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旅游美食 > 特产美食 >

家乡竹子与岩口竹编篾货散记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7-11-25点击:

  我的家乡邵阳市隆回县岩口属于浅丘地带,九龙山山脚下或半山腰上,座座人家点缀其间,绿树掩映,翠竹合围,远离了都市的繁华,独享着山野里的宁静。早晨,炊烟袅袅,从翠竹的枝叶间弥漫开来,有如仙境;白天,阳光洒满大地,浓郁的竹荫下,狗卧猫蹲,鸡鸣鸭嬉;白天,阳光洒满大地,浓郁的竹荫下,狗卧猫蹲,鸡鸣鸭嬉;傍晚微风吹竹枝摇曳,竹叶唆唆,一堆堆驱蚊的湿草燃起浓烟,晒了一天的笋壳也下落有声。这丛丛翠竹,养育了代代儿女,记录着人世的变迁。
  中国是竹的故乡。竹子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是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品种繁多,原产于中国,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竹的种类很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全世界共计70个属1200种,而中国有37属约500种。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我家乡岩口的竹子以楠竹、桂竹、水竹居多,山野丛林中还有小山竹遍布。楠竹又名毛竹,最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桂竹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桂竹是最主要的竹种,各家的竹园中、竹山里,几乎都有它的身影。水竹则散生于各处,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许多小型竹器都用它制作。至于斑竹、方竹等是特有的地方品种,益阳桃花源里方竹亭,洞庭湖岳阳君山斑竹园,都是赏竹佳景。
  国人养竹用竹历史悠久。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用竹子制作箭头、弓弩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了。竹子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特有文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理气侯、动植物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植物资源中,非竹莫属。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得好,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历来都是作为一种风骨的象征。古人云,竹有十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日操守;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日担当”。当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常借梅、兰、竹、菊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为自己品德的鉴戒。如笔者的拙诗《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是郑板桥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清康熙时江苏兴化人。身份为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格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比如松树的壮阔、伟岸的形象与豪情的特征相似,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与人格正直在结构特征上相对应,于是人们就常用松树象征豪情,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像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头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相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是异曲同工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
  其他关于竹的对联有很多。如:“屈屈伸伸,雪压千层犹奋直;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劲节生来瘦;高村老去刚”。“竹青怀素志;梅老秉芳心”。“为天地生春,抚长存终古绿;与松梅作伴,洁身共避寒心”。“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一幅幅,一联联,高存志远,风骨犹俊。
