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民风民俗 >

粮票印记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08-21点击: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今天,对于在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来说,粮票是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物品。对于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童年时期在家中的某个角落或者父母的钱包里还曾经看到过粮票,但早已经没有印象了。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对于计划经济时代唯一的记忆,就剩粮票了。
  而对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出生的老人来说,在他们的青年时代,粮票比冰箱、彩电这些东西更重要,在物质贫乏的历史时期,五六十斤全国粮票说不定就是一个人的命。
 
  一提起粮票,家住岩口镇塘头冲已到古稀之年的丁老伯立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说,在那个年代,粮票就是人们的“命根子”,没有粮票注定挨饿。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个烧饼1两粮票,3分钱;一碗大米饭2两粮票,4分钱;一碗素汤面2两粮票,4分钱;一个包子半两粮票,2分钱。到岩口合作社(供销社)买点心、食盐、白砂糖、饼干,统统要粮票。更有意思的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作为粮食作物的红薯,是不准随意买卖的。那时每年秋季红薯成熟时节,想要吃红薯,还需要到指定的粮店里,大多在岩口粮站,凭一斤地方粮票购买3斤红薯。
  再后来,街市里巷悄悄出现了乡下农村来的“鸡蛋换粮票”的商贩,记得当年十市斤地方粮票能换一斤土鸡蛋;而一市斤地方粮票能卖两三角钱。
  1950年,新中国政府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需求。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从此拉开了中国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几年之后,由于天灾人祸,中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这时需要凭票购买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日用百货。
  于是,从粮票又发展出布票、油票、肉票、鱼票、蛋票、柴票、盐票、糖票、火柴(洋火)票、烟票、棉花票、肥皂票、手表票、缝纫机票、自行车(单车)票等。总之,在所能想得到的吃穿用的方方面面,票证严格地控制着人们的欲望,把中国人纳入全国统一的分配制度之下。
  很多老人都清楚地记得,那时许多票证都以编号表示。普通分为几十个“号”,“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多达上百个“号”。每月发下来一大沓票证,还要分上、中、下旬。有些还规定着商品等级,如“烟票”,一般按季度发放,城镇居民平时只能得到低档次的“乙级”、“丙级”香烟若干包,节日才有“甲级”香烟供应。烟票上印制“几等烟几包”。当年,人们想买一些短缺商品,不管是衣食住行哪一方面,不仅需要攒钱,还需要凑够购买这些商品必需的票证。
  看到现在商店、超市、商场里的自行车和手表、家电、真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73岁的岩口彭大爷在回忆粮票往事时感慨颇多,他说:“现在的孩子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粮票,确实是幸福的。不过,看到岩口中学学校食堂里被浪费的粮食,以及岩口街上餐馆里吃不完而倒掉的山珍海味,又常常觉得他们幸福得过了头”。
  岩口退休干部刘先生还记得粮票给他的生活带来的一段小插曲。1979年6月,住在南方部队的他和对象商量好,不操办婚礼,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旅行结婚,到外地旅游一圈度蜜月。旅行结婚之前,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必须准备足够的全国粮票,否则出门就要挨饿。在发行粮票的年代,各省粮票只限于在各省内使用,跨省使用便作废。所以,走出湖南省后,到外地饭店吃饭时,光有钱而没有全国粮票,饭店是不会卖给宾客主食的,令顾客寸步难行,只有望食兴叹。
  刘先生与妻子当年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度蜜月旅行结婚,一晃十多天过去,仍游兴未尽。但是,他们携带的全国粮票已经用完,只剩下三市斤江苏省粮票。无奈之下,刘先生只好用三市斤江苏省粮票,在南京买了十个包子馒头,然后与爱妻一路返回。途中,他们在饭店只能买菜肴、菜汤吃,然后将珍贵的馒头掰开,浸泡在菜汤中节省着吃,勉强回到了湖南部队驻地。据刘先生回忆,那时侯,在外地使用大面额全国粮票时,各地饭店找零时一律用当地地方粮票,而绝对不给找回全国粮票,因为全国粮票稀缺,要凭县级政府证明才能兑换,而且还要限量。所以,出门开始使用全国粮票之前,一定要计算好日期,算好每天能吃多少粮食,否则,就会在外挨饿。对于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全国粮票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经济发展的转机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其表现之一就是,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家家户户的粮票基本上都会有所盈余。当时,富余的粮票可以用来兑换乡下土鸡蛋或是其他生活用品。比如,可以用十斤粮票换一斤土鸡蛋,用一百斤粮票换一个不锈钢锅。
  1985年,政府决定“取消粮食、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中国农产品购销体制由统购统销走向“双轨制”的转折点。
  很多时侯,变化来得急促又悄无声息。随着市场经济脚步的加快,物资慢慢丰富起来,粮票“生命之本”的宝座逐渐发生动摇。有的饭店、供销社、商店出售食品时,由必须使用粮票,转变为“没有粮票可多花点钱替代”。
 
  直到20世纪后半叶,大多数中国人食品的构成中,依然是粮食(主食)多于副食,粗粮的玉米(包谷)、小米、高粱米(灾害时期包括薯类)、红薯米多于细粮的大米(稻米)、面粉、蔬菜类多于肉禽鱼蛋。一顿饭往往需要半斤到一斤主食方可填饱肚子。居住大城市的居民每人每月油的消耗量是半斤,肉的消耗量是一斤,那时吃上一餐饺子,就算是“改善生活了”,打了一次“牙祭”。改革开放后,老百姓餐桌上的菜品已经越来越丰富了,老百姓手中的钱也越来越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1993年,一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了。粮票的正式废止,意味着统购统销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供稿丁华 图片来源网络,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