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县域文化 >

走进魏源故里司门前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6-11-28点击:


  本想前往隆回金石桥高洲温泉,经过九折百回,误入隆回司门前镇。既来之就去观之,刚进镇口,只见街道宽广,市容整齐,环境优美。一打听,才知这里就是“睁眼看世界”的晚清先哲魏源的故乡,驱车进入镇里,另一样的繁华景象,感觉这里有点像世外桃源,老百姓过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富足生活。街上吹拉弹唱,歌舞升平,一座座楼房如同别墅,小巷路面都是青石板花岗石铺就,整洁干净。沿着魏源公路前行金潭方向,行走3公里往左进入,就是高大宽阔的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湾之沙洲上,距司门前镇3公里,距隆回县城桃花坪60公里,总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哲。魏源故居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院前有木结构槽门,槽门上书有“沙洲回碧水;朗月照金潭”的楹联。四周用干打垒土墙围绕,形成一个独立的典型的清代湘西南木瓦结构民居院落,上世纪90年代经过两次维修,恢复了原貌,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源故居其始建年代约为清乾隆初年,系魏源的祖父孝立公遗留下的产业。故居座西向东,两正两横,独立于绿色田园中间,前临一片平坦的千顷稻浪,院后缓缓流过一湾金水。故居两栋正房和左厢房均为平房,左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右厢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底层五间全为谷仓,两端为楼梯间;二楼为读书楼,正中三间为讲堂,两梢间为书房,魏源就是在这栋楼上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至他27岁那年(1820年)全家迁往江苏定居才很少回家。魏源故居1983年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定为湖南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魏源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2000年和2006年国家文物局先后三次拨款对魏源故居进行了维修。中国著名文博专家、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彭卿云先生在魏源故居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后来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申请魏源故居维修专款等工作中为家乡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今家乡人对他津津乐道。
  魏源故居左临象山,右对狮岭,风景别具洞天,在当地有“狮象把水口,金板铲龙门”的风水传说,乡人至今认为象山出了清代首屈一指的思想家魏源,狮岭出了一位清代抗倭名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魏光焘(魏午庄),这“文武二魏”及新中国开国少将白天(魏巍)都是“狮象”风水的结果。
  游观完魏源故居,我们紧接着赶往魏光焘故居。魏光焘故居位于隆回县司门前镇石山湾村。北距魏源故居1.5公里。故居座西朝东,前面为盛产黄金、柔丽如练的金水河,西倚樟树坳和猫头寨,北抵金潭二十四景之一的狮子山(山上残存清代所建文昌阁),南连五柱山。魏光焘故居系清代乾隆年间(年份不详)木结构建筑,悬山顶,房屋窗花做工精致,是一处较完整有代表性的清代民间建筑群。魏光焘故居整个院落前后四重,左右楼阁,飞檐翘角。前有护院砖墙和槽门,院内屋宇40栋,占地约4000平方米。主体部分保护完好。1982年公布为隆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载,司门前俗称隆回,旧时隆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司门前,故司门前,真隆回也。此言并非矫揉造作之谈,而是有其广为流传的历史渊源。司门前镇地处湘中偏西南,雪峰山东麓,资江支流辰河上游金水河河畔。