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邵阳人物 > 还看今朝 >

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彭卿云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6-10-07点击:

  家乡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海拔1142米风景秀美的隆回地标——九龙山就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城东北面的岩口镇,其南距县城45公里,东距宝庆古城55公里。距离岩口镇8公里之遥的九龙山下星塘村,土肥地沃,物阜民丰,民风淳朴,鸟语花香,村民和谐安定,安居乐业。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彭卿云先生就出生于岩口镇星塘村这里,少年时生活在岩口镇星塘村这里,幼年发蒙读书于九龙山下岩口镇星塘村彭氏宗祠。据《彭氏族谱》记载,彭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94年)的砖、木结构四合院的家族祠堂建筑,该祠堂四面环山,树木葱郁,属彭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也是附近彭氏子弟求学读书的发蒙之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央文化部工作被家乡人尊称为“九龙山骄子”的彭卿云先生1999年返回故里岩口镇星塘村探亲访友,桑梓情深,不忘初心,闲庭彭氏宗祠,兴起随手题联一幅:“三星伴月,九龙献舞,峰峦环护,晴岚烟雨钟灵秀,东西碧水交流,甘霖润物,稻菽飘香,方圆沃土皆天宝;百代同宗,千户合门,忠孝传承,长幼尊卑共喜庆,今古文明荟萃,科技兴农,劳动创业,学子耕夫尽国华”。

  九龙山骄子、中国当代知名文博专家彭卿云,男,文博研究馆员。1943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星塘村。1949年至1951年彭卿云先生求学于家乡隆回县湖南私立高平初级中学第11班直至毕业;1959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文化部工作;1972年由文化部五七干校调回国家文物局;1989年兼任《中国文物报》总编辑、社长直至2000年;1992年起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2000年任中国文物学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2004年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法人代表。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期间,曾先后任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等职。2001年4月退休。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文博研究馆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法人代表,隆回县北京专家顾问组组长。
  彭卿云先生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期间的主要成果:学习、研究、贯彻文物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具体负责编写简报、报告,起草报告、文件,为领导人起草讲话、报告稿,撰写文物宣传文章等;1979年起,彭卿云先生先后主持《文物工作》、《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等一报两刊的策划、创刊和编辑出版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主编“中国文物系列辞书”:《中国名胜词典》(前后三次修订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上、中、下三卷)、《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四卷,曾获全国辞书一等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历代名人胜迹大辞典》、《华夏胜迹五百处》等五种11卷,1400余万字;此外,彭卿云先生还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记事》、《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等史料型图书;其中《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荣获“全国辞书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成为迄今海内外绝无仅有的馆藏文物大型工具书;《中国历代名人胜迹大辞典》以其绝无仅有的内涵、特色为世人所推崇和赞许。目前彭卿云先生又为中国文物学会创办了《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并担任了《中华胜迹大典》巨型图书主编,同时对国家文物管理和政策法规有较深的研究,并出版发行了个人著述《萤光集》。

  彭卿云先生积极呼吁“文物就是民族根脉”,他曾经在2009年3月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雍和宫东面小巷子的柏林寺内的中国文物学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建议国内知名文博专家们成立国家文化遗产局,规范管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图书文献在内的国家文化遗产,提出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保护根脉,保护精神家园;建议成立专门督察执法大队,专门用来打击国内外、海内外文物犯罪;特别建议国家成立流失文物调查机构,收集整理出《非法流失海外文物目录》,通过文物调查研究收集史料信息,写出一本文物流失史话。彭卿云先生他认为国家珍贵文物出去多少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到国家心中有数,并将历史事实记录在案,教育后人。
  对于国家珍贵文物海外流失文物回流的工作,彭卿云先生1989年就开始参与国家文物局新时期以来的海外流失文物回流的工作,并于当年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回战国铜鼓。彭卿云先生认为,国家确实希望珍贵的流失文物回归中国,国家也采取了各种方法追讨珍贵海外流失文物。但是对于战争掠夺等不道德途径流失海外的,坚决不能花钱购买。国家参加竞拍就是认可对方拥有文物的所有权。还有就是国家通过法律途径追讨那些具备完备文物档案和足够证据的海外流失文物物品,最后促使流失文物所有者无偿返还文物。另外就是国家通过外交途径追讨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在海外流失文物回流工作中,象彭卿云这样的中国大多数当代文博专家们都不赞成国家出钱买回海外流失珍贵文物,他们都认为买不是办法,正常买也买不过别人。文博专家们都愿意国家把购买海外流失文物的有限资金用于国内保护文物上。2015年12月16日,中国文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经过彭卿云等全国当代文博专家们的努力下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召开。中国文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文物学会设立的分支机构。为推进文物管理法律化,促进文物法律工作的发展;加强文物法律的研究;架起文物界、法律界相互沟通合作的桥梁;搭建文物法律工作者联系交流机制平台;探讨、解决文物管理法律纠纷等问题而由故宫博物院联合全国9家文博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文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进入法治化。

  2015年,彭卿云先生这位年逾古稀的“九龙山骄子”,这位中国知名文博界老兵以笔化灯,编辑整理出版发行其个人著述《萤光集——文博文存》这一部厚重的文集,来重新查点人生之路中的部分足迹,见证那些难忘的记忆,透过这些岁月印记,领悟万象万变的人生。时至今日,彭卿云先生他仍还在为《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这本杂志尽心尽职,在与时俱进中努力补昨日之缺失,开明日之通途。1992年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李瑞环先生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文物工作方针,就是彭卿云他在文件起草中根据李瑞环先生讲话形成的文字表述。这八字方针,受到中国文博界谢辰生、麦英豪等众多文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时至今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仍是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主导方针。彭卿云先生虽离开家乡几十年,但他留给家乡岩口人们的印象总是那么清晰:睿智而讷言,耿直于朴拙。虽年届耄耋,学术有成,却眷顾后学,待人真诚,厚道和气,这一切足堪垂范。
  彭卿云先生是一位忠实的传统文化守望者,在国家文物局历届副局长中,他在编辑重大题材的书刊方面成就卓然,数千万言的文字经过他的手变册成书,我们可以想象,人生之路上,彭卿云先生他为共和国的文博事业的发展,泣血长歌,魂牵梦绕了多少个春秋?我认为彭卿云先生的务实精神代表了一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情节。彭卿云先生他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文博工作者的位置上,内心深厚的传统文化又促使他以文博工作者特有的高度责任心,数十年游心于文物,冥心于考证事实,数千昼夜移晷忘倦、壮怀不哉,穷索渴思,搜集著述,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啊!他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吾中华历史之悠久、民风之淳朴、仓廪之殷实、人文之秀杰、古迹之众多。唯山川故物、历年既远,人文景观,往迹易湮。难免失其之方位、遍觅不得;或乏于编次,未能备载。故泣血多年,查史料、搜遗存,记录下这篇篇被历史即将要遗忘的旧梦,使后来者对我中华文明的昨天有迹可寻,观其行,读其章,彭卿云先生的良苦用心,苍天可鉴!
  彭卿云先生用赤子胸怀奉献文物事业,他对文物事业功德无量!彭卿云先生在学习、研究、贯彻、继承文物工作和研究、保护、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为中外文博学者专家所公认、推崇和赞许。彭卿云先生一生情系文博事业,取得很大成就,建树颇丰!
 
  2016年10月3日丁华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