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工商文化 >

谈谈农耕文化与工商文化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尹敬中时间:2015-04-15点击:

 
  人类主要活动为生产活动,故生产方式决定文明程度,决定社会形态,决定文化内涵。人类历史若按生产方式划分,已经历采集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商文明三大阶段。而游牧文明则是介于采集狩猎与农耕之间的文明。历史总是进步文明替代落后文明,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传说中国远古时代,蚩尤部落代表采集狩猎文明,黄帝部落代表游牧文明,炎帝部落代表农耕文明。采集狩猎是灵长类动物(譬如黑猩猩、类人猿)都会的,但它们能使用工具(石头、木棍)却不能创造工具(弓箭、长矛等)来获取猎物。“人猿相揖别”,就在这“创造”二字。传说蚩尤“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含砂石子”(《汉学堂丛书》),“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龙鱼河图》)。可见蚩尤部落武装先进,作战勇猛。但他的部落与黄帝部落作战还是失败了。什么原因?历史书没有说。要我说,蚩尤就输在生产方式上,输在经济实力上。您想啊,采集狩猎部落没有剩余产品,肚子饿了才会去采集狩猎。好不容易打来野兽,为了群体生存,食物得平均分配(至今狩猎仍保持“见者有份”这一习俗),过着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而此时黄帝部落已与炎帝部落结合,从事农耕,有了剩余产品。一打起仗来,蚩尤部落后勤跟不上,饿着肚子怎么能打仗?失败是必然的。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合成了后来的中原民族——汉族。由于生产力先进,所以很瞧不起周边的少数部族,中国的历史书总是称其为“蛮夷”“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直到称英国为“英夷”。由于农耕生产“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有了剩余产品,社会出现了“士农工商”的分工。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化:商周的青铜器、秦汉以后的宫殿及宗教建筑、汉晋以后的书法国画、唐宋以后的瓷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还有“四大发明”,这些在世界文化史上都熠熠发光,中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
  游牧文明接近农耕文明,但其民不种田、不纺纱,且居无定所,其自给自足程度远差于农耕文明。所缺物资得靠贸易或抢劫,所以游牧民族崇尚暴力。历史上中原民族总是受到北方民族的侵扰,中国还被两个游牧民族统治过:蒙古族、满族。由于对中原农耕文化的态度不同,他们的结局也不一样。蒙古人的骑兵曾经横扫欧亚,所以他们看不起中原人和农耕文化。蒙古统治中国时,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原南宋人),更看不起读书人(有九儒十丐之说),统治期间只搞了两次科举考试,一些蒙古大汗还是汉语的文盲。结果,不满百年,就不得不退回到蒙古草原去过他们的游牧生活。满族统治中国时,虽然内心里以汉人为奴仆,但口头上还是说“满汉一体”,完全接受中原农耕文化,许多皇帝还是汉学通。结果满族统治中国差不多三百年,并且多数满族人被汉化。这说明,最终还是农耕文明战胜了游牧文明。
  中国在清乾隆(1736-1795)以前一直是领先世界的。中国落后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18世界末19世纪初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1736-1819)发明蒸汽机以后。蒸汽机引发了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爆发出巨大生产力,短短百年创造的财富超过历史总和。而我国仍处在农耕文明阶段,所以落后挨打,甚至被弹丸小国日本侵略,百年时间(1840-1945),中国人受尽屈辱。
  中国的落后要从自身找原因。原因就是农耕文明时期拖得太长,受农耕文化束缚太紧。(插话:“文化”的概念有大中小之分,文化大概念与“文明”同,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化中概念指精神文化,文化小概念指文化知识,我这里指精神文化)。农耕文明虽然也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它是一种保守的封闭的小气的文化。先秦最早的歌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说,农耕是一种个体生产、自然经济,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有没有皇帝、有没有政府无所谓。农民只有两样东西自己不能生产,一是盐,二是铁,除此很少需要与外界打交道,一辈子依附在土地上,生活在宗族聚居的熟人社会里。妇女们除了走亲戚,更是一辈子没有走出山窝窝。从事传统农业生产,靠的是力气和经验,读不读书无所谓,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发财、光宗耀祖。可见“读书无用”与“读书做官”论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插话,如今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是不做官也要读书了,否则寸步难行。)由于没有人流、物流,也就没有信息流,闭目塞听,孤陋寡闻,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乾隆自以为大清是世界的中心,有外国使者求见,他抱着“万国来朝”心理,非要人家行跪拜礼,结果失去了了解外部世界的机会;外国人想与中国通商,乾隆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什么东西没有?不需要与外国做生意。“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了,皇帝老子和满朝文武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清政府始终不愿打开国门,于是越来越落后。虽然我们邵阳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后来的洋务派却只“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学人家的技术却不学人家的文化,不维新,不变法。以致《海国图志》反给日本人很大启发,明治维新(1868),脱亚入欧,迅速成为工业强国,反过来侵略中国。这是工商文明战胜农耕文明最典型的例证。
  正是工业生产带来了工商文明和工商文化。工业生产的是商品,不是拿来自给的,而是拿来交换的。商品交换讲究一个“和”字,“和气生财”“生意不成和气在”“捆绑不成夫妻,强迫不成买卖”。以和为贵、自由贸易为贵。商品在交换时“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所以,商品要价廉物美才能占领市场。这就迫使生产者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特别是不断更新产品。所以,商品生产促使竞争,竞争又促使人们不断创新。归根结底,“创造、创新”才是文明进步的灵魂,才是文化精神的精髓。商品生产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人高度社会化,使人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真正做到了“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它创造的文明大气而磅礴,远非农耕文明可比。
  回想计划经济时期,它也有工业生产,但生产的不是商品而是物资,它也有销售,但是叫供销,主要物资是要凭票供应的。没有公平交易,也没有商品竞争,所以十几年产品无多改进,而且总是供不应求,人们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1970年代末,我国终于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90年代又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政策,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全民发财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仅用30多年时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的成功,再次证明工商文明胜于农耕文明。
 
