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作品荟萃 > 散文随笔 >

感悟井冈山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欧阳恩涛时间:2018-12-11点击:

从井冈山学习归来已有几个月了,但我的思绪依然沉浸在回忆和遐想之中:踏上她那神圣的红土地,面对这儿的山、水、人,面对这儿的一切,也许我只能用心灵去认识、去感悟,感悟山的灵魂、感悟人的精神、感悟竹的坚强,感悟这块神奇的土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感悟山的灵魂

来井冈山,是一定要登临黄洋界的。在井冈山黄洋界旁,有一条很普通的小路,小路掩映在一片树林中,弯弯曲曲,从山脚直通山顶。这条小路崎岖难行——路面本来就很窄,面上又被山水冲出道道沟壑,砂砾石也突兀地暴露在外,别说负重行走,就是空手前行也让人趔趄不已。可是,就这一条小路,在八十多年前,却承载着一支军队在荒山野岭上站直了身躯,和强大的敌人相抗争,并开垦出一片红色天地!这支军队就是红军,就是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工农红军。

小路的脊梁是山,红军的脊梁是山下的老百姓,老百姓的脊梁是共产党。因为一个共同的信仰,红军和老百姓走到了一起,联系他们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就是这条小路。那时,面对国民党反动军阀的层层封锁,中国革命的路都不知道该怎么走,可红军和老百姓却沿着这条小路,冒着枪林弹雨,居然走出一条通衢大道!这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

沿着高高的石梯拾级而上,两旁的树林渐渐归隐于若有若无的云海之中。走进高高伫立的炮台,当年的战争场景犹然在目,看到了楠竹做成的钉子,响起了敌军哀嚎的声音。走进半腰的山间小道,仿佛看见朱德高大的身影,那朱德记的扁担,也在他的肩上颤悠悠地回响。高高的纪念碑,就是历史的见证。在黄洋界之巅,凝眸远眺,罗霄山脉犹如天然的屏障,护佑着这一方土地的神圣。唯有杜鹃花那娇艳的花朵,无论是在舒缓的山坡,还是在幽深的峡谷,抑或壁立千仞的悬崖,都能看到它不屈不挠的身影,与山风争鸣,与日月争光,与风雨抗衡,它们自由恣意地怒放着生命,灿烂着自己的青春。传说敌人当年曾烧荒这座山,但春天来临,杜鹃花又开遍了山崖,因此井冈山的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这,难道不是当年红军战士用生命谱写的青春赞歌吗?这难道不是井冈山的精神写照吗?

爬上黄洋界,重走挑粮小道,仰头拜读刻在石碑上的《西江月·井冈山》。那是1928年在敌军围困围剿的艰难岁月,毛泽东同志挥笔填写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88月,井冈山军民在此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黄洋界地势险要,只有一条小道上山,大有“一夫当道,万夫莫开”的气势。现在还存放着当年反攻敌人的小钢炮和叠在山路口的石块和整木,可想而知,如果将石块和整木推下山口,那排山倒海之威,千军万马之势,准能把敌人砸个“稀巴烂”。人们在黄洋界哨口建立了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了“黄洋界”三个大字,由后人雕刻在一块巨大的座碑上,金粉黄字,供参观者拍照留影。

如今,黄洋界上的炮火已息;如今,井冈山上的红旗已高高举起;如今,红军的灰色土布军装已退去;如今,祖国的江山已亮丽!可这条小路还躺在这里。小路,祖国在前进,你也该歇息了……

 

感悟人的精神

怀一颗敬仰的心,我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只有到了这里,你的心灵才会受到强烈的冲击,你才会猛然间惊醒:脚下的这片土地当年真实地发生过什么!其中馆藏的3000多件文物,竟然有860件是原件!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场景,一尊尊生动丰满的塑像,在声光电技术的映衬下,把一段历史真实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仿佛穿过了时空的隧道,跟着历史的脚步,我们走进了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黄洋界保卫战的枪声再次响起;湘赣边界党一大旧址会场中毛泽东铿锵有力演讲的声音再次萦绕;八角楼的灯光再次照亮……写满井冈山语录和井冈山歌谣的背景墙,处处让人心颤。这丰满灵活的画图塑像和真实生动的场景,有力地树立了当年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丰碑形象。毛泽东、朱德等一个个伟人,也从历史的长河中向我们走来,向世人诠释着一种伟大的革命情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精神。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地处高山之巅,金光闪闪,直插蓝天,远看如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寓意井冈山星火燃遍九州;近观如钢炮林立,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碑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在太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在古朴庄重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望着汉白玉墙上毛泽东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琉金大字,呼吸着湿润的空气,我思绪悠悠、遐想万千,历史的长镜头由远拉近,仿佛听到枪林弹雨呼啸而来,看到硝烟弥漫惊眸而过,看到红军战士倒下去的一瞬……我的心被一次次撞击,止不住的热泪泉涌眼眶。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从花岗岩台阶缓缓步入拾级而上,将一束鲜花敬献给在井冈山战争中牺牲的48000余名烈士,并鞠躬肃立默哀,深深缅怀他们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为了追求真理和缔造“共和国第一块奠基石”,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异地他乡走得那样悲壮、那样从容、那样豪迈,让我的灵魂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和升华。