追溯历史,在周以前,这里为古荆州之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到了公元前219年以后的秦朝,此地为长沙郡管辖;公元前206年以后的汉朝,为零陵郡昭陵管辖;到公元220年后的三国及至晋朝,为昭陵郡昭陵县所辖;直至公元581年以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等六朝,均为宝庆府邵阳县所辖,在古代是宝庆西路。其中于明朝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在此建立了“隆回巡检司”,简称“隆回司”,司下设都,都下面设团,如一都中的赵、刘、龙、魏称四团,现羊古坳的中团即沿用古名。所谓“隆回八都”,就此应运而生。由于司衙门立于此地,又是“湘黔古道”的必经之门,自古就有“南方丝绸之路”、“南方茶马古道”之称,所以以“司门前”为地名,为隆回县乃至邵阳市、湖南省最老古镇之一。
  有这样几句民谣:一都管根线,二都管把扇,三都管条垅,四都管个片,五都管个围围转……。隆回“八都”的管辖范围是:一都所辖司门前、金潭、石桥铺、孙家垅及小沙江等地;二都辖黄金井、土桥、高洲、渭溪垅等地;三都辖羊古坳、韩家铺、匡家铺、田家垅,蔡家垅、江家垅等地;四都辖鸟树下、水打铺、千古坳、十里山等地;五都辖苏家洞、大水田、桐木溪、西山、大东山、马坪、桐木桥南部、碧山、曾家坳东南部、澄水、铜盆江等地;六都辖六都寨、丁山、荷田、梅塘、九龙山、长鄄、茅铺北部等地;七都辖岩口、苏塘、马头山、添壁大部、茅铺东部、塘市、滩头、周旺西北部等地;八都辖雨山北部、长扶、高田北部、双江桥、石门中部和北部、桃花坪中部和北部等地。也就是民间所谓的“一都司门前,二都黄金井,三都韩家铺,四都鸟树下,五都大水田,六都六都寨,七都划船(树)庙,八都桃花坪(或雨山铺)。按经济特点,有这样一段口头禅:“一都咯屋,二都咯谷,三都咯杂粮,四都咯猪,五都咯排树,六都咯布,七都八都坛罐出”。清代道光十二年开始,司门前就有“隆中镇”之称。因此,“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西路隆回一都司门前”的称谓沿袭了五百多年的历史。司门前一直都处于邵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魏家塅的顶子(指官帽)司门前的票子(指经济活跃)孙家垅的架子石桥铺的棍子”之谓。
  公元1911年民国创建后,县以下设区,司门前先后为“邵阳县第三十一区”和“邵阳县第九区”的行政体制,到民国中后期建立乡保甲体制,隆回司分割为“八乡一镇”,即隆回乡驻地司门前,所辖十三个保,包括小沙江、茅坳、龙坪、麻塘山等四个保;隆中乡驻地土桥,辖十二个保;隆治乡驻地水打铺,辖十二个保;中和乡驻地朝阳铺,辖二十个保;西胜乡驻地荷香桥,辖十三个保;果胜乡驻地滩头,辖十九个保;礼教乡驻地周旺铺,辖十二个保;保和乡驻地雨山铺,辖十二个保;桃洪镇辖八个保。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隆回八乡一镇组织请愿建县,于1947年1月31日,国民党中央行政院批准设置隆回县。县治设六都寨刘氏宗祠,李萼为隆回县第一任县长。从此,隆回乡改为兴隆乡,乡公所仍设在原巡检司衙门内,约驻一个排的兵力。衙门口上连接一条合面街,史称“大街上”,左侧有岳飞庙、警察局、田粮、税务、盐政等单位;右侧有一条合面街,史称“财官田街”,司门前进口处有一条合面街,史称“石子坳街”。三街形成品字,经济活跃,生意兴隆,成为宝庆西路的商贾通衢。1949年冬,隆回解放后,于1950年在司门前建立了隆回县第三区人民政府,首任区委书记王润民,区长华兰序,辖原一都、二都、三都和小沙江等地。司门前仍然是隆回县北面地区的中心,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减租减息、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等运动。
  从宝庆城走神滩渡越烂坝,穿周旺铺抵雨山铺达桃花坪,过石门,经荷香桥,上石龙、六都寨、六都寨水库、兵官山、七江、羊牯坳、金潭,一路风光无限,便到了雪峰山东麓腹地的司门前。司门前此地西北高山耸立,东南丘岗起伏,中间为一平川,间或丘陵点缀其间如同明珠。一条金水河聚泸溪、吉水、虾溪三条小河遍布沙金,贯穿司门前南北直入魏源湖(又称六都寨水库)注入辰河汇赧水,流进资江。司门前这里风景旖旎,如诗如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间,一条上通云南、贵州,下连宝庆、长沙的青石板石道,让司门前这里的石子坳街、财官田街、黄花街、石桥铺街四条老街热闹非凡,脚夫、骡马等络绎不绝。酒楼遍布,商贾汇聚,贤人云集,名人轶事层出不穷。这条古道赐予了山镇司门前古代的文明,活跃的经济,先进的技术。大量的古建筑沿途而建,从罗红街的绸缎到东山市的土纸,从观音阁的戏院到兴隆街的烟馆,从石桥铺的印染业到土岭界的茶亭……都留下了历史胜迹。在晚清时期,这号称隆回一都的司门前有着鼎盛的辉煌时代,名臣显宦,层出不穷;大富翁大土财,大庄园大庭院,比比皆是。古朴别致的清代民居群达200余处,有如繁星点点,如金潭一带的正仁堂、双松草堂、宁静堂、四立堂、仁义堂,司门前的连庆第、邹家院,孙家垅一带的四方院、老屋院;街道有石子坳街和石桥铺街最为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是古镇司门前两条商贾通衢,生意鼎盛兴旺。石子坳街上的商业,石桥铺街的织染工业,几乎是每家每户都经营,很有特色。