  竹与中国文字结缘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的象形符号和与竹有关的文字。古人以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大教育家孔子勤于读书,把牛皮绳多次翻断,被人们作为“韦编三绝”的佳话传颂。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人们皆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竹书纪年》以及《尚书》、《礼记》、《论语》等经典,都写在竹简上。由于竹简的利用,使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存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方块汉字也因竹简而被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
  以竹为主的用语很多。如“竹报平安”:原指用竹简所写的报告平安的家信。后来竹报成了家信的别称。
  “竹苞松茂”: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用作祝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
  “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物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
  “茂林修竹”:释义为茂密高大的竹林。修:长,高。茂密指的是林(竹林),高大指的是竹(竹林),这是一种叫“互文”的手法,不能解释成“茂密的树林高大的竹林”。
  “势如破竹”: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
  “成竹在胸”:与“胸有成竹”同。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画竹子之前,因反复观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画起来才得心应手。比喻临事有定见或事前已有全面考虑安排,因而显得清静而有把握。
  “罄竹难书”:罄:用尽。竹:古代用竹制成竹笔,用以写字。书:动词,写。用尽所有的竹子也难于写完。原喻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完。也指事实很多,难以写尽。
  “竹林七贤”:魏晋年间有七个文人名士,《魏氏春秋》记载:“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藉兄子咸、琅邪王戒、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后世人就以“竹林七贤”总称。
  “斑竹一枝千滴泪”: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中有“斑竹一枝千滴泪”,其典故来源于一个传说。说的是上古时侯,尧帝选贤让能,选虞舜为继承人,并将两个漂亮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舜帝即位后,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舜帝后期,南方的“三苗”部落(现在湖南境内),多次发生骚扰,舜帝亲率大军南征。娥皇、女英也跟随同行,留住在湘水之滨。大军征战南进到苍梧,舜王不幸病死,葬在九嶷山下(现永州零陵境内)。娥皇、女英接到噩讯,痛哭不止,血泪珠洒在竹子上面,染得竹子曼天雨般满身斑斑点点,成为斑竹。后来,娥皇、女英姐妹二人投水而死,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是湘夫人。而湘水出口处的洞庭湖君山出产一种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点点紫晕的斑痕,传说为二妃的血泪所化而成。人们将这种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
  竹子是开花的植物。竹子开花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竹子是禾本科植物,和水稻、麦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后结实,再绿叶凋零,枝干枯萎,成批的死去。这是它的生理本性。由于竹子的种类不同,开花周期长短也不一样,这也是受遗传性的影响。有的竹子十几年、几十年才开花,有的甚至长达百年才开花,如桂竹需要120年才开花。也有一二年就开花的。竹子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发芽成笋,成片生长。但是如果天气长期干旱、竹林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竹子生长环境恶劣,而引起竹子严重缺水,营养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氮素代谢降低,糖浓度相应增高,造成糖氮比较高,竹子就会在临死之前开花,通过开花结籽繁衍,为繁殖后代作出最后的贡献。竹子开花后,种子被称为竹米。竹米可以食用,炒后十分美味。因为竹子开花比较少见,所以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误以为竹子开花是“不详之兆”,“竹子开花败人家”。其实这是对竹子开花这种自然现象的误解。不过反过来说,引起竹子开花的环境恶劣倒是应当注意的。

  竹子的用途很多。
