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宗教文化 >

闲话隆回岩口彭氏宗祠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6-02-01点击:

历史的印迹
——闲话隆回岩口彭氏宗祠

  2014年岁末寒冬,我来到隆回县岩口镇颇具代表性的一处古建筑——彭氏宗祠走玩。岩口镇系隆回县边陲山镇,因毗邻九龙山,又名龙城,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源自高阳;望出宜春”。彭氏宗祠位于邵阳市隆回岩口镇星塘村。星塘四面环山,树木葱茏,景色宜人。彭氏宗祠座东朝西,前临星塘至朴塘公路,后靠老祖山,北连星塘村委会公房,南是田垅。据《彭氏族谱》记载,祠堂始建于大清已酉年,据岩口星塘村当地老人回忆和推算,当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曾进行过维修。
 
  彭氏宗祠系砖木结构四合院,前后二进,两侧为厢房,总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大门为砖石牌楼式,三门三楼,两边为假门,门额镂雕双龙戏珠,镂刻精致逼真,石雕上方原有泥塑戏剧人物图案和泥堆楷书“彭氏宗祠”四字,1968年被毁。1994年“彭氏宗祠”四字改为黑漆手写楷书体。两侧假门檐脊各塑饰雄狮一尊,给牌楼增添了雄伟气势。大门两侧题有对联:“先泽绵长源深资远;后昆垂裕德仰维高”。大门内为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戏台台顶为四埆重檐悬山顶。戏台两侧砌有青砖房间。笔者为戏台撰联三副,其一为“农事不须忙,忙里偷闲,且听沧浪歌一曲;人生何必苦,苦中作乐,也随童冠咏三春”。其二为“远看山河壮色,近看冠冕堂皇,近悦远来,看完戏演几天,孟获七擒犹觉少;彼唱儿女风情,此唱英雄气概,此唱彼和,唱到功成一鼓,周瑜三激尚嫌多”。第三副戏台联是“笑台上,笑台下,笑笑台上和台下;看古人,看今人,看看古人与今人”。戏楼与主堂间空坪以石板铺成。空坪两侧为厢房,面阔二间,进深一间,二层,原系本宗子弟就学场所。主堂宽阔高大,原有六根抱围大小木柱,因年久严重腐蚀,1993年冬,彭氏家族集资维修,将木柱改为青砖立柱。主堂上架为抬梁穿斗式结构。抬梁穿枋雕有花草图案。彭氏宗祠布局紧凑,结构严谨,雕饰精致,建筑形势宏伟,造形古朴、典雅、雄奇,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这正是:画梅留刚直;悬竹志春晖。
 
  铭记祖先,继承传统。“史讲真,水讲源;书认文,人认宗”。彭氏宗祠是岩口镇唯一保存完好的宗祠,中央文化部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岩口镇星塘村人彭卿云同志1999年返回故里省亲,为彭氏宗祠撰联一副:“三星伴月,九龙献舞,峰峦环护,晴岚烟雨钟灵秀,东西碧水交流,甘霖润物,稻菽飘香,方圆沃土皆天宝;百代同宗,千户合门,忠孝传承,长幼尊卑共喜庆,今古文明荟萃,科技兴农,劳动创业,学子耕夫尽国华”。至今在岩口当地传为佳话。
  “建祠立碑慰先祖,物换景移灵魂在;编史修册启后人,字简体改精华留”。祠堂的首要功能是祭祖祖先。在乡村,祠堂一般也是私塾、学堂和家族聚集议事、进行娱乐庆典的地方,还兼有民间教化的功能。
  “文梁派盛,百世其昌,后裔济济举盛事;十策堂望,千庄崛起,群族泱泱耀寰宇”。彭氏宗祠,是彭氏落业开宗之地,是合族为祭祀始祖而立的总祠。它既是宗族祭祀祖先的中心,又是宗族议事、执法,实行宗族统治的中心,又是宗族议事、执法,实行宗族统治的中心。宗祠的规模与等级最高,代表整个家族的兴旺与荣誉,是全体族人的象征。要建设一座宗祠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家族要有较充足的财富和在整个宗族中极高威望的族人。“彭祠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道古今”。彭氏宗祠的主要功能是供合族、家庭、个人祭祀祖先,合族议事、续修宗谱之用。同时,宗祠内建有戏台,这是合族村民逢年过节娱乐的场所。宗祠内两厢现为星塘小学。尽管客观上,祠堂建筑的封闭格局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意义的学校的要求,但在岩口农村特定的经济落后历史时期,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祠堂本身就具有的教化功能是吻合的,也是岩口彭氏宗祠能够复修成功的内在因素之一。
 
  宗族是乡村聚落的基本单元,故宗祠是这种制度的象征。《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国之大事,在祀在戒”。不独国家,在传统乡土社会中,祭祀是人们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事,“立祠堂以祭祖敬宗,续族谱为效法儿孙”。古代人多继承儒家礼教道脉,崇尚“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因而对自己的祖宗多有崇拜,以广续族谱的方式,让子孙永远记住自己祖宗的功德。因此立祠堂以祭拜祖宗,成为家族活动的重要仪式和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逐步加强和完善,祠堂不仅是祭祖的圣坛,还是族人集会场所与执行族规的平台。故祠堂又被视为关乎宗族血脉之所在,具有不可侵犯的地位,祠堂建筑也就逐渐变得威严厚重,其建筑选址、规模和技艺等均为村中建筑之首。乡土社会经过世代繁衍相传,形成了宗族社会具有特色鲜明的宗族文化。“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是宗族理论的基础。而宗法制度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敬祖宗者莫过于祭祀。定期(主要是春秋两祭)或者不定期祭祀,不忘宗族血缘,光大宗族文化,显现了其浓厚的宗族文化习俗,加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也深刻影响了乡土社会的发展。岩口彭氏宗祠“宗堂面临龙飞笔架山,春风得意春常在;祖祠背依虎跃彭祠岭,福水长流福有余”。
 
  随着科技发展和文化视野的拓宽,族人对于殿庙宗祠这样一些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强烈的宗族意识的传统文化建筑的使用功能也开始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保持建筑风貌不变的情况下,剔除其思想内容上的糟粕,发掘、延伸其有利于当代社会的文化内涵,逐步引导、转变宗祠的使用功能,成了新时代族人需要潜心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彭氏宗祠内设有关岩口镇文化长廊,展览岩口镇的历史沿革、风土民俗、风物传说、岩口本土文化经济政教界名人轶事及岩口风情等,使彭氏宗祠成为来岩口镇参观旅游的各界外地朋友知道岩口了解岩口进而宣传岩口的对外交流窗口,同样也使岩口镇彭氏宗祠成为岩口镇的旅游名片。这种嬗变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这种嬗变的最大内容不是建筑物外部造型、风格特点的变化,而主要是陈展理念的变化,是从敬奉到尊崇、从宗族意识到民族意识、从族门封闭式到社会敞开式、从小我到大我的变化。在岩口镇乃至邵阳市的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民间传统文化建筑功能转变率先走出了有意义的探索性一步。
  “千岳钟灵呈奇俊;百川毓秀竞风流”。笔者殷切期待岩口镇彭氏宗祠的功能转变,因为彭氏宗祠的功能转变会是岩口镇彭氏族人在探索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融合,探索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积极表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发掘延伸彭氏宗祠文化内涵,使之服务于社会,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2016年1月30日丁华于广州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