卓绝功绩,纵情讴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与伟大。
  旧体诗词就是戴着镣铐跳舞,词比诗尤难,其格律之谨严,往往令作者“鱼与熊掌难以兼得”。而先生此词,以他对词牌格律之精通、以他对军队历史之谙熟、以他对诗词语法之了然、以他对语言艺术之心得,挥洒自如。维德先生诗如其人,精干、平易、痛快!此词可见一斑。“诗缘情”、“歌咏志”,先生热爱军队情结十分自然地融入笔底,令人推许。
 
  二、国防大事发生的时候,诗词喷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维德先生热爱军队、关注国防,每当国防大事发生,即激情喷发,所思所想奔腾笔底,形诸文字,莫不感人。
  比如1966年10月即兴创作的《我国核导弹试验成功》:“弹飞宇宙箭离弦,烈焰腾空耀百川。霹雳隆隆惊鬼魅,蘑云滚滚上青天。美苏垄断成虚话,华夏驰骋胜昔年。革命军中添核翼,长城铁打史无前。”1967年6月创作的《满江红·我国氢弹试验成功》“戈壁春雷,长空震,山摇地动。光四射、直冲牛斗,蘑菇云涌。苏美核弹称霸主,如今化作黄粱梦。新世界、看锦绣神州,尭天颂。   愿祖国,成一统。人七亿,皆龙种。喜东风强劲,敌人惊恐。有主席英明领导,人民奋起千山重。齐努力,更上一层楼、欢颜共。”1969年3月创作的《渔家傲·中苏边界自卫反击战》:“北塞乌江寒气厉,苏军侵我纷如蚁,珍宝岛中临夜际。严隐蔽,我方雪地奇兵起。    炮火隆隆声浪脆,围歼敌寇如毛剃。华夏军威扬万里,顽敌悸,丢车卸甲尸横地。”这三首诗词是先生在风华正茂的岁月所作,读者尽可领略先生当年年轻气盛的澎湃激情,关心国防的赤子之心。在艺术上,始见先生终生一以贯之的晓畅明白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
  先生后来创作的《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七古)、《醉花阴·斥日本防卫白皮书》等等作品发扬了这两大特点。至于动词、形容词等等诗眼的灵动,比喻、拟人等等修辞的活泼,读者亦每有叹赏。而先生尤其能将艺术技巧自然地表现他的个性、丰富作品内涵、增强作品整体感,感染力自然强烈了。
 
  三、人民军队爱人民,诗词赋真情
  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法宝之一,就是真心实意和人民鱼水情深。国际评价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就是老百姓用担架抬出来的、用独轮车推出来的。翻开人民军队的光荣史册,哪次战役的胜利不是老百姓支持的胜利?老百姓支持人民军队,是因为这支军队在任何时候,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战时保家卫国,平时军民共建。中国军队融于百姓的光荣传统令世界军界景仰。维德先生在诗词中亦多有感兴。
  比如先生1965年春于扎兰屯所作:“春来乍暖正天晴,村里迎来子弟兵。挑水积肥忙扫院,一枝一叶总关情。”亲切描述的就是解放军平时关心百姓的点滴。先生1969年所作《乌兰浩特抗洪抢险》、1998年所作《子弟兵抗洪抢险》等等,真挚表现的是解放军于百姓危难时的奋不顾身。
  2008年四川地震震惊中外。中央一声令下,人民解放军紧急出动,空降犯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拯民于倒悬。先生含泪填词一阕《木兰花慢·汶川大地震》:“山崩地陷尘烟烈,屋毁人亡通道绝。中枢决策动神州,举国抗灾情急切!     三军救困遑停歇,忠勇映明天府月。一方有难八方援,众志成城坚似铁。”此词上阕一二句择取典型事物精当再现汶川地震的惨烈,三四句推出中央紧急动员全民抗震的背景。下阕一二句着重感言解放军马不停蹄地奔忙于抗灾前线的忠勇壮举,收句复将军队融入百姓抗灾大海。层次清晰、旗帜鲜明,恰切地表现了人民军队与百姓的鱼水情深、血肉情浓。
 
  四、所见所闻与国防相关,诗词见热情
  热情的人主动关心,主动帮忙,如火温暖。一个人的热情与其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一个人态度、兴趣的表现。与激情相比,热情更平稳稳定一些。维德先生热爱军队情结,不仅表现在对军方大事的关心上,还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这就充分说明他的热爱军队之情,已然入“骨”三分,故能持之以恒,随时可堪感发。
  有如2001年7月,先生看电视剧《长征》后,情难自抑,竟然先后赋诗三首:“井冈猎猎展红旗,星火燎原举世奇。博古王明危革命,会开遵义听黄鸡。”“突破乌江敌胆寒,桥横铁索胜蒋顽。四逾赤水真奇策,力挽狂澜砥柱坚。”“雪山草地何须惧,万里长驱史册传。主席运筹安大局,长征胜利仰前贤。”三首诗从不同角度切入,以点带面,缅怀了人民军队当年被迫长征,终于冲破重重险阻,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1974年9月《小重山·赠新婚战友夫妇》:“乌市河边杨柳青,红楼圆月秀,电灯明。东风传送赞歌声。新婚礼,喧笑满军营。    战友喜盈盈,牛郎偕织女,露真情。好将心事互相倾,山海誓,鸾凤自和鸣。”堪称一首十分清丽可喜的当代军旅抒情诗,藴含了先生饱满的军旅生活热情。
  2000年6月《赠张国初将军》、《将军故乡行》、2001年4月《悼海空卫士王伟》、以及早年记载军旅情趣的《冬练》、《采桑子·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评比》等,无不即兴生发,喜怒皆热情洋溢。
 