  竹子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典型的、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生物体。飓风能轻易将齐腰大树吹断,但不会令竹子折断。竹子体轻质坚,皮厚中空,抗弯拉力强,竹纤维材料强度高、弹性好且密度小,强度是钢材的3——4倍,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竹子的收缩量很小,而弹性和韧性极强,享有“植物钢铁”的美称。竹子用于建筑艺术历史悠久。汉代,能工巧匠利用竹子为汉武帝建造的甘泉祠宫,造形美观。宋代大学士王禹偁在湖北黄冈做官时,自造竹楼,并写了《竹楼记》,其中对竹楼的音响效果写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其中对竹楼的音响效果写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声和畅;宜吟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所助也”。真乃美奂绝仑。盛产竹子的南方,竹楼是寻常百姓家的房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和傣族至今仍住竹楼,绿树芭蕉丛中掩映着座座竹楼,充满了诗情画意。
  竹子可以制造多种乐器。可以说:因为有竹,才有了竹乐器有了音乐。在《汉·律历志》中记有一个传说,黄帝指使一个叫伶伦的人定“音律”。伶伦便去大厦之西,从昆仑山南麓取来了竹子,断面节间,吹之,恰似黄钟宫调,音律优美。从此便有了箫笛等乐器。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竹制的十三管古排箫实物,是目前考古文物中发现年代最早的排箫。古时称音乐为“丝竹”,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称乐器演奏者为“竹人”。中国南方有一民间乐器,直接称为“江南丝竹”。中国传统乐器如笛、箫、笙、筝、鼓板、京胡、二胡、板胡等皆离不开竹。从那牛背上的牧童吹响动听的竹笛,苗寨传情的芦笙,到现代流行音乐,都有竹乐器悦耳的演奏。中国第一家竹乐团所使用的乐器全都是竹子制成,以笛子来说就有十几种,如只有一个孔的吐良、两端封口的,一支笛子可以同时吹奏两个声音的双音笛,带拐弯的大低笛,长达3.2米,重达5公斤的巨笛,短的仅有4.6厘米的口笛等。他们还研制出失传千年的古代低音乐器“相”,用锤击打的竹板琴,拍击竹管发音的拍筒琴,根据民间渔鼓发展成的竹排鼓,用世界上最粗的竹子做的巨龙鼓,用1000多摄氏度高温烧成的竹炭做成的能发出金属般声音的炭琴等。可以说中国的管音乐,实际上就是竹管音乐,演奏的乐曲是一种远离尘嚣的最清纯最原始也最贴近自然的天籁之声。
  古文献经常提到的“竹夫人”是古代一种消暑用具。《辞海》上解释说:“竹夫人”是夏天睡时置床席面取凉的用具,用竹青篾编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圆柱形,中空,周围有洞,可以通风。

  竹子最广泛的用途是制作“篾货”。家乡岩口是隆回县闻名的“竹编之乡”。竹编篾货,曾是古代、现代和当今社会,许多村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主要生活生产工具,具有安全、快捷、实用、经济、便利、环保、清爽、轻巧、节能、便宜等许多优点,制作、使用过程中不耗水,不耗电,典型的低碳环保,取材方便。篾货凭着其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的优点,成为居民生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家家户户都有篾货。大到床铺、躺椅、桌子、凉席,小及提篮、箩筐、背篓、筛子、簸箕、扁担等等,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竹床是记忆里最不能忘怀的凉爽与快乐。当夏天的夜色悄然而至时,家家门前摆起一张张竹床,成为一道风景。大人们在竹床上吃饭拉家常,孩子们在竹床旁东跑西窜。跑累了就躺在竹床上乘凉,听大人们讲故事,十分清爽惬意。
  既有“篾货”,便有制作“篾货”的篾匠。
  篾匠是农村工匠,属于古老的“九佬十八匠”之一。“九佬十八匠”是中国民间对靠手艺谋生的民间工匠的一个统称。他们不仅是中国民间的艺人,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九佬是:烧火佬(厨师),剃头佬(理发师),补锅佬,修脚佬(洗澡堂里修脚病的师傅),阉猪佬(兽医),铲磨佬(为大小石磨的齿铲磨锉深的师傅),劈柴佬(旧社会专门带着斧头帮大户人家劈柴的师傅),镪刀磨剪佬,裁缝佬(旧社会带着剪刀、尺子和针线走村串户帮人做衣服的师傅)。十八匠是: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雕、画、弹、染、篾;外带伞、箍、皮。
  民间传说,“九佬十八匠”都是鲁班的传人。在很久以前,鲁班为自己过八十寿辰生日大摆宴席。他各地的徒弟纷纷回来给师父拜寿。鲁班也很想念他最得意的二十七个徒弟。可是,头一天只回来了十八个。鲁班把最大的一个徒弟叫来说:“我已经老了,你们要赶快把我的手艺都接过来传承下去”。大徒弟说:“是呀,师父,手艺的门路太多,我们学都学不赢。师父,你看怎么办?”鲁班一听很高兴地说:“如今不比以前了,我也在想这个事。艺多不养家,你们要各精一行才好哩!”大徒弟说:“师父,你给我们师兄弟们分个行当吧。”鲁班说:“好!你把已经回来的师弟,开个名单给我”。大徒弟写了十八个人的名册,交给师父。鲁班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十八个行当,一个徒弟给一个。第三天,又回来九个徒弟,他们听说十八个师兄都有了命名,心里很着急。忙向鲁班请求说:“师父,您老人家给师兄们分了十八匠,我们也要分行当,艺才学得高”。鲁班想了一想说:“匠分完了,我给你们再分个九佬吧!”从此,“九佬十八匠”各立门户,手艺越做越精,各种东西越造越好,遍地开花。鲁班的大徒弟为木匠,深得鲁班嫡传,所以在这些匠人中,都尊木匠为老大。篾匠名为张班,算作“偏门”,在江湖行帮中,地位低于木匠。张班的木匠技艺不如,却心灵手巧,能用竹子编制出各种日用物件。一次,张班编了一张竹席,木匠便安上四条木腿,成了桌子,于是世人都夸木匠的手艺好,而冷落了篾匠。篾匠便找师父鲁班争理:“师父,大师兄你们改做桌子可以,但名称还得按我原来的‘席’叫!”自此,在桌子上摆放的饭菜叫“席面”,丰盛的饭菜叫“筵席”,请客入座称“入席”。
