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化大家谈 > 文艺评论 >

读隆回岩口蒋定明的散文集《风雨人生》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01-13点击:

风雨人生情相随
——读隆回岩口蒋定明的散文集《风雨人生》

  冻雨连绵的2018年的早春一月,我从家乡彭如师兄创办的《九龙回首》个人微信公众号获悉,家乡文友蒋定明先生出版了散文集《风雨人生》,在千里之遥的南国羊城为蒋先生祝贺!我与蒋定明先生神交已久,在我 记忆中似乎与蒋先生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大概是2003年左右吧,因为我父亲丁必生供职于岩口乡大观片区(当时乡镇未合并时,叫大观乡政府),我从岩口时常去大观乡政府父亲处。有次父亲下乡藕塘,我也随父亲同行,因为藕塘出人才,重要的是藕塘还有一座古老的惜字塔,更何况我的忘年交、岩口有名气的农民诗人黎安(我们叫他“五爷”)和家在白竹坪,人在长鄄中学教书的朋友黎祜银的先人黎后笙葬在藕塘唐家坳,于是在游胜赏景畅悦心的驱使下,随父前往藕塘。回大观时,路经藕塘小学,与父小憩藕小,有幸与蒋先生一面之缘。2017年国庆长假,我从广州回了一趟家乡岩口,从师兄彭如及岩口前辈黄元龙、黄钶两位叔叔处得知了蒋定明先生的有关情况,因事较多,来不及前往藕塘与蒋先生见面叙谈。回广州后,通过网络关注蒋定明先生的生花妙笔、锦绣文章,我先后拜读了蒋先生的《藕塘人民欢迎您》、《探秘云雾寺》、《白竹坪我爱你》、《大美向家》等散文作品。蒋定明先生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藕塘小学教师、老校长,年届知命之年;蒋定明先生还是隆回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蒋定明先生是从九龙山山下岩口镇藕塘走出的乡土散文作家。他在繁忙的事务之余,洞察世事,思考人生,辛勤笔耕,成果丰硕。2018年,他的散文集《风雨人生》闪亮面世,给家乡文友以惊喜!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人生学。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描写人生际遇的,其中的佼佼者,大都对人生步履有所助益。蒋定明的散文集《风雨人生》,正是一部叙说自我人生、有益他人人生的好书。
  读《风雨人生》,使我记起了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说的“你自己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来贡献于人世,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我想莎翁这一句话,好似为蒋定明量体裁衣。也就是说,莎翁这一句话,就把作者蒋定明的写作意图说明白了。作者就是想与读者分享他关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感悟。莎士比亚还有一句名言:“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可以说,《风雨人生》向读者传递的就是这种能够将生命“留传到遥远的后世”的美德。我读完了蒋定明这部《风雨人生》之后的感受就是如此。读完蒋定明的散文作品,我对于蒋定明老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是怀着崇高的敬意的。蒋定明老师作为一个小学校长,抓管理、办教育是很有思想,也很有办法的。他在当地许多人心目当中,是一个既懂教育、也会办教育的小学校长,他教会学生们如何立世为人。
  有作家说:“情是散文之魂”。确实,情是散文之魂。魂者,乃精气神之所聚也。它在散文中朦朦胧胧,飘飘荡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情,给散文以生机,给散文以灵性,给散文以光泽,给散文以魅力。曾任《散文》主编的著名散文家石英说:“散文是情的产物,万变不离情。散文不可薄情,不可矫情,更不可无情。极言之,散文亦可称为情文”。蒋定明的许多散文作品,都包含着炽热如火的真情,因此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比如他的那篇《藕塘人民欢迎您》的散文。
  读蒋定明的散文,我感到很轻松,没有一点负担,一切都是那样质朴畅达,洒脱自然,使人享受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感。他的散文,虔诚地继承了中华散文的优良传统,紧紧地抓住了散文的基本审美特征
  ——情,无论叙述、描写,还是兴叹、议论,皆以人民之情、国家之情、乡土之情浸润,宛如饱满的汁液充盈于熟透的葡萄。在不同的作品中,情有不同的凝结点——或凝于人,或凝于事,或凝于物,或凝于理,以己之情,撩人之情;以己之思,发人之思。
  蒋定明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他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回顾当年亲历的生活,无刻意雕琢之弊,有朴实无华之美,感情饱满,余韵悠长。他的散文作品,有感受人生百味的;有烈火炼出纯钢的;有自有心灯导航的;有又添一抺春色的;有伴他战胜风雨的;有助他走向辉煌的。生活,是他取之不尽的矿藏;真情,是他用之不竭的源泉。