  司门前的明清古建筑首推欧阳宗祠。欧阳宗祠,座落在司门前镇石桥铺竹山院村,现为村部和竹山院小学。这座祠堂除了主堂后面的灵位被拆除外,其他的都保持较为完整,该宗祠为长方形的四合院,四周青砖封围,坐东朝西;前正门为一个牌头,上有“欧阳宗祠”的匾额,两边为石刻对联。祠堂两边耳门亦为小牌头式,上有“亲亲”、“臣臣”的古训。欧阳宗祠这座祠堂在司门前镇20余座各姓宗祠中,颇有代表性。另外,解放前一些古建筑比比皆是,初略一算,计有两座高塔、四座高阁、五座牌坊、八座大庙、二十四座祠堂、九座庵堂、十七座茶亭、九座桥亭、一个大寺观、三座石碉堡、一个临时抗日飞机场。这些古建筑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中遭受到很大破坏,但大部分古建筑尚保存完整,这是司门前历史文化名镇的佐证。也正是司门前以其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旅游资源,成为隆回乃至邵阳市最具旅游价值的古镇之一,也因此被评为湖南省十八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司门前山脉奇特,钟灵毓秀,十分迷人。由雪峰山脉北延至桐木溪隆起为白马山,主峰海拔1780米,再北延至肖家垅、牛家店为红岩山。到红岩山(主峰海拔1523米)又分两支:东南一支经禾梨界、白毛界至屏峰界、庞家山,由庞家山一支往东北延伸到白芽山、棒掌山延至谭家寨及至金潭水口;往东一支至土岭界(高1260米)经落家洞延至丫吉山(高700米)东麓伸向金石桥镇的珀塘、李子坳,连接突起的隆回第二名山望云山,再由西南一小支经杉树坳延至东山印至金潭水口,两支山脉在金潭水口此隔金水河相接,司门前就处在两支山脉环抱之中。这里有61个行政村,总面积150平方公里,五万人口,山地20多万亩、水田25000亩,(注:此数据在2016年5月前所载),土地肥沃,盛产稻谷、红薯、包谷(即玉米)、苡米、茶叶、柑桔、板栗等,水利丰富,水田呈自流灌溉,年产粮食2500万斤以上,为隆回县四大田垅之一。司门前境内有庞家山、东山印、屏风界、土岭界等四大杉木林基地,可算是木材之乡。而且矿产丰富,有石桥铺金矿、锰矿、磷矿、铜矿、磁铁矿和枫溪江铅锌矿、大理石矿、硅石矿,从石桥铺以下至魏源湖湖尾的金水河河道及河两岸农田,遍地是黄金(水沙金)。司门前地区海拔最高1260米,最低为340米,风景优美,气侯宜人,物华天宝,林茂粮丰。
  自古司门前就有八条主要交通要道,均为青石板铺就而成:一条是东南线经白山口、羊古坳、罗古石、杉树坳、鸟树下、马鞍界、大桥边(高平),马落桥、十字路、迎光桥、龙溪铺、巨口铺、新田铺、陈家桥、状元洲、神滩渡到林渍门(临津门)进宝庆城;二条是偏南线经白山口、羊古坳、七家铺、鸟树下、长鄄、白竹坪、梅塘下九龙山、岩口、马头山、三溪、泉塘、烂坝、长阳铺、茶元头、沉潭铺进宝庆城;三条是正南线从金潭、赵家垅、龙家湾、罗洪界、十里山、六都寨、丁山、荷香桥、老银铺、荫山铺到桃花坪;四条是东北线经金潭、白山口、羊古坳、匡家铺、田家垅、李子坳、鸭田、苗田、半山、洋溪到新化城;五条是西北线经石桥铺、土岭界、芒花坪、禾梨树、金鸡垅、两丫坪、高庙溪至溆浦城;六条是西南线从新亭子、下架溪、阴家岭、大水田至苏家洞去山门洞口武冈城步等地再入广西;七条是正西线经石桥铺、土岭界、小沙江、响水洞、虎形山、茅坳、青山界至龙潭及上贵州、云南等地;八条是偏西线从冷水井、风云亭酿凼寨、白茅界、禾梨界、黄湾、旺溪、分水界、桐木溪至山门、洞口、武冈、城步等地。在这八条古道上每隔四至五里就设有茶亭、凉亭和伙铺,方便行人商贾脚夫。司门前与宝庆、新化、溆浦等三个县城各相距120里(60公里),位于中心点,真所谓四通八达。可怜古人在这些上岭下坡,穿垅过坳的羊肠小道上跋涉了一代又一代,一般每天要走60里,有时一天走到180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交通运输蓬勃发展,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新愿望。