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化大家谈 >

神韵呼唤奋发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魏恒斌时间:2014-12-19点击:

浅谈书法引导进取精神的助推效应
 
 
  中国书法,素以神韵为脉络。所谓“神”,从狭义上讲,是指书家用笔之气势、力度,全幅之气息、韵趣;广义上讲,是作者的情绪、意识、感悟、品味、人格、操守等个性的有效表露和张扬,是书法艺术的精华和灵魂。所谓“韵",是指书法的章法、节奏、旋律、对称和呼应的科学运作与创新。古往今来,书家总是将自己的浩然之气,荡然之思,逸然之趣,通过笔情墨韵,交织成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撞击人们心扉的交响乐章,给以震撼而又助推的恒力。这是因为书家在纸上的点画和从字里行间透视出的濡笔挥洒的灼炽情感,在赏识者的心目中,则已演化为能言善语、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柔和婉转的用笔,匀称安稳的结构,恬淡雅逸的韵致,充分抒发了作者“反自然”的出世情思,宛如肖邦在演奏娓娓动听的钢琴鸣奏曲。颜真卿的《祭侄稿》,则饱含忠烈刚贞的气质,犹如朗诵一篇悲壮沉雄的大爱词章。
 
  中国书法的神韵,以骨力为根本,以博采为依托,以书者广阔、豁达、大度的胸怀为基础。历来一切注重神韵之作,尽管书体不同,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以力感为基石。实践证明,无刚用柔,则柔必弱;无柔用刚,则刚必致脆。只有“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才能神韵自生。
 
  这里必须明确,我们所指的“书法力感”,并不是指写字时用力的大小,更不是大力士的直观力,而是书者大脑的驱使力,通过臂、腕、掌、指,传递到柔软的笔锋来实现的,是将自然的刚硬之力转化为柔腕之力一一把全身之力转化为笔力。显然这种转化,这种内含力,不能信手拈来,也非朝夕之功,必须通过长期的体察、磨练,方能写出若“惊雷闪电、排山倒海”之力感的字幅来。所以,书法的这种力感,可以产生无穷的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力,它可以陶冶人的性灵,锤炼人的品格,启迪人的思维,培养人的情操,涵养人的德性,激励人的奋发进取精神。
 
  中国书法经常可以产生“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当书者以“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怀素自序帖》)的高涨兴致、激动情感,挥毫奋疾,在奔泻的情势中应机随遇,变化出奇、新理异趣;结字上下相贯,前后呼应,章法朴茂;点画刚劲洒脱,纤稼相发;结构聚散自如,宏中肆外,开阖擒纵、惊奇跳骏,险境为夷;行间错落参差,茂密而不困闷;节奏鲜明,意连势全,浑然白成的书法神力,倾注于对方(观赏者),以自己的艺术之火,去点燃他人的心灵之火时,就会发生感情的外射,使书者与赏者之间的感情产生倒流和合流。这个过程,就是书法作品情感力的演变。
 
  据此,我们在工作、学习之余暇,或扶临悬观、心领神会,或应求请索,随意挥洒,豪情逸致,淋漓尽致地表现于笔端纸上,均能成为人们心灵的迹化和审美的寄托。
 
  宋代书家黄庭坚说过:“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且养于心中无俗气”,因“心能转腕,手能转笔”,“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由此可见,书法与陶冶人们的心灵,有着相当密切的直接关系。而同朝的书论家朱长文在《续书断》一文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观颜真卿的《中兴颂》,则宏伟发扬,状其功德才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夫承家之谨;观《仙坛记》,则秀颖超举,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浮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进一步阐明书作是书者心灵美和行为美的真实写照,且具有非同寻常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不愧为呼唤人类进取精神的强有力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