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新年话家乡邵阳年俗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6-01-29点击:

  题记:爆竹声声辞旧岁,岁岁年年春又来。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春节代表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第一节日,也是最具感召力的文化情感符号。在春节来临之际,笔者渴望借笔下墨彩,与邵阳好友隆回亲朋岩口乡党迎春话年俗。
 
  备办年货
  过年了,置办年货是家乡人自古以来的习俗。简单地说,办年货就是老百姓过年前准备一些所需要的东西,包括吃的、用的、穿的、戴的……
  家乡人们把办年货叫做赶年集(我们岩口当地称为赶场),就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进行的贸易活动的俗称,年集是一年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一般农历腊月二十六至大年三十通常是连集,天天赶集。年货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香蜡火烛、烟花鞭炮、对联年画、红纸利是封(即红包封)、白糖、烟酒茶叶、糖果、水果、佐料、肉食水产、冬笋蔬菜、山野土特产、瓜子花生等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
  在过去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我的记忆中,年货是一桌难得吃上的一顿好饭菜;年货是试穿很久终于买到的新衣服;年货是小孩口袋里的纸包糖(即水果糖)。如今物质丰富了,年货也变成了餐桌上天天吃的美食;年货也变成了人们平时穿戴的时尚装潮流服;年货也变成了小孩手中的娃哈哈。
每进腊月,年味日浓,大人小孩就都有了各自的安排和打算。
  小孩生性贪玩,逢年过节,自然更是欢呼雀跃,巴不得年节马上就到,好穿一身新衣,拎一串鞭炮,或噼噼叭叭炸响于街头巷尾,或冷不丁地爆响于门前屋后。而每家的大人们,则因过年而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春节临近期间,更是起早贪黑,一边要忙于家里的杂务,一边得盘算外边的买卖。但最为紧要的事情,莫过于备办年货了。
  过年前的两三天内,只见家家户户的老老少少,蜂涌进岩口镇上,把个街道和集市挤得水泄(泻)不通,人们你拥我,我挤你,或购新衣,或添物什,或买酒肉,或购糖果,卖的开个高价,买的还个中平,有的干脆利落,不在乎什么钱多钱少的了,只要货好就行,图的是买个称心,买个如意,反正一年到头,难得潇洒一回,难得慷慨一回。到了下午散场时,一个个满载而归。一路上车来人往,络绎不绝,有车拉马驮的,有肩挑人背的,也有用手推车或者自行车(即单车)载运的,似乎要在年尾岁首把该卖的卖掉,该买的买回,因此家乡的年货街,年年都热闹空前。成了乡人进行大聚会、大交流和大买卖的聚散地。
  事实上,人们过年是吃不了多少的,尤其是吃多了大鱼大肉,你还有多大胃口。但风俗如此,你总不能像城里人一样娇气。大凡买菜买肉,乡人动辄就是十几斤、几十斤甚或上百斤的买,虽然手里并不十分富足,但在年前买下的东西总要足够应付年后最少也是半把个月的消耗。因此每年的春节,都快成了家乡人进行大手买卖、大手使钱和大碗吃菜、大碗喝酒的盛大节日。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邵阳城乡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送灶君
  腊月二十四,传说是灶君老爷上天之日,故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晚上把锅灶擦抹干净,用一小碗,盛满五谷和切细了的稻草,然后用香油灯盏点上油灯恭送灶君上天。为不让灶君把家丑启禀玉帝以遭惩处,故乡人多用大麦芽制作的白糖(一种宜含化而不宜咬嚼的饴粮)或隆回周旺铺根子糖(周旺铺特产)作献品,欲把灶王的嘴给粘住封起来,让他有口难言,同时也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寓意“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每入农家,常见居中的厅屋神龛上贴有“天地君亲师位”的牌位。牌位之侧,则分别贴有灶王和祖宗牌位。在灶王牌位之中弦,有只书“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之神位”的,也有在灶王牌位之侧再各书“人间司命主,天上耳目神”或“上天奏好事,回宫降吉祥”的。从供奉的牌位看,灶王已然成了人间的司命神主,天上的耳目神仙,故而乡人将其送出,还得在大年三十晚上点香灯、备贡品将其毕恭毕敬地迎回,以图风调雨顺,家道吉昌。送灶君是多年以来民间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期待来年给家里带来更红火的光景,也是民间流传极广的习俗。
 
  贴春联
  贴春联是家乡的一大民俗,大多在吃年饭前贴好。
  正月初一早饭后,你只要沿街走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无不穿起了红红的新衣,映衬出一门的吉祥和喜庆。
  记得幼时贴春联,大多为墨写就。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墨写的春联也逐步被金粉书写的春联所替代。农家小院的门扉,一旦贴上红红的春联,加之不同风格的字体,看上去就鲜活、俊俏起来,洋溢出一种热烈、祥和、喜庆和文明的气氛。有一定文化的人家,春联一般是不买来贴的,而是要自撰自书,这样才显得有品味和档次。因为从街上买来的春联几乎都千篇一律,很难分类张贴,有的春联还很俗气,就连贴于猪栏(即猪圈)或柴房的春联都沾染了铜臭的字眼,联既不好,语又颇俗,因而许多人家还是喜欢张贴手书春联,这不仅避免了俗气之嫌,而且有的自撰春联既可表达主人的心愿和期盼,还可借以言志抒情,岂不美哉?
 
