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县域文化 > 综合信息 >

家乡岩口的前世今生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10-28点击:

  岩口是我的家乡。岩口,九龙回首的地方。岩口,并非顾名思义中的山岩,石洞穴出口之类,而是湘西南邵阳市隆回东北部一座风景独好、山水秀美的山乡小镇。岩口镇,其座落在湘西梅山地域隆回县境东北面丘山中那百万亩绿波滚滚的竹海里,竹子成就了岩口的“隆回竹编之乡”的美誉。岩口镇楠竹资源丰富,是土纸、色纸、香粉纸的著名产地,据说在隋代就有了众多的手工造纸作坊,岩口手工抄纸帘子是现今奋进新时代隆回十二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产品。岩口,建镇前归属滩头区(今滩头)。隆回滩头镇生产的白泥浆香粉纸同滩头年画和滩头色纸并称“滩头三绝”,闻名遐迩省内外,在国内外也久誉盛名。滩头三绝大部分纸源是从岩口镇岩口、梅塘、添壁、马头山、大观等地购买的手工生产的土纸加工生产的。岩口手工土法造纸工艺的竹帘子是抄纸不可缺少的工具,《隆回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间,滩头、峡山口、马头山、岩口一带盛产“五色纸”,被列入贡品送往天朝宫廷,深受皇宫后院喜爱,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就说明抄纸帘子的制作在岩口至少都有300多年的历史。岩口浓郁地方特色的手工业——竹编和土法造纸,带来了今天岩口地方经济的繁荣,使岩口拥有了“竹乡纸都”的美称。