  读蒋定明的散文,酒一样浓的乡情;读蒋定明的散文,海一样深的亲情;读蒋定明的散文,蜜一样甜的友情。我觉得,从蒋定明的散文文章里,其实可以读到蒋定明先生所奉行的人生哲学:一是奉行孝道,凡不孝者,必不忠也;二是坚守“刻己厚人”的待人之道;三是以诚待人之后保持“心安理得”心态的内省体验;四是“想得大,看得远”的处事原则;五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思想和遇到挫折、从头开始”的韧劲。其实,这五条也正是蒋定明先生所奉行的人生哲学。还是大剧作家莎士比亚说得好,唯有美德可以将短促的生命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读者从蒋定明散文集《风雨人生》当中可以看到,这种美德从老母亲那里形成,已经传递到蒋定明老师这一代人,而且正在继续往下传递,必将传递给愈来愈多的人……
  蒋定明是农民的儿子。他热爱土地,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勤劳务实,清正廉洁,为民为师,始终具有农民的本色。但他又不是那种保守的农民,而是恩格斯所说的开化的农民,他不死守土地,一心想冲破土地的束缚,据坊间父老所说,他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具有开拓进取、砥砺奋进的精神。那年代,也许有人批评他“不安心农村,而去当老师教书”,但这批评绝不科学。一个志在四方、勇闯天下、不忘初心、能力不凡、牢记使命的农村青年,不可能在家乡土地上口咬黄土背朝天呆上一辈子。鱼大了河小了,鱼就要跳龙门;婴儿在母腹中长成了,就要躁动,就要脱离母体,这些纯属正常的事。况且蒋定明离开农村的土地,并非从此一去不回头,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宽的视界上,更大的理想上关注土地,认识农村,用自己的铁笔说话。这样的农民的儿子是人民的好儿子。从蒋定明的人生经历看来,人生确是一系列自由选择的总和。只是这选择极其之艰难。个人选择社会,社会选择个人,后一种选择,更是无法挽救、无法改变,几乎到了无情的地步。只有那些具有深刻的眼光、超人的智慧、坚强的意志、充分的自信、强健的体魄的人,才能够抓住机缘,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职业,逐步达到人生理想的目标。正如蒋定明先生,由学生而农民,由农民而教书,由教书的老师而当选校长,由校长而成为写书创作的县内散文、民间文艺作家。可以说,他每选择一次就前进一步,生活就扩大一个范围,人生就提高一个境界。诚然,蒋定明的人生有风有雨,但是,更多的时侯却是布满了鲜花和彩虹。有句话不是说“不经历风雨,哪来得彩虹”。蒋定明的人生道路是艰难的,坚实的,因而他的人生履痕是深深的,清晰的,每一个履痕都储满了汗水,体现了成功,展现了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每一个有志的青年读者朋友都会在蒋定明老师的“人生履痕”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中国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有”要求:“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文学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心动,让人的灵魂受到正能量的洗礼,让人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心灵之美。
  蒋定明先生基本上做到了。他的散文,热情歌颂真善美,横眉冷对假丑恶,含有强筋的骨,真挚的情,浩荡的气。浓浓的乡情,深深的亲情,甜甜的友情,已经幻化成超度时间、跨越空间的奇妙的艺术世界。他的散文,给九龙山隆回散文园地吹来一股清新的和风,添上了一抺淡雅的色彩。
  九龙回首隆回九龙山。在此,我真诚地祝愿蒋定明老师文学之树常青,鲜花次第开,永远充满活力与激情,创作更多更美的散文佳作!

  2018年1月9日丁华于广州
 
笔者简介
 
  丁华,男性公民,汉族。20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于湘中偏西南邵阳市隆回县东北部九龙回首之岩口镇塘头村,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求学于岩口小镇,20世纪九十年代中求学于桃花坪古镇,千禧年后南下羊城,漂泊南国花城;现谋生广州。文学爱好者,偶有“豆腐块”见于报刊杂志,时有文字出现在市级各网络媒体、自媒体公众平台,诸如家乡邵阳的《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网媒。今希借文字以识友,凭笔墨会佳朋!吾青年时拜隆回文坛彭建洪、陈球德、龙会吟、黄维一诸先生为师;时值中年愿拜今隆回文坛各大咖为师,以求进步!

(文字来源投稿,编辑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