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民风民俗 >

且说正月拜年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7-02-12点击:

  过了红红火火、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幸福和谐的年三十除夕夜,迎来了热闹祥和、春风满面写满笑意的正月大拜年。按照家乡邵阳人过年的习俗,从新年正月初一起,就开始拜年进行时。家乡民谣说,“初二人拜人”,这说明了家乡正月初二是大拜年的高峰,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今天的拜年,更多是意味着群发拜年信息,或者在微信群里发发红包、抢抢红包。除此之外,关于拜年这个习俗,你还知道些什么?那么,笔者借此跟家乡诸位聊聊拜年的话题。在此,笔者向辛勤奔波的家乡父老、亲朋好友、热情和善的邵阳人们拜年,祝福家乡人民新年新希望、更幸福、更和谐,生活更红火,开开心心开口笑,春光灿烂奔小康!“拜年啦,拜——年——啦——”

  古人不是为了过年而过年
  相传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便进村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人们发现年兽最害怕火光和噼噼啪啪的炸响声,便用爆竹、灯火、大红纸来驱赶年兽,结果十分有效。后来这种做法演变为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走亲串友,互相问好,彼此祝贺,相互叩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拜年的习俗。
  不过,古代人的过年拜年与现代人的过年拜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现代人的拜年大多已流于形式,既不隆重,又不热闹。古人则不一样,他们相当注重过年时那些精心选定的内容,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这些物品和仪式以及具体细节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古人过年,无论是相信的程度和投入的精力,还是付出的激情和物力,都远胜今人。古人不是为了过年而过年,而是在认识万事万物的过程中,利用“年”这个特殊的节日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在特定的礼俗仪式的规约下达到有限的狂欢和心理的满足。
  除夕前的扫尘、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倒贴“福”字等迎春习俗固不待言,除夕之夜守岁之举就颇为耐人寻味。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内有馈岁、别岁、分岁和守岁的介绍。除夕之夜,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彻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为夜半时分。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火炉旁闲聊,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吓跑驱走,也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唐太宗李世民还写有《守岁》诗以记其事:“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在中国许多地方,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大致说来,古时守岁有两种涵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有为父母祝福,延长父母寿命之用意。像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恪所言研究历史,就有“了解之同情”的心态,如果没有古人的情怀,我们是无法读懂“相邀守岁阿戒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和“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些古诗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

  “拜年”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
  正月初一新春伊始,人们开门燃放爆竹,出门互相拜年已是约定俗成的做法。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家族长者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拜年;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一些士大夫或社会上层人物首先使用名帖相互祝贺,到现代则是互寄贺年卡或相互之间电话拜年,有的干脆发短信或发邮件、微信、QQ拜年。通常,拜年的规矩是晚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给晚辈,祝其岁岁平安。
  不过,拜年也有特定的仪式或礼节。“拜年”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万事如意,问侯生活安好,祝愿身体健康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抱拳作揖,施礼道贺。
  不过,惯例是正月初一家族邻里之间的拜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八,虽是拜年的时间,但天天都有讲究,事事都有规定。根据习俗,正月初二媳妇回娘家,称“归宁”,北方祭财神,吃元宝汤即馄饨(也称“云吞”)。正月初三老鼠娶亲,因此不能熬夜,还要在地上撒些盐米。初四初五迎神接神,一切人间神回到人间,因此在傍晚接神。初六祭送穷鬼。初七人日,煮七菜为羹。初八众星聚会之期,拜星君。初九玉帝诞辰,祭玉皇、祭天宫。十三至十七都是元宵佳节。十三在厨下点灯,称试灯。十四搭彩棚,迎紫姑神。十五元宵节。过十八方正式收灯,年就算过完了。
  在家乡邵阳,正月初一开始拜年,每天也有固定的礼俗:“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拜年归,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好,采青走百病”,通过这一系列的拜年活动,人们追思先贤,孝敬祖宗,确认自己的根脉,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
  总之,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利用年节假日,交流联络增进感情,不断增强团结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对于年轻的中国人来说,拜年既是一种文化知识和社交礼仪的学习,又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人格精神的操练。

  颂年:古诗词中的“年味”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对过年、拜年、欢度春节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欢愉的经历。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的现代社会,年味越来越淡,过年也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文化魅力。古人对春节的感怀或对过年的向往,在今人看来已是十分陌生,甚至成为难以理解的事情。
  但是,我们在细细品味古人的文学作品时,依然会勾起往昔过年的记忆,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尤其是那些身在异域而心系家乡的游子,更能体会唐代高适在除夕之夜那种“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寂寞冷清和百无聊赖的心情。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里,正月初六“送穷”的习俗值得格外关注,因为人人怕穷,个个盼富。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过《送穷文》,诗人姚合写有《晦日送穷三首》,其中一首就说:“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说明送穷风俗十分流行。清人俞樾在《茶香室三钞·送穷鬼》中录前朝人的词时写道:“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历代诗人留下的送穷诗文,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情感诉求。
  相对而言,过年给人们留下的大都是良好的印象和甜美的回忆。唐代孟浩然在《田家元日》诗中就抒发了田家新春时的情怀:“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侯,共说此年丰”。而崔液在上元夜时的印象则是:“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宋代姜白石在元宵节看到的景象与辛弃疾的感受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辛弃疾有词述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明清两代统治者虽然对地方严加控制,但过年迎春的内容和形式、规模和范围并没有多大改变,在迁客骚人的笔下,节日的风景似乎更加迷人。明代唐寅有诗为证:“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清人符曾也说:“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元宵节虽然是年节或春节的结尾,但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仍然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历代文人墨客心目中的春节处处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气息,处处飘荡着幸福和美的欢笑,在他们的文学作品里也总是少不了当时情景的书写,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过年的描述,对春节的歌颂,总是带有许多感情的色彩和想象的成分,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情景再现。文学书写和艺术表现,不是年节文化的完整记录,更不是年节历史的全部,但是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年节文化信息,形象具体地表达了历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他们关于春节或过年的记忆,既是历史的重温,又是春节或年节的文化创造。
  2017年春节丁华于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