  我之所以提笔写《家乡岩口》这篇文章,源于我的两位享誉湖南文坛的隆回籍文学名师的20世纪90年代一次隆回岩口九龙山文学采风的君子约定,这两位隆回籍文学名师是中国作协会员、作家、小说家龙会吟先生和时在六都寨隆回造纸厂工作的知名散文家,湖南省作协会员、老家滩头的黄维一先生。
  话说,在我的脑海中,记得当时阳春三月,春游隆回九龙山,隆回作协岩口文学采风。我随龙会吟先生、黄维一先生以及陈静诸文友兴冲冲蛮有劲火地由岩口水库经膝头岭古石板道爬九龙山,我们一行中途歇肩纳凉于膝头岭中立亭,观山览云,把水临风,畅兴悦心,谈笑风生。聊着聊着,身旁静听龙会吟老师和黄维一老师文学写作谈话的文友陈静,忽然从亭中长条石凳上站起来,面对龙老师,黄老师真诚地说:“龙老师,黄老师,昔日隆回四都七江七家铺的胡光曙老师,于1957年11月在隆回一中读书求学时写出了名闻湖南文坛、令人关注的《七水江,我的母亲》的抒情诗,当年胡光曙老师时年17岁。今天,龙老师、黄老师,还有在坐的各位文友,何不也各自写写家乡的文字。”话题一经陈静提出,引起了龙会吟老师、黄维一老师的极大兴趣,当即黄维一老师,龙会吟老师、陈静和我相约九龙山,各写出一篇各自家乡的文章。1998年,黄维一老师率先写出散文《家乡滩头》,发表在《邵阳日报》“双清”副刊上,随后收入黄维一散文集《听鸟人》一书,2009年10月被隆回县作家协会编的纪念建国六十周年文学作品集《盛世隆回》一书采用收进。
  陈静于2004年6、7月创作推出散文《瞭望司门前》一文,好评如潮。《瞭望司门前》一文发表后,相继被湖南省内外各大纸媒、各大网媒转载发表,影响空前热烈。后来《瞭望司门前》一文被欧阳文邦主编的《网聚乡情》一书采用收入。
  龙会吟老师,不愧为文学散文名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与众不同,真个是隆回一条会吟的龙,不是猛龙不过江,应了“姜还是老的辣”的家乡名俗话。2016年推出发表其热恋故乡三阁司的美文力作《故乡三阁司》一文,发表后深受读者青睐,各大媒体关注,各网媒、自媒体、纸媒纷纷转载,掌声不断、击掌叫好声一片,更引起了邵阳文学评论家们的关注……龙会吟老师《故乡三阁司》的美文,体现出了龙老师热爱故乡的一片真诚赤子之情,引出了读者们的心灵共鸣,的的确确是隆回乡土散文的一篇精品经典美文力作。面对各位文学老师的力作,想起当初的约定,不忘初心,奋进前行,我只好麻着胆子,也得闯闯雷区,拿笔也写点东西,滥竽充数一回,故有《家乡岩口》一文,以飨读者,留作茶余饭后的消磨时间吧!
  位于隆回县四大名山之一的九龙山山下的岩口,一般地图上难得找到它的位置。岩口其名源于境内九龙山南麓状如膝头的山岭下一岩洞出口而名,古时称膝头岭岩口,昔日为湘宝庆府西路龙回七都所辖,民间也称“七都岩口”。现在的岩口镇是在1995年5月隆回县撤区并中由岩口、大观、马头山、添壁和梅塘五个人民公社合并而成的岩口乡,尔后于2006年9月15日,岩口乡撤乡建镇,也就是现在的“隆回乡镇明珠”——岩口镇。岩口镇地处湘中稍偏西南,位于隆回县城东北部36公里九龙山,东经110℃至110.1℃,北纬27.15℃至27.26℃,东邻邵阳市新邵县巨口铺镇,南接滩头镇与荷香桥镇,西毗荷田乡,北抵高坪镇和新邵县迎光乡。周温县道由南向东穿境贯通至新邵县迎光桥乡,由此北上高坪,东下新邵县城、邵阳市中心区;岩荷公路越九龙山与荷田联接,沟通六都寨重镇、长鄄山乡。岩口镇所辖面积192.7平方公里,占隆回全县面积6.75%。
  岩口镇气侯温和,属亚热带湿润秀风气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势低洼。岩口地处衡邵盆地与雪峰山山脉承起相接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九龙山山脉呈南北走势,构成海拔600——900米丘状山原台地自然绿色屏障守望岩口,护佑岩口。九龙山山下丘岗区平均海拔300米左右,最低点杨家村河滩海拔220米,九龙山主峰峰顶顶山堂海拔1142.7米,岩口大部分土地为海拔1.4至1.5米之间,典型的三农农耕区。岩口山原台地年平均气温14℃,丘岗垅岗区16℃。常年日照1511小时,平均年降雨量1580毫米,雨量集中在4——6月,无霜期281天,适宜动植物生长繁衍。岩口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3.7米/秒;常年水位1.1米,近40年来最高洪水水位3.42m,地耐力大部分在6——8吨/平方米。
  岩口这里水量丰沛,岩口河流经东西,白竹河灌溉北南。这里生态环境优美,青山绿水,民风淳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里人杰地灵,人文历史深厚,名胜古迹众多,非物质遗产丰富,故事层出不穷,风景美不胜收。这里历史悠久,境内的九龙山岩口溶洞、膝头岭古道、金星岩等的传说故事,可以追溯到远古洞穴居时代。尤其是九龙山膝岭古道和金星岩这洞天福地吸引了徐霞客、黎晓垣、萧少白、陈丹墀、卿丙黎、陈球德、彭建洪、罗长江、黄钶、彭如、黎祮银、黎安、刘期贵、肖旭驰、马立银、丁华等历代文人骚客慕名来访,也留下了不少的诗文佳作。