  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邵东始终走在邵阳市的前例。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工商文化底蕴使邵东人成为翘楚》,我的观点是:邵东之所以比西部县发展得快,与邵东人内在的工商文化素质有关。
  文化素质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商品生产与经营中陶冶出来的。
  说起邵东人经商办企业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这依靠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地理条件。邵东虽不靠大江大海、也不靠大城市,但古代有蒸水通湘江,有邵水通资江,又是市境最早通公路(潭宝、衡宝)、通火车的县。蒸水因其平坦,古代就是中原人入邵口。邵东境内发掘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说明周灭商以后,有商代移民到过这里,据说,商人是最会做生意的。在汉晋时期,今邵东境内有三个古县:蒸阳、昭阳、新城(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说明邵东是市境古代中原移民最多的地方。换言之,邵东得中原文化之先。邵东历来人口稠密,人多田少,“三天不赶场,鼎锅作钟响”又促生了邵东人的经商神经。二是邵东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特别是优质烟煤资源,这为邵东开启以冶铁、锻铁为主的手工业提供了前提。解放前,邵东铁匠几乎占领了市境的主要集镇。清末民国时,洪江“宝庆会馆”(又名太平宫)是“洪江古商城”十大会馆之一,宝庆会馆以“宝庆的锤子”闻名,顾名思义主要是从事铁作业,其中邵东人占多数,有个邵东人还当过洪江商会的会长。邵东人很会做生意。据胡光曙先生回忆,解放前邵东人在隆回“放镰刀”挑着担子挨村挨户发下去,不记账、不收钱(所以叫“放”),来年再来放镰刀时,才把上年的钱收上来。这里就使用了试销、赊销等销售方法和诚信的商业道德。邵东人什么时候开始开矿挖煤?什么时候开始办现代工厂?我手头没有系统的历史资料,只从《邵东县志》中看到:“乾隆年间牛马司开有煤矿公司25家”,“宣统元年(1909)棠下桥人赵芹从上海购进锅炉及机械排水设备,在住地开采煤矿”,这是邵阳有现代工业设备之始。民国十三年(1924)邵东人刘重威邀股集资在邵阳城创办宝庆光明电灯公司,这是邵阳人用电之始。邵东人为什么处处领先?除了他们继承了农耕文化的吃苦耐劳精神外,还在于他们有工商文化精神。我把这种精神概括为以下三点:
  1)敢闯敢冒,具有开明意识、开放精神。邵东人敢于走出熟人社会,到外面世界去闯荡,足迹遍天下。真是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邵东人。由于见多识广,思想意识自然开明一些、开放一点。邵东乡镇企业的发展就与邵东干部开明有关。
  2) 以和为贵,具有平等意识、契约精神。“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而做生意主要是和陌生人打交道,更讲究“和气生财”、平等、守信,互利双赢。邵东有句谚语“不怕争出屎,只要墨呷纸”,这就是契约精神。邵东人做生意讲究“货卖堆山”而不是“独此一家”,所以邵东市场规模越办越大,别处买不到的这里买得到,别处卖不掉的这里卖得掉。
  3)重视教育,崇尚科学,具有创新精神。商品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来源于科学,科学在于重视教育。邵东人重视教育也是走在全市前列的。
  我对邵东的了解其实还很肤浅。譬如,邵东市场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中间是如何运转的,其经商理念是什么,生意经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制度文化?民营企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是家族式企业还是现代股份制企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都不得而知。总之缺一部《邵东工商发展史》。我希望邵东工商界、文化界人士能够有人牵头,组织起来编一部这样的历史,从清中叶开始,一直写到现在。其中,对邵东工商世家、工商名人,做一些专题来写,把邵东人的工商文化精神记载下来。同时建议政府筹建“邵东工商文化展览馆”(可将“荫家堂”改建),让我们的后代不仅看到高耸的大厦、繁华的市场、热闹的工厂,还要让他们看到这背后蕴藏着的前代人良好的工商文化精神,以使其继承下来,发扬开去。
 