但遗憾的是1955年修六金公路(六都寨至金石桥)干线时,本应径直从十里山,经赵家垅、金潭石山湾、学堂湾到司门前,再走富石庙、孙家垅过金石桥云鸭田通新化,并从司门前上小沙江通怀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七江建国营农场,故避开了司门前这个历史文化名镇。六金公路走向从十里山、水打铺往七江、羊古坳、富石庙绕过去了,使司门前一度成为交通死角。从十里山至司门前不到十公里的捷径变成绕大手弯26公里,对古镇司门前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铸成“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甘沉默,不甘落后、勇于担当的司门前民众,痛下决心“打开南北通道,敞开大门迎五洲嘉宾,重振雄风,再现古镇辉煌”。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司门前镇党委镇政府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财,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司门前籍游子的鼎力支持下,经过近十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力克万难,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终于打破土岭界天险,修建成了贯通司门前镇南北的魏源公路,在芒花坪与新化到怀化的省道相连接互通,从此进而改变了司门前交通闭塞的历史,魏源公路的竣工通车,这是德政工程、历史丰碑。为了让魏源公路发挥“富民之路”“旅游之路”的经济效益,司门前人民期待上级高度重视,作为“民心工程”加以完善,硬化、绿化、美化、灯化、优化,使魏源公路名符其实,通往全国,走向世界,让司门前这颗湘楚古镇明珠璀灿耀眼、熠熠生辉。

  司门前确是地灵人杰之乡,古人遗迹犹存,天地为证。明朝嘉靖年间,石桥铺神医欧阳文凤诏喧进京,三次入宫,治愈皇太后顽疾,封爵不受,帝赐龙袍、朝珠、珍宝,返乡修建石祠,至今其祠尚存,约有500年左右的历史古迹;清代金潭学堂湾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之一、哲人乡贤魏源著有《海国图志》,名扬全世界;晚清金潭石山湾抗倭将领、民族英雄魏光焘(魏午庄)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物;清末石桥铺国子监大学生刘纲领,密承汉口谭石屏(谭人凤)的派令回乡聚众300余人,在管竹庵举起反清大旗,刘纲领在麻塘山被清兵捕杀,辛亥革命追个人为烈士;金潭石山湾魏光焘(魏午庄)三子魏肇文与黄兴一起留学日本,成为至交,后同时投入反清斗争,被孙中山(孙文)聘为元帅府参议,并随孙中山南下广州,参与反袁运动。魏肇文又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解放前夕,其又参与程潜的湖南和平解放运动。石桥铺罗卓云(罗英)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保送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亲聆毛泽东讲课,成为中共邵阳地区的“开山祖”;司门前欧阳秋曝,是大革命时期的宝庆县第一任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石桥铺欧阳钦,是中共宝庆特区委员;石桥铺欧阳民英,是中共邵阳县第九区区委书记;孙家垅孙佷工与共和国领袖毛泽东同窗同学,并与之成为良师益友,后曾留学日本,曾任复旦、暨南、华西、四川等大学教授,先后发表著作10余部及撰写进步文章数百篇,解放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编《毛泽东语言辞典》;国共双料将军、共和国神秘开国少将白天(原名魏巍)将军,司门前镇金潭人,曾任川西兵团副司令,1955年由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后任中国军事博物馆馆长;司门前邹鹏奇,曾任国民党台北军区司令授中将衔后为台湾总统府参议员,其参加过抗日战争,全中国解放后邹鹏奇随蒋介石去台湾,新中国成立后邹鹏奇成为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重点统战对象之一;还有司门前欧阳泰刚、金潭魏云、孙家垅孙泽英等解放前任过县长。