  据史载,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始分属新化县与邵阳县。岩口镇辖区大观片区在清代隶宝庆府新化县永固团朴塘村,岩口镇其他地方隶宝庆府邵阳县,在邵阳县辖地的这些梅山地域属隆回巡检司六都和七都,邻近长鄄的九龙山山上的诸如白竹坪等些许自然村落属长鄄巡检司和四都。民国二年(1912年)废团都,建乡保制,岩口分属新化县永固镇朴塘乡和邵阳县果胜乡。1951年11月,邵阳地区新化县所辖27个村划归隆回县。同年在岩口建隆回县岩口九区,区公所驻地设彭氏宗祠(原岩口街上旧乡政府驻地),辖29个小乡机构。1953年1月岩口第九区所辖小乡机构合并为16个,区政府仍驻岩口彭氏宗祠。1956年6月,岩口九区并入滩头办事处,合并后设岩口、大观、添壁三个乡。1958年10月1日建岩口人民公社,年底并入滩头公社,岩口设办事处,辖19个生产大队。1961年8月重设岩口区,辖新田、大观、朴塘、马头山、添壁、梅塘6个人民公社。是年10月撤销岩口区、新田公社、朴塘公社的编制,设岩口、大观、马头山、添壁、梅塘5个人民公社。1962年元月城背、禾基二个大队从马头山公社划归苏塘公社,1978年马头山公社合并到岩口公社;1984年5月人民公社改称为乡人民政府,马头山原公社底子村从岩口乡分离重建马头山乡。1995年5月,邵阳市隆回县撤区并乡,岩口乡、大观乡、马头山乡、添壁乡、梅塘乡五个小乡合并为大而新的岩口乡,辖70个行政村,岩口乡政府搬迁至岩口新坪村与温里村交界处的原七八六一军工单位处办公。2006年9月15日,岩口乡撤乡建镇,镇政府机关、办公处、生活公寓区、学校、卫生院,邮政、电信、派出所等单位驻地仍处原七八六一部队军工基地,镇政府驻地距隆回县城桃花坪37公里,距古城邵阳市中心区50公里,位处周温县道岩口段繁花处。岩口镇辖岩口、新坪、温里三个居委会及龙山、塘头、马家桥、大观等67个行政村,557个村民小组,时为隆回县最大的镇之一。2016年隆回县机构改革,乡镇并村,岩口镇由70个行政村(居)合并为37个村(居),组建成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有担当奋进前行的新岩口镇。
  家乡岩口,这里文化底蕴深厚,进士举人秀才学子文化光彩夺目。岩口在清朝出了许多进士举人秀才,诸如康熙年间先后中进士的有藕塘“三老爷”蒋富赏、“九万老爷”蒋起凤(又名蒋富艺)和蒋贵振(字子玉)等,清末岩口石屋冲村的马寅;晚清民初、清光绪八年秀才、光绪三十三年拔贡,赐进士及第,时与同邑卿丙离、贺学海,陈世藩齐名有“隆回四学士”之称,民国时累任邵阳县常务参议员的岩口白竹坪黎晓垣等。民国时与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同校学习的校友岩口塘头的罗章。新中国成立后的彭卿云、文光辉、彭建洪、陈球德、黄钶、彭如、肖旭驰、马立银、丁华、蒋定明、黄胜男、罗一飞、黎祜银、曾超等文人秀才。特别是藕塘的蒋起凤、星塘的彭卿云、梅塘文家的文光辉、碑记的黄钶、马家桥的肖旭驰,家乡岩口的老百姓一谈起他们就津津乐道,喜形于色。
  这里又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梅塘陈烈、马家桥马道生等大革命时期农协会员,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与坚定的信念,他们参加农民暴动,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岩口这里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阻击日军前进的前沿阵地。一九四五年,国民革命军100军驻守在岩口鸡啄垴和马头山上。为了保家卫国,很多将士阵亡长眠鸡啄垴这里。岩口,是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党代表、石油专家文光辉的家乡;也是2017年从广东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党代表、工作在环卫基层一级的颜柏青。201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首都北京开幕,20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其中有两人来自湖南隆回岩口镇,他们是向家村的扶贫英雄、企业家向长江和碑记村现服兵役的军队代表、全军爱军精武兵黄鑫,向长江和黄鑫这两这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岩口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勇毅担当奋进前行的焦点精英,他们是岩口人学习的榜样。