井冈山的红色历史是由千万名烈士的鲜血写成的。那剑指霄汉的苍松翠柏应有情,是它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固守着茨坪北面的烈士陵园。无论你来自何方,不管你操什么口音,当你走过庄严肃穆的纪念堂、纪念碑和雕塑园时,都不会有丝毫的矫情和掩饰,都会深情地捧一束白菊,向在战争中牺牲的英灵们深深鞠躬,以寄托默默的哀思和无尽的缅怀之情。这里,既记载着伟人们的丰功伟绩,更有一个大大的无字碑,涵括了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战士。北岩峰上,青山可作证;如若有知,英灵们定会九泉含笑。

 

感悟竹的坚强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著名散文作家袁鹰在他的《井冈翠竹》里如此慨叹。井冈山斗争时期,正是共同的信仰,无数革命者如激流归大海般来到井冈山,这里没有荣华,没有富贵,有的只是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甚至随时会牺牲宝贵的生命。

井冈山的毛竹,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竹。192710月,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开展了惊天动地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要在这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地方生存下来,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国民党嚎叫着“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对井冈山进行了多次围剿:每隔三、五天轮番上山烧杀一次,大井村被反复烧了9次,下井村被烧了13次,茨坪被烧了7昼夜。但是,团结一心的人民群众就像漫山遍野的毛竹,“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就有48000多人,如果按照井冈山斗争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计算,每天就有50多位先烈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着15744位烈士的姓名,还有3万多名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英雄无名,人民铭记。在纪念堂吊唁大厅,安放着一块“无字碑”。这块无字碑,是井冈山时期的红军战士谭家述将军从北京房山自费购买后送到井冈山的。无字碑,既是对朴实得像毛竹一样的无名英烈的缅怀,也是对人民群众这个铜墙铁壁的礼赞。

人们之所以礼赞竹,是仰慕竹的品格。在井冈山小井红军烈士墓左侧的小山包上,一块普普通通的墓碑上镌刻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11个大字。随行的老师向我们讲起了曾志。曾志,19284月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1928年,她和丈夫添了一个男孩,因形势所迫,她不得不将出生不久的骨肉托付给当地石姓农民代为抚养,取名石来发,祈盼“时来运转”。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她的至亲骨肉。1952年,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终于见到了24岁的石来发。石来发8岁时,养父养母双亡,靠乞讨度日。解放后,石来发分了田,娶了媳妇,成了井冈山大井村农民。人们以为石来发找到当了高官的母亲,再也不用当农民了,可曾志让他重回井冈山,继续当农民,她说:“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石来发服从了母亲的决定,在井冈山上担任了几十年的护林员,不辞辛苦地穿梭在莽莽林海里。1998年,曾志魂归井冈,儿子石来发见到母亲的骨灰,长跪不起。在曾志的墓旁,埋葬着19291月在小井红军医院被国民党枪杀的130多名重伤红军战士,曾志是当年医院的党支部书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心里就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曾志正是用一生的行动证明了这一至理名言。

竹枝没了,还有竹根;竹根烧了,还有竹鞭!井冈山的毛竹啊!你青翠脱俗、亭亭玉立,是井冈山人忠贞不渝的情怀把你造就!如今,远离了炮火的轰鸣,暗淡了刀光和剑影,经历战场的洗礼和检阅,它们在山林深处静默地生,悄然地长,以满眼的绿,凝聚成山中的玉,温润着井冈山的灵魂。 

是的,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块石、每一棵树,每一朵花,经过岁月的历练和锻造,才有了思想、血肉与灵魂,才会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井冈山,这方红色的热土,她的历史成为国人梦萦魂牵的集体回忆、成为艰苦奋斗的精神象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凝聚的是千万人内在的信念。

(编辑曾振华,图片摄影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