  公元1949年全国解放后,成立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司门前,人才辈出,新秀崛起,先后有数千人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可谓党政军工学,东西南北中,遍及全国,各显才华。其中副厅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有魏先来、魏惠生、龙达实、郑昌文等;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有魏松岳、罗承虎、李敦水、邹建湘、邹功美、邹百成、袁育才、刘文成、陈慈英、欧阳拔、欧阳灿、欧阳春曙、欧阳春瑞、欧阳鹏、欧阳诏、欧阳早春、欧阳国庭、欧阳征桥、欧阳胜成、欧阳范水、欧阳超美、欧阳日光等;其中备受司门前家乡父老称道的有邵阳市市委机关党委书记袁育才,积极争取国家扶贫款修好家乡吉山村的公路;隆回县常务副县长刘文成,争取扶贫资金,修好家乡白芽山的公路。还有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欧阳俊文,曾多次出国讲学;一生从事烟囱、水塔和冷却塔等等土建工程和工业炉施工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冶金专家、包钢和二冶总工程师孙建;中国土壤学专家、科学院科学家邹邦基;中国知名楹联家、中国楹联学会“联坛十老”之一、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魏寅;邵阳市名中医、原隆回县中医院骨伤科主任、邵阳市脊椎伤病研究中心主任、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会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魏道善;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家、中国知名声学家、南京大学物理教授魏荣爵;尤其是享有“联坛骄子”、“湖湘楹联七子”之一的中国著名楹联家、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邹宗德。此外,有司门前供销社营业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赤脚医生廖世清,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二十周年观礼,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人民日报》还刊登了《掏尽红心为人民》的长篇通讯,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出了他的先进事迹,一时名闻全国,誉满中华。有欧阳松业,六十年代初参加大庆油田会战,被评为青年突击手,获全国奖章;有欧阳征助,荣获全国师生书画比赛一等奖夺金杯。以及实力派职业书画家、邵阳市大祥艺术馆馆长、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北京听雪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山水画协会会员、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隆回二中校友、有“白马山上的艺术雄鹰”之誉的中国知名画家回楚佳。至于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一类的人才,为数甚多,其中海外学子和定居异国都也为数不少。他们不愧为司门前的皎皎者,为古老的山镇不断增添光彩。

  司门前号称“文化之邦、礼仪之乡”,在兴办文化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道光十二年即公元1832年金潭魏纲帙创办了第一所书院——隆回书院;道光二十二年即公元1842年魏源出版了《海国图志》;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隆中镇第一高小在司门前这里创办(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隆回八中所在地,现在的隆回八中旧址);1918年罗卓云烈士在石桥铺桐树坪自己家里他创办了一所“平民学校”;1923年司门前兴隆的欧阳秋曝烈士创办了第一所“隆中义学”。同时,司门前各姓的族校、私塾、灿若繁星,遍及各地。充分说明我们的祖辈和众多的仁人志士尊师重教,斥资兴学,崇尚科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奉献。特别是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多数学子可升高中,高考年年喜讯频传的动人场面,使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自古以来,司门前还是军事要地,其地理位置正处宝庆城、新化城、溆浦城(均距司门前60公里)等三县城的中心地段,历为兵家争夺之地。