  岩口这里也是神秘梅山文化的静心福地。天星道场山供奉的土著梅山神——谢金旺公公,他是岩口镇添壁长溪人,也是清末民初隆回名中医。谢金旺公公的传说故事在隆回六都荷田、汉江、背溪、马家庄、广庄(管竹冲)、长鄄一带和隆回七都广为流传,他与人为善,悬壶济世,一身梅山医术。据说谢金旺公公是少年草医,行医桑梓,少年时即以治疗跌打损伤、无名肿毒见长,在隆回七都家乡一带有些名气。青年时偶遇一走江湖的梅山奇士,拜江湖奇士为师学会了梅山神秘的医术“强盗水”“土匪水”、“神仙膏”等绝学。后来谢金旺出师后,在隆回六都寨、荷田、梅塘、岩口、天必一带以医术谋生人称“神医”。抗日战争胜利后,谢金旺公公返回家乡添壁长溪,半农半医,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解放后,谢金旺加入隆回县中医联合会,被定为隆回县名老中医。谢金旺行医六都寨,每次往返添壁长溪家里,梅塘天星道场山是其回家必经之地,他常常走路累了,就在道场山古道旁一青石上歇肩纳凉把水临风。后来,谢金旺无病仙逝,由人蜕变成梅山神,经他生前救治过的病人捐资在道场山谢金旺常歇肩坐着的青石上立神像建庙纪念他,每年春夏之际谢金旺的生日,岩口人民都会在这一天前往道场山谢金旺公公庙去祭拜他,向他许愿祈祷问神求平安,据说拜祭谢金旺公公蛮有灵性的,有求必应的,当然,前提关键是你去拜祭一定要心诚,否则是不灵的。
  岩口镇境内生活的五大姓氏,陈蒋马彭罗,各自的祖先先后在这里插标占地,披棘斩荆,开基他业,奋发进取,有为担当,团结和睦。在家乡岩口这里祠堂文化发达,这陈、蒋、马、彭、罗五大宗族都建有祠堂,祠堂供奉祖先,凝聚人心,教化族民,教人为善。宗族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岩口人自古勤奋图强。这里人才辈出,在这弹丸之地,古今晋升为县处级(旧时为从七品)以上官职上百人。古有博学饱读诗书之士、进士举人秀才多人,诸如马寅、进士蒋起凤、黎晓垣等,他们仕勤于学、为官为人为师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岩口人。其功名彪炳于世,其业绩显赫于历史长河之中。1927年大革命时期岩口九龙山地区成立了13个农民协会组织,有陈烈等6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抗日的国民党新二十二师中便有岩口多位爱国仁人志士,当时国民党军中有罗龙成等三位师级将官。新中国成立后,岩口走出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文博学者、文物专家彭卿云,江汉油田党委书记、湖北省副省长、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党代表文光辉,经历抗美援朝的师级干部马立春,北海舰队后勤处主任马远佑,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教育学者丁念经博士,湖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处长丁桃凤、国防科大研究院博士导师谢伦国,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谢跃进,北京某航空部队副师级干部于家坤,北京二炮部队副师级干部颜扬柏,副师级干部彭小平,副师级干部周新元,邵阳市发改委主任刘玉江,隆回县副县长刘焕华,隆回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罗德美,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党代表,广东广州市基层环卫工人颜柏青,湖南省侨联副主席、湖南省人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扶贫英雄向长江,服现役的特种兵军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选举产生的军队代表)黄鑫等大批有志名士,他们的传奇故事、勇毅担当、奋发进取的事迹被岩口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他们的光辉事迹用生花妙笔记叙载入史册。
  岩口的平民百姓不甘落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不从政便创业,事业有成,生活富足,怪然自乐,舒畅愉悦。

  家乡岩口这里名胜古迹众多。九龙山山南麓膝头岭古驿道是宝庆(今邵阳市区)古代至云贵川的古道之一。历经沧桑,穿越千年;繁华褪去,古迹犹存;探古访幽,置身于驿道茶亭之中。领悟唐代诗人杜牧诗作:“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体会荔枝新鲜水果贡品通过驿站铺递接力,快马加鞭完成送达的艰辛。
  岩口塘头牛角桥,一座石板桥,一条牛命;工程浩大,修筑艰辛;巨大石板,人抬背顶;吃完一条牛,只剩牛角,桥方始修建好,故名“牛角桥”。传说故事娓娓动听,劝人话语头头是道。
  岩口大观朴塘村的朴塘桥(俗称“破浪桥”),久经百年风霜,至今完好无损;河边惜字塔笔写蓝天,十里古道依稀可见;藕塘蒋家好善乐施,留下了千古美名。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岩口九龙山九龙寨,令人胆寒的山寨,荒芜堙没于历史之中;三面峭壁,一伙强盗;据险守寨,为非作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座古寨百年传说。1945年岩口马头山、鸡啄垴曾是侵华日军109联队部分被围歼的葬身地。
  由于九龙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历代岩口人们饱受了战乱之苦。抗战期间,九龙山梅塘坳上及黄麂洞山上、狐狸坪一带是中共游击队活动的根据地,岩口老街上、大观老街上是国民党伪军、还乡团把守的据点。岩口昔日这两处老街成了共国两军拉锯的地盘,白天国民党蒋匪伪军来,烧杀抢掠抓伕到马头山鸡啄垴和大观修工事;晚上共产党游击队到,打狗搜集情报偷袭大观碉堡。两军摩擦交火一般都在大观小桥,当时有“大观街上冇狗叫,乡保长两边好”一说。1945年,抗日战争在岩口,岩口人们“走日本”(俗语,即“躲日本鬼子”)。据说,当年日本鬼子来岩口不敢深入九龙山,只在朴塘、毗连、杨家等村落扫荡,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是日本鬼子穷凶恶毒惯用的拿手把戏。在我们岩口这里,日本鬼子只杀老人和小孩;抓住年轻人,就带他们做民夫,拿枪威胁抓到的年轻人帮他们扛枪抬炮做向导带路以及背几十斤重的炸药包。日本鬼子一路走行,沿途见什么抓什么,见鸡杀鸡,见猪杀猪,见狗杀狗,无恶不作,到处放火烧屋,甚至用活人作靶子射击来取乐。就这样,岩口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吃尽苦头,直到1949年10月,驻在滩头碉堡山,岩口彭氏祠堂以及大观街上活动的国民党伪军向九龙山北面的高坪、罗洪溃逃至新化,隆回全境宣告解放,岩口百姓迎来解放,人民才开始过上平安不再四处躲难的日子。