  篾匠工具不很复杂。一把将竹子盘成细篾的篾刀,是必备的工具,再就是小锯、小凿子等,还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就是“刮篾齿”。这玩意儿不大,却有些特别,铁打成像小刀一样,安上一个木柄,有一面有一道特制的小槽,它的独特作用是插在一个地方,却能把柔软结实的篾从小槽中穿过去。把篾片刮得非常光滑、美观又不扎手。篾匠活大多在膝盖上做,围裙也是必不可少的。
  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从锯成竹节,剖成篾片,到编织成竹编用具,要经过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好几道工序,而且大多需手工操作。篾匠拿到竹子,最先是圆竹节。右手拿刀轻轻放在竹节上,左手熟练地把竹子一转,竹节立马变得平顺光滑。接着破竹。将圆了竹节的竹子,一头斜支在地上,一头用手抬起,用锋利的篾刀,先在竹子的大头开个口子,再用力往下拉。大碗般粗的毛竹,就被劈开了一道口子,啪地一声脆响,裂开了好几节。然后,顺着刀势使劲往下推,竹子节节劈开,“噼啪噼啪”的响声象燃放的鞭炮。但很快,那把刀被夹在竹子中间,动弹不得。此时,篾匠师傅放下刀,用一双铁钳似的手,抓住裂开口子的毛竹,用臂力一抖一掰,啪啪啪一串悦耳的爆响,一根毛竹訇然中裂,被剖成两块。势如破竹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破竹以后再按照篾器的需要剖成宽度不一的篾条。每根篾条又分层剖成青篾和黄篾。带着竹子表皮的青篾,结实柔韧,一般用在篾器的骨架、口沿、箍筋和易磨损的地方。一些比较精致的篾器则要全用青篾,并要用“刮篾齿”刮光滑。黄篾结实柔韧度不如青篾,一般用于较为粗糙篾器的主体部分。像箩筐、晒箕、大竹篓背筛的主要部位。篾器所需厚的竹片,如有些竹篮的提系或主骨干,只须把整篾片内面和骨节削平。而制晒筐、簸箕、笆篓、礼盒、皮箩等有平面的篾器的宽篾片,要一层层地“批”。一片竹竟能“批”出七、八层篾片,得像纸片一样薄软。总之,剖的篾片,要粗细均匀,宽窄一致,厚度相同,中间不能产生裂痕和岔口。这厚薄粗细,没有仪器规测,这全凭手指的感悟与把握。可想,当光洁如稠的篾条,一根一根从手中流出,与其说是篾刀的使然,倒不如说是篾匠手上皮肉的砥砺。
  篾匠师傅把竹篾横纵交织,一来二往,编成硕大的竹垫、编成圆圆的竹筛、编成筒形的竹篓、编成尖尖的斗笠、编成鼓鼓的箩筐,反正你想编什么就给你编什么。篾匠干的是精细活儿,全凭手上功夫。和围观的人聊天扯谈摆龙门阵也好,一个人哼唱歌曲也好,从不间断手中的活计。显得那么的怡然自得,满脸都是作为篾匠的满足和幸福。凡手艺人到了一定的境界,举手投足皆是享受。做活儿的篾匠,双手熟练又灵活地来回摆动,长长的篾丝就在手指间穿梭、跳跃、飞舞,仿佛有了灵性一般,在周围划出一道道近乎完美的弧线来。有的篾器编制可以坐在椅上,有的则需要蹲在地上。有的一天编几样,有的则几天才能编一个。所以篾匠师傅耐得了难忍的寂寞还不够,还要有非凡的耐心、毅力,甚至超然物外的那么一种境界。
  篾匠的功力不仅要看织出的篾货形状是否周正漂亮,松紧适宜,特别还要看篾货的锁口。除了桌椅床席外,篮篓筐箕许多篾货的开口都要锁口,防止篾片散架。锁口篾以一两年的水竹最好。把水竹剖成窄窄的青篾片,用“刮篾齿”刮得又薄又软,绕成圈在甑锅里蒸煮,再在清清的溪水中漂洗去火,篾条就变得温润如玉、细滑如绵。锁口时,篾匠师傅灵活地把篾条穿来复去,织成象麻花辫一样的锁口沿,篾货既耐用又美观和舒适。锁口辫好不好,是衡量篾匠手艺水平的关键。
  篾匠这个营生不轻松,太苦。看他们的双手, 要想形容得贴切,应该用“树皮”两字。十根指头,十支虬盘的树根,粗糙龟裂的手,贴了五六条狗皮膏药。要是寒冬,这双老手必定是沟壑纵横。十个篾匠九个驼,他们走起路来,慢慢显示出一双罗圈腿,这十有八九是因为编竹席酿成的。成天伏在地上编竹席,弯腰、曲背,怎能不驼不罗呢?农民的汗水落入土里,篾匠的汗水却是熬尽在丝丝缕缕交织的篾器里,用他们粗糙的双手,织成各式各样的篾货,给乡村生活抺上靓丽的色彩。
  往前,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篾制品在城乡相当盛行。篾货凭着其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的优点,成为居民生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家家户户都有篾货。由于篾货广受欢迎,篾匠一度是人人向往的“俏行当”,既受人尊重收入又高。谁家没个旧篾货要修理?谁家没个新竹器要添置?这都离不了篾匠。“手艺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大家都觉得做手工艺不愁水旱饥荒,不愁吃饱穿暖,因此当时从事编制竹器,学篾匠的人很多。父辈就是依靠篾匠这种半织半耕的生活,支撑着家里的柴米油盐,抚养了子女求学读书,度过了那些贫困而又艰苦的日子。父辈也就是依靠篾匠职业守住青山绿水,留住乡愁,创新家乡美丽新农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篾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的篾货已经开始消失,退出人们的生活圈。那些精美质朴的竹制品逐渐被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所取代。篾货的盛况已难再现。唇亡齿寒,曾经显赫一时的篾匠也随着篾货竹器的没落而步入了黄昏,面临着手艺失传、断层和消亡。
  流逝的时光折射在曾经历过的物品上为我们所感知。从如日中天到寂然无声,篾货走过了它的风光时期,从生活的主角退到失落的边缘。然而那些有篾器相伴的日子,常常会不经意刺下我们的神经,引起诸多的欢乐与淡淡的惆怅。                                 
 
2017年丁华于广州天河
(文字来源投稿,图片来源网络,编辑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