司门前此处山势险峻,隘口要塞,可攻可防,可进可退,天布罗网,地设暗防。顺治十四年,明将高启龙率部驻扎于此。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7年,湖南巡抚曾委派一个营的兵力驻司门前镇压石桥铺刘纲领举事起义造反。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过隆回,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在司门前会师。然后,分四路向南转移。红军每到一地,打富济贫,除暴安良。公元1944年春,国民党100军军长李天霞率军驻司门前、六都寨、桃花坪、荷香桥等地,阻止日本侵略军西进雪峰山。其中118师师长戴瑛屯兵建抗日临时指挥部驻司门前金潭魏家塅学堂湾修筑临时飞机场,与雪峰山怀化芷江机场连为一体,一个星期完工,起降飞机三次。日寇过司门前境兵犯石桥铺,在土岭界遭到我抗日将士和抗日民兵迎头痛击。抗日战争时期,邵阳县政府曾迁司门前瑞木第办公,邵阳师范曾迁石桥铺竹山院欧阳宗祠教学授课。南京三民中学搬迁金潭石山湾老屋里。公元1987年10月,中国人民武警部队黄金指挥部五一五团三连进驻石桥铺大茅坪(即现在的原由岩口搬迁到石桥铺的隆回金矿所在地)。
  司门前作为革命老区,“志气壮山河,敢为天下先”“不为头颅存,不为金钱生”,他们中有:中共邵阳地委早期创始人罗卓云,1925年第一个到长沙受训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第一个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讲课;宝庆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欧阳秋曝;以及宝庆特区委员欧阳钦;邵阳县第九区区委书记欧阳民英等等,都是司门前人。第一个平民学校,第一个共产党基层支部,第一个乡农民协会,第一个区农民协会,第一个中共隆回区委,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都是分别在司门前,石桥铺两地建立的。这些革命先驱,他们无私无畏;他们在邵阳地区的古道上劳碌奔波,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唤醒群众,呼起群众,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不怕砍头,不怕流血牺牲,奋不顾身,信仰坚定,忠诚无私,带头革命,领导革命,最终一个又一个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壮烈牺牲,血沃邵阳;他们在邵阳大地上星星点火,却终成燎原;他们只有革命的付出,没有胜利的享受。司门前人们永远怀念,无限敬仰。司门前的这些革命英烈永垂不朽,与青山并立,与日月同辉,与土地共存。
  盛世华年,古镇司门前,踵先哲前贤,跃马扬鞭,追赶时代步伐,一往无前,看宏图美景,富贵神仙。
  司门前镇人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乡镇”,是著名的“魏源故里”——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诗人魏源的故乡。司门前集“全国文明乡镇”、“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多个荣誉称号于一镇,是邵阳市乃至隆回县名副其实的“明星镇”。司门前辖区内有魏源故居、魏光焘故居、魏源温泉、魏源湖等文化、自然、休闲旅游景点,是邵阳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镇。

  司门前古镇旧貌变新颜,布局合理,规划有序的城区,宽广的街道,整齐的市容,优美的环境。日臻完善的配套工程,使古镇焕发出青春活力。尤其令人可喜的是目前司门前有一条初具规模的旅游线,把司门前名山名水、名人名景、名泉名树串若珍珠,让无限风光在路上:魏源湖(六都寨水库)——魏光焘故居(即魏午庄故居)——石山湾围田工程——狮子山——金潭田垅(原金潭抗日飞机场遗址)——魏源渠风光带——魏源故居——天马寺——魏源温泉——丫吉山七仙姑亲生儿子董获隐居地——千年仙桃树——石桥铺千年古银杏——石桥铺老街——五通明代石祠——竹山院仿明代建筑物欧阳宗祠——大茅坪古楠木树——隆回石桥铺金矿——土岭界天险古道——神奇的子圣庙——直通小沙江瑶族避暑山——旺溪瀑布——花瑶古寨——虎形山崇木凼古树林——万贯冲梯田——崇木凼奇石区——白马山——木瓜山水库——大水田廖氏宗祠——屏风界(凤形山)“打鸟坳”——金潭二十四景及金水河上“金水七桥”等等名胜。