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民风民俗 >

漫谈农家收亲嫁女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08-27点击:

  一、婚姻嫁娶
  婚姻嫁娶,男婚女嫁,在我们老家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乡下农家俗称“收亲嫁女”,它是人生大事。在旧社会里,农家青年男女终身大事,不能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婚嫁全由媒约之言,父母之命所包办决定的。

  旧时,隆回县岩口九龙山地区青年男女在婚嫁时,还要遵守繁琐的封建礼法手续。昔日旧社会里,媒人初说婚姻时,以烟酒带至女家,先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开出姑娘的生辰八字带回给说亲的男方,俗称“开小八字”,即古者“问名”之意。然后讲定了三茶六礼,由男方选择吉日纳采传庚,俗叫“开大八字”,即古者“纳徵”之意。青年男女年庚八字无冲克,双方同意结亲时,男方遣媒人去女方商议聘金,应由男家薄备礼节、聘金、食物或首饰、衣服等,择定日期,写好红帖送往女家,这叫“送日子”,俗说“扫厅”,即古者“请期”之意。开红帖、过定,今谓之“订婚”,婚期已定,由男方选定结婚日期,以红帖送往女家,经同意后,男女双方都要准备礼节。到了婚期,男方叫“归亲”、“讨亲”、“收亲”,女方叫“归门”、“行嫁、嫁女”。男方要写好大红全帖,在前一、二天由媒人、接亲人送“上厅”礼,要凑足聘金(礼金)、三牺、糯米水酒(大户人家要全猪瓮酒)、整猪、红桃、大包、首饰、衣服、鞋袜等件送往女方家。女方家必须具备橱、柜、箱、椅、金银首饰、被服妆奁等物,叫“嫁妆”。男方迎亲队伍连日将嫁妆抬回男家,然后由接亲人搬入新房内。婚期前,新娘的饮食起居都由亲邻姐妹群亲相陪,同时要择日,请娘家一位有子有女的“好命”之妇人,点炉焚香为新娘解除旧有辫子,另梳一新髻,梳新娘头发时,“好命”之妇人口中念念有词,俗叫“上头”,即古之笄礼。后摆出六礼菜碗,由伴娘(也有称“伴姑”)陪之,并有大妗频说吉语,请其进食,叫“代饭”,或叫“食财气”、“呷财喜”。新娘在娘家拜祖先,别亲友,一般吃后要在灶前坐,不得上堂,上善人还要垫上凳子脚不得落地,到时刻由舅舅(即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背走,即用红绸帕(俗称红盖头,农村多用家母外衣)盖上头面,或由拥妇人(伴娘)背上花轿,旁人急以谷米撒之,这时新娘其母即将门闩上,并歌曰:“打开大门女出堂,闩还(起)大门把家当”,等等封建话语。新婚前一天,新郎要理发、洗澡、穿新婚衣服,男家要杀猪摆酒大办宴席,叫“做亲家”,也有说“收亲酒”。
  迎娶是日,男家要雇花轿,小轿各一乘,花轿四周札红绿纸花,挂大红灯笼。出发接亲时,宫灯、堂灯在前,花轿居中,媒人婆坐小轿在后,并有二人在迎亲队伍前面沿途放爆竹(鞭炮),谓之“押轿”。到了女方新娘家,设酒席宴亲友叔伯兄弟,俗说“嫁女酒”。新娘听到花轿到来,即开始咽咽啜泣,一家都号啕大哭,谓之“韵兴”。媒人、伴郎、轿夫、接亲人一行用过酒饭,起轿吉时将至,媒人手提灯笼入房催新娘上轿,要连催三次,有时新娘要讨金银、田亩配(陪)嫁。上花轿后,女方兄弟送至百步外也折返。一路吹鼓齐鸣,抬至男家,男家燃爆仗迎之,这时新郎整好衣冠,以红带佩于胸前,面向轿门,先用扇子敲一下,口中念念有词,用脚尖踢开轿门,俗叫“踢轿”。然后撕去贴在轿门上的“吉封”红纸条,由男童端茶请新娘出轿饮茶,媒人搀出新娘,入家门后新郎即用纸扇揭开新娘头上红帕,即掀起红盖头,引入新房。拜堂时,“好命”婆要念“夫妻结发到老”、“长命富贵”,“五男二女”等吉词。新郎出房,不论男女老幼均可入房看新娘,并用种种嬉语笑语引逗新娘发笑、答话、吃喜果。入夜,男女家同辈戚友聚集“闹房”,他们可在房中做游戏活动,奏乐、唱歌、猜谜、出对子、讲故事、谈笑等,这叫“闹洞房”。新寝时,房中灯火达旦,台上放着谷斗,内盛剪、尺、剑、日历、算盘、针线等东西。次晨,由家婆带入厨房,名叫“睊灶”,即“下厨”,也就是出得厅堂,进得厨房”。
  结婚第三天,新郎新娘整齐衣冠,先认祖拜祖,然后拜见长辈、平辈,新娘端茶,送糖果,由媒婆一一介绍,这叫“出厅”。受拜者均需送新娘红包钱,这叫“新娘见面礼”。是日,新娘子兄弟也来作客,称“作新舅”,又叫“拜三朝”。过二、三天,以双日为定,新郎新娘双双乘轿去女家拜见岳父母和女方亲友,叫“回门”。傍晚时分,新婚夫妻必须要原轿回夫家。婚后一月,女方父亲前来男家会见亲家,畅叙情谊。
  以上婚嫁,是旧社会的封建包办婚姻的繁琐恶习,在婚配过程中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过门等一系列的奢华浪费,在豪富、官宦门风相对的人家外,平常人家经一场婚事之后,弄得倾家荡产,大多数农户人家处于贫困饥寒的境地。因此,贫穷人家就没法经得起这样的花费,很多贫苦的农民兄弟,直到三、四十岁还不敢提起结婚的事,有的只可过房、入赘(俗称“招郎”),有的一辈子单身、光棍。
  建国后,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婚事新办,婚宴从简,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
 