  和文化精神非一朝一夕形成一样,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却不会因生产方式的改变而立马改变。中国经历了三千年的农耕社会,而现代工业生产才百余年历史。农耕文明沉淀下来的农耕文化,仍然在起着不同的作用。前面说过,农耕是个体独立生产的方式,它养成人的眼光短缺,只顾自己的习惯。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对社会进步、对公益事业不关心。有的人发了财,以为都是自己的狠,还停留在“土豪”水平上。俗云:“穷人安则富人安”,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是与财富成正比的。还有,农耕社会是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是个人情社会、人治社会,人们缺少制度意识、法律意识。“人熟好办事”“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讲游戏规则,而讲裙带关系、依附关系。有的人因此崇尚厚黑学(流氓学)、关系学,办事走后门或行贿受贿,权钱交易,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公正。“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秩序就没有公平的竞争,没有公平竞争就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进步。贪官寻租受贿,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就是开历史倒车。开历史倒退对谁都没有好处,对穷人没好处,对富人也没好处。所以党中央反腐深得民心。这一段看似多余的话,其实是为强调一句:在中国要让工商文化扎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去掉农耕文化中负面的东西,甩掉包袱,轻装前进,才能更快实现“中国梦”。
 
  综上述,本文讲了三层意思:一是先进文明取代落后文明,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铁侓。二是社会进步从创造(新)始,创新从竞争始。商品经济最利于营造竞争环境,从而调动人们创新的积极性。三是由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具有稳固性。中国经历三千多年的农耕生产,其形成的文化有阻碍现代化的负能量,对此我们要有所认识,并不断克服它。
 
                                          201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