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司门前“文武二魏”的名气越来越大。司门前魏源品牌的旅游业迅速崛起,魏源湖、魏源故居、魏源温泉等旅游景点,集自然、历史文化、休闲三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于一体,既可独成魏源故里精品一日游,又可成隆回旅游多日游的重头戏。经临司门前,直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如诗如歌,让人如梦如痴如醉,令人流连忘返。
  在司门前朋友的导游下,我们游玩了魏源温泉。魏源温泉修建为魏源温泉度假村,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这里是著名的湖南“新潇湘八景”之一“湘西魏源故居风景区”的中心地区。其距离长沙约280公里,距离上瑞高速隆回出口(即隆回县周旺铺)60公里,上昆高铁新化南站(即新化县洋溪镇)35公里。魏源温泉以富含硒等43种微矿物质而闻名遐迩。魏源温泉度假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魏源故居隆回司门前镇月台山上,这里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青山翠绿、碧水环绕,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温泉水温42.5℃,水中含有大量的硒、硫、硅酸盐、锌等43种对人体有益矿物微量元素,是罕见的特种医疗温泉。
  香远溢清魏源泉,温情流溢,泉润我心。洗完温泉澡,在司门前朋友的一番言语怂恿引诱下,禁不住心底对司门前那万鸟齐集的神奇“打鸟坳”的好奇向往,我们又驱车赶往屏风界“打鸟坳”。在朋友介绍下,我们才知晓“打鸟坳”的名称由来,顾名思义,也确实如此,这屏风界坳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确有当地人成群结队手持鸟铳猎枪射杀人类的朋友——鸟,故有“打鸟坳”之称。据朋友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地政府为保持生态环境及司门前成功建成“魏源湖国家森林公园”禁止捕鸟杀鸟打鸟,加上当地民众也意识到保护鸟类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自发地自觉护鸟爱鸟,并把地名“打鸟坳”改称为“护鸟坳”。现在只要你一进司门前提到“打鸟坳”三个字,当地居民会友善地对你说:去打鸟坳,不要打鸟,要护鸟爱鸟哦。
  来到大水田“打鸟坳”,只见灵山秀水点缀得愈见绝妙。“打鸟坳”,更见神奇,它位于境内之凤形山屏风界。这里地处海拔千米的湘西雪峰山东麓,两山对峙,峡谷修长。相传几十万年之前,乃是一片大海,原是海鸟的家乡。地壳运动之后,鸟类思乡之情,于今不改,一年四季鸟类来此地朝凤,犹以谷雨节前后为盛,天南海北的侯鸟,不远万里,仍然飘洋过海,飞返故里,这些鸟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品种不下数百种,均翔集于此,低空盘旋,或吱吱细语,或放声歌唱,向故地问好,向凤形山致意,持续一周左右,方才离去。年年如此,蔚为奇观。正是: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司门前处处好风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淀着厚重历史的司门前古镇,以其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旅游资源,正沐浴着科学发展的春风,在魏源思想的指引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绿色、协调、共享、和谐,谱写着魏源故乡人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奋进之歌!历史文化名镇司门前,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敞开胸怀,拥抱五洲宾客。
  作别湖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司门前,心有沉思,感慨万千,地处闭塞的山冲,竟有如此繁华富庶之地?一片太平安逸景象,一个彷如一个县的规模,竟还有如此规模浩大的山镇?也许是风水圣地,也许是蓝天碧水胜地,也许是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