  二、童养媳
  童养媳在旧社会的岩口乡下山区是很流行的习俗。童养媳是先由介绍人说合后,有的给以聘礼,俗叫“被裙钱”,男方择日带一套新衣,一双新鞋至女家,女孩换上新衣、新鞋后,右手持万年青,左手拿“子孙袋”(红布小袋,袋中装先生果品等物),由人背回男家抚养。童养媳在男家都很勤劳、俭朴、懂事,生活地位很低,被视同奴婢,俗叫“心秕子”。等到男女双方由孩童长大成人,才合房结婚;一般要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即司命公上天以后至大年三十夜,意在瞒住天神、灶君,也可节俭一笔婚礼费用。“指腹为婚”,是双方母腹怀孕时就定为夫妻的预约婚姻。这些婚配恶习,使结婚后夫妻感情多数不好,婚姻不稳定,而酿成苦果。建国后,上述的这些婚配恶习,被废除,男女婚姻得到法律保护。
 
  三、寡妇出嫁
  在封建礼教社会里,女子定婚或出嫁后,其夫死亡,都应在夫家守寡,不能另嫁人,严遵“三从四德”,这叫“过门守贞”,有的夫家买个男女孩子来传宗继代。妇女若是要改嫁的,则被认为是“可耻之事”,出嫁时不仅无嫁妆,连各式婚姻礼俗也被废除。经中间人商定寡妇身价后,男方即可雇小轿带“身价银”去女方夫家抬人,寡妇也不准在公婆家门上轿,要走出水口(即村口)之外,脱下脚下鞋袜,换上后夫家带来的新鞋袜、新衣服,待寡妇上了轿,男方才付给“身价钱”。若寡妇不愿嫁给由家公婆作主的人,则行“抢亲”,即将寡妇骗出村外,由迎娶的男方劫入花轿内抬走,强行拜堂成亲,寡妇再婚出嫁的婚礼酒宴也简单,此举后果往往较悲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颁布新婚姻法,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废除包办婚姻。禁止抱童养媳。同时男女丧偶,再嫁再娶,均不为社会所歧视,蔚然成风。男女相偕,年岁合格(适),经当地政府登记,领取到结婚证明书(结婚证),即为合法夫妻。新婚时,可参加集体婚礼,可单独旅行结婚,可举办简易茶话会,可举行小范围亲友婚庆宴席。但均须向亲朋好友分送小袋喜糖,以示夫妻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满,相亲相爱,白发到老。近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改善了,新时代新生活,农村也有大办嫁妆,大开筵席的;国家公务员(国家干部)则带头从简易礼节行事,基本改变了婚嫁收亲嫁女繁琐的礼俗。

(图片来源网络,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