  解放后的岩口,有了自己的乡人民政府,翻身作主人的人民斗地主分土地,镇压反革命,剿匪除霜,枪毙了作恶多端、欠下血债、罪恶深重的国民党反动派土匪歹徒。接着翻身的岩口农民成立了互助组,继而又参加农业合作社,直到1951年11月建隆回县岩口九区,1956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岩口人民在安定环境里日作晚息、早起夜归,日子稳中有升,深感中国共产党恩重如山。由于1958年大跃进刮浮夸风白吃食堂,加上自然灾害,粮油挥霍一空,1960年出现了全国闹饥荒,人人勒着裤腰带过苦日子,岩口当然也不例外。当时每人每天仅有2.5两粮,青年人由于营养不良无生育能力,得浮肿病和青紫病的人不计其数,那时几乎每天都有饿死的人。几年中我所在的老家岩口九区塘头乡政府驻地塘头大队丁家院子几十户人家仅有丁石匠是手艺人,其婆娘(岩口方言,即“老婆”、“爱人”的昵称)生育一子,可见1960年灾害严重程度令人发指。20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又赶上社教和文革(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小小的岩口公社也在劫难逃,“破四旧”“立四新”揪走资派、停产闹革命,江山一片红,使乡办工业、社办企业、农业生产、干群关系受到极大的破坏。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岩口这才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随着农村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推行,家乡广大农户发家致富有了更大更多的自由和空间,黄土地再也不是人们依赖生存唯一来源,更多人走上了自办家庭工厂、外出承包烧窑(烧红砖青瓦、制瓷器坛罐),收购废品,代销建材钢筋、不锈钢标准件,搞建筑安装、装璜、水电安装,淘金下海,外出北上南下创业种植烤烟烟叶等致富之路,使岩口全镇人均收入走在隆回县的前列。仅从岩口镇镇中心区四周一片片别墅群、高楼的出现,全自动程控电话、手机的年年大幅度增加,私家小轿车的拥有,越来越多的学子就读双语学校、高等院校以至出国留学就可以让你感受到小康生活的浓浓气息。今日岩口比昔日好,明天的岩口会更娇!

  饱经沧桑的岩口乡村古井,诉说着一段段历史传奇;飞泻三百尺的九龙山瀑布,令人遐想联翩;九龙山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岩口溶洞与膝头岭的神奇传说娓娓动人;白竹坪黎后笙的深宅大院别具一格,八六一军工洞体用途繁多;岩口乡下村边路边的桂花香飘十里,岩口山区的古树遮天蔽日。
  这些文化璀璨夺目,闪耀于碰撞之际,定格于历史之中。岩口太美了,民俗风情绚丽多彩,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传说故事丰富多彩,生态景观美丽如画,名胜古迹远近闻名。处处皆风景,天天画中游。
  这就是生我育我的家乡岩口,我的第一个足痕脚印就留迹在这块黄土地上。我在岩口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度过了宝贵的极不平凡的童年和少年,岩口家乡的水土乡俗人情哺育了我,在我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今离开家乡岩口虽然已有二十五年之久,但乡土、乡音、乡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心中,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以至我几回回梦里回家乡。每当一到家乡岩口,尽管镇里街上今非昔比,相识的人无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挥之不去的依然是孩儿偎依母亲怀抱般的亲近感温馨感。因为我诞生在这方土地上,是这方土地哺育了我。我又是从这方土地走上社会的,作为岩口的游子,热爱、眷念、祝福家乡的情怀必将是永恒的。
  家乡,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因为她永远存在。家乡,有忆不完的故事,因为她永远迷人。
  说不完,道不尽,这就是隆回岩口,这就是让无数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
  今夜,我在广州这个千里之外的南国明珠花城回忆家乡,回忆童年,并把家乡岩口记录在自己的生命中,告诫自己,不要忘却那一双双粗壮有为担当的手,那总是辛勤劳作重任在肩奋发前行的人群,那永不屈服的乡民。

(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