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作品荟萃 > 散文随笔 >

登岳阳楼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03-16点击:

  印象中,一幢建筑能凭借一篇好文章而传颂千古的,当首推岳阳楼。
 
  有赖于武广高铁,三个多小时便从广州抵达岳阳楼景区。踏进“巴陵胜状”的大门,“五朝楼观”首先映入眼中,这是以青铜微缩铸造的形式,重现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五座风格各异的岳阳楼。据介绍此为目前世上最大的青铜模型建筑群,它不仅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不同建筑艺术风格和建筑文化,也再现了岳阳楼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发展脉络。
  继续前行,便见碑廊,其间展现的是历代名人和文人墨客对岳阳楼的赞美之词。沿着洞庭湖边行,走过沧桑的麻石路,不一会儿便到达了阅兵点将台,遥想三国当年,东吴大将鲁肃在此指挥水师操练,旌旗迎风展,呐喊震天响,是何等的气势磅礴。从阅兵点将台边拾级而上,穿过恢宏的岳阳门,终于来到了岳阳楼脚下,只见高台之上红墙黄瓦、飞檐冲天、气势不凡。
 
  岳阳楼是纯木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通天柱”,从首层直抵三楼,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这些木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既增加了楼的美感,又使整幢建筑更加坚固。更令人赞叹的是岳阳楼的楼顶为盔顶结构,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古代汉族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据考证,岳阳楼是我国仅存的盔顶结构古建筑。
  登楼远眺,恰逢霪雨霏霏,水天一色的洞庭湖美景尽收眼底,湖上千百船只穿梭,汽笛鸣放、一派生机。
  伫立在八面来风的岳阳楼上,默念着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油然而生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情怀,虽不是把酒临风,亦喜洋洋矣。

(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