  五、魂牵梦萦军旅生活,诗词诉衷情
  十一年的军旅生涯,令维德先生毕生难忘。他无时不在魂牵梦萦当年的生活场景,无时不在念想当年的老战友、老首长。
  1995年7月9日夜,中央电视台播出记者访谈录,先生惊喜地看到了时已84岁高龄的老首长姜树德同志在接受采访,漫谈9·18事变经过。看到老首长精神矍铄,雄风犹存,维德先生高兴得热泪盈眶。他夜不能寐,满怀深情地赋诗一首《忆老首长姜树德同志》:“荧屏又见昔时公,抗日元勋白发翁。庆幸将军身体健,欢欣部属众心崇。滨州线上棋相弈,齐市城中食宿同。三十年来心底事,何时不念老英雄。”那是1965年,201部队副军长姜树德同志视察完548部队返白城市时,奉命前往北安市购买面粉的维德同志恰好和姜同坐一列火车,同在一节车厢。姜邀维德下棋,维德不敌树德,连输三盘。抵齐齐哈尔市,即将分路,张维德去登记住宿,姜说,就和我一起吃住吧!姜树德是张学良将军老部下,转人民军队后,屡立战功,时为副军长。一个军队的高级领导,如此平易近人、如此关怀下属,在旧军阀部队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有人民的军队,才会镕铸出这样的将官,才会出现这样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场面!读其诗,联想其事,无怪先生衷情军旅矣!
  2006年3月,先生翻检旧作,读到1967年所作《红联11·4火烧扎兰屯师范大楼》:“两派纷争似寇仇,‘文攻武卫’几时休?‘红东’扎镇频开战,万炬狂焚师范楼!”油然回忆起当年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是文革初期,扎兰屯红联、东纵两大造反派武斗,殃及师范的惨厉事件。东纵躲在扎兰屯师范,红联数万人包围了师范大楼,用装满汽油点燃后的啤酒瓶向师范大楼扔,师范大楼陷入一片火海。无辜的学生们凄厉地用高音喇叭向解放军呼救。部分官兵义愤填膺,私自砸开军火库,抢出枪支弹药奔向事发地。驻军政委宋洪志闻讯,带领部分战士立即抄近道赶在群情汹汹的官兵前面,严词厉色地断然下达火速撤退命令!然后由宋政委亲率数百名赤手空拳的官兵赶赴现场,立即建立隔离带,宋政委亲自召集两派造反派头头协调谈判。一场可能震惊中外的流血事件得以化解。宋政委当时反复强调的是,两派都是人民群众,我们的枪口决不能对准人民!维德先生对宋政委“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终生铭感。回首往事,宋政委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先生感慨有寄,著文一篇、并诗一首《忆红军老战士宋洪志政委》。诗曰:“万里长征历苦辛,曾经百战藐昆仑。延安号令驱倭寇,帷幄筹谋捣蒋宸。心系黎民垂典范,身先士卒壮军魂。常萦前辈传薪火,亮节高风励后人。”此诗高度概括了老红军战士宋洪志的经历,热情赞扬了宋政委的高风亮节,饱含了对人民军队优秀典范的敬仰。
  维德先生《论诗》:“缘情言志写诗篇,信手拈来韵自然。通俗行文人易懂,琅琅上口意新鲜。”其诗词艺术,笔者曾以《清新自然·言近旨远·坦荡亲和》为题作过评述。本文择取他的军旅相关作品再作赘言,诚望抛砖引玉,引发读者研究兴趣,并且踊跃投入到国防诗教的行列中来。
 
 
【作者简介】
 
  何俊良,湖南邵东人。绿汀文萃网站、绿汀文萃公众平台创始人、主编。邵阳市首届文艺家志愿者道德模范,邵东县首届十佳义工,邵东县首届道德模范。文艺评论专著有《文字的使命与力量》(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有《一代联家赵健之文集》(2016年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文字的使命与力量》获邵东县首届贺绿汀文艺奖优秀奖、获邵阳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图书类优秀奖。《常人语道诗人心》获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评论奖、获邵东县第二届贺绿汀文艺奖提名奖。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及
绿汀文萃公众平台授权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网站转发,图片来源网络,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