  放鞭炮
  家乡隆回素有“烟花火炮之乡”美称,其量多,故价廉,乡人岂有不放之理。
  逢喜事,要放;遇节日,要放;办丧事,要放。以致婚丧嫁娶,买卖交易,甚或饭店开张,公司开工,企业庆贺,起房盖屋,买彩中奖,无不炮声震天,不舍昼夜。除夕之夜,更是抓住机遇,大放特放。整个岩口小镇,一时间爆竹声声,此鸣彼应,彻夜通宵。一旦鞭炮声响了起来,就要从大年三十下午一直延续到元宵佳节才渐少渐稀,渐放渐停,但腾空的烟花焰火却还不时轰响于半天,绽放出五彩缤纷的图案和光彩。
  吃年饭,放鞭炮,看焰火(看烟花),似乎已逐渐发展成为乡人过大年而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少年儿童,更是日思夜盼。新衣可不穿,好菜可不吃,但火炮(即鞭炮)烟花不能不放,一旦家长不能满足其愿望,小孩就要直嚷:过什么年!
 
  蒸水酒
  蒸水酒,也是家乡的一种风俗。水酒,也称米酒,米烧酒,老酒,白酒,甜糯米酒等。
  为在正月里享用到醇美甘甜的美味,乡人早在年前就将水酒捂在了青松毛或糠堆稻草堆里。
  捂水酒并不难,只须把糯米蒸透蒸煮熟,然后端起让其凉定后,再用冷水调和着将甜酒曲(俗称甜酒饼药)与糯米饭一起拌匀,然后再用瓦盆或脸盆或坛罐装起来,盖上锅盖或毛巾布块,再捂上青松毛(枞树叶),草席、粗糠、稻草或其它易产生热量的物什,让其自然发酵后(一般要两天左右时间),即可端出食用。
  家乡的水酒(米酒),其色白,其味甜,食后可开胃口、助消化、但不可食之过多,多则易醉。
 
  团圆夜(团年夜)
  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又叫团圆夜。记得小时候,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父亲总会对我说,餐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只能看不能吃。可如今的除夕。丰盛的团圆菜饭摆满餐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也享受着那份快乐的气氛。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让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在长辈眼里看着儿孙满堂,对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晚辈们,也正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过年夜饭,围着电视机看春晚守岁迎新。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穿新衣
  穿新衣可算是大年初一的头件事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全部拿出备好的新衣,穿戴一新,也有不讲究这个的,但在乡村实为少见。
  早饭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邀朋约伴,逛山游水;或直奔城里,看戏赏灯;或漫步田间,出游踏青。
  总之,在正月初一这一天里,除了吃喝玩乐,几乎是不做任何事了。大人们也很忌讳,有着许多约定俗成的讲究,譬如出行要烧出行码子,挑水要贴龙王码子,还有不扫地、不动刀、不泼水、不打人、不骂人、不说不吉利的话以及不倒垃圾、不入别人家门等等。
  在正月初一这一天里,人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意,荡漾出灿烂的笑容。如果登高而望,那穿红着绿的人群就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构成了乡村喜迎新春的生动画卷。
 
  发压岁钱
  大年正月初一,大人们都兴给孩子们发钱,这钱就称压岁钱。
  钱发多少,就得看各家的条件了,有发百元千元的,也有发十元,几元乃至几角的。这些年条件好了,发几元几角的也属少见,大多发到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以上。
  小孩子们手里有了钱,自然是装不住的。他们最爱买,最爱要的除了烟花鞭炮之外,就是小孩玩具了。
我幼时家贫,发压岁钱的日子很少,至今想来,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错过了天真的孩童岁月,如今手里的钱再多,是再也找不到那段岁月的乐趣了。
 
  接姑爷
  过了初一,做了乘龙快婿的姑爷们可以摆架子的时候便到了。初二这天,岳父、岳母家一大早就要打发家人来接姑爷。
  事实上,接回去的不只是姑爷一人,还有他们的乖女儿呢。如果是已婚好几年的,说不定身后还跟了一串活蹦乱跳的小调皮呢。只是从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这一现象已不复存在。正月初二这天,只要是女方家有意的,不管是刚有眉目的,还是已谈恋爱的,或已结了婚的,女方家都要主动来人,把男方接回家里,好好款待。而作为男方呢,也正好借此机会向女方家或送大礼以促其成,或献殷勤以卖其乖。酒足饭饱之后,男方则要变客为主,反邀女方入其门,进其家,又是一番荤素冷热摆满桌的好招待。
 
  回娘家
  过年的习俗中,初二、初三对于外嫁的女子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她们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家拜年。听长辈说,这个习俗在中国流传已久,以前女儿回家,母亲还要准备饼干、糖果,在女儿回来时分发给乡亲邻里,如果几个女儿回娘家的时间不同,每一个女儿回来都要分发糖果,以表达姑娘虽然嫁入他乡,但依然对乡亲有着切切思念的感情。
  回娘家的时间上也很有讲究,在家乡隆回习俗中一般是初二。现在这一习俗已被打破,不论春节在那过,一家人总要欢聚一堂。不变的是女婿、女儿在回娘家的时候还会为父母准备“过年礼”,以表心意。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去叔伯舅姨姑妈家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家乡的年俗还有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审美情趣有了变化,年俗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只是希望亲朋好友们不要把老的年俗丢掉,像送门神、贴对联、买年画、舞龙耍狮、送财神,依然是味道最足的年俗,让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陪伴着过新生活岂不是更红火吗?
 
  2016年1月26日  丁华于广州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