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化大家谈 >

中国汉字书法的发生、发展与演变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魏恒斌时间:2015-01-08点击:

  中国书法是随着汉字的产生、发展而来的,汉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汉字的完美表现形式,是我国独有特色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宝藏。什么是中国汉字书法呢?从字面上看,古代“书”字是由“聿”和“日”两部分组成的,“聿”乃笔之意,指书写工具。“日”字古汉语作讲话解。组合起来,“书”就是人用笔来说话,也就是写的意思。  “法”是指方法和法则。因此,“书法”最初是指书写的方法与法则。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汉字的书写体例也逐步地发生着变化,产生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书法已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功能,完全摆脱了汉字基本的记事功能,而向着抒情达意,表达创作者情感世界的物化表象,书法则成为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抽象的线条美学的专用名词。
 
  在古代中国的美学思想中,汉字书法所表达的情绪因素远不止于其抽象美的形式一一用笔、结体、意态、风神等等这些书法自身外在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汉字书法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力量。“书如其人”,书法家人格品质的崇高卑下,直接通过其书法作品得以展现。
 
  这里介绍一下中国汉字书体的特征及代表碑帖。
  中国汉字书法的书体演化是在漫长的文字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一)苍茂古朴的篆书。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是指小篆前的所有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和籀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系统化的成熟文字。最初发现于殷墟安阳,是一些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载占卜、祭祀活动的文字。艺术上,这些文字以刀代笔,线条方折有力,已具备了抽象、简洁的汉子书法结构和意趣,具有一种撩人遐想的天然古拙之美。甲骨文的书风,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早期严正宽厚、沉着雄放;中期自然生姿、纵肆疏朗;晚期工整严肃、契刻精丽。甲骨文的产生、发展为我国汉字书法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文,又称“钟鼎文”。大都镌铸在钟、鼎、盘等青铜器上,战国前称铜为金,故名“金文”。“金文"始于商代前期,盛于西周,延续至春秋战国。“金文”有阴文和阳文两种铸法。前者叫“款”后者叫“识”。金文比甲骨文用笔显得厚朴而少有尖锐劲利之感。晚期金文字形以长取势、道劲苍健,字体结构更有规律性,为后世石鼓文和秦小篆奠定了用笔和结字基础。金文存世名作品有《大盂鼎》、《大克鼎》《虢季子白盘》、《敬氏盘》、《毛公鼎》等。籀文也称籀书,传说周文王时因史籀编《史籀篇》而得名。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的223字和唐代发现于宝鸡的战国时秦国刻在10个鼓形墩上的文字,即石鼓文。因其文字所载为秦国国君田猎、游乐的情况,故又称“碣”。它是目前我国存世最早的石刻。
 
  石鼓文笔法继承了甲骨文、金文的挺拔凝重风格,划如屈铁,线条饱满圆厚,中锋用笔粗细匀称,出笔入笔,藏头护尾,沉着含蓄,用笔、结体更加线条化和规范。使汉字书法艺术创作第一次从不自觉的天然状态进入理性的空间塑造阶段,对后世书法的审美意向和篆刻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小篆。小篆是由籀文演变而来的。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始皇命李斯等人对各国文字进行整理改革,颁行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是为小篆。小篆同大篆相比,具有定型化、符号化的特征。异体字减少,书写更加规律,结体讲究对称、均匀。在行文格式上,确定了从右向左的规则,对后世汉字书写产生了长时间的影响。秦小篆今尚存《泰山》、  《琅琊》残石上的几个字。历代书法家以小篆著称者不在少数,如唐代的李阳冰,有石刻《三坟记》、《城隍庙碑》等,五代徐铉及《篆书千字文残卷》等。到了明清,更有李东阳、王澍、邓石如、吴让之等名家辈出。
 
  (二)扁长舒展的隶书。隶书是由小篆演化而成的,传为秦代小史程邈损益小篆而创制,因其有助于地位低微,识篆不易的吏役书写,故名“隶书"。“隶书”产生于秦统一六国前一百年,成熟于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中期后,隶书的发展风格各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隶书”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文字学所称的“隶变”,就是指隶书取代了篆书的变化。它标志着古汉字书体的结束和今汉字书体的开端。这是因为隶书的组成结构在形体上一改篆书单一的线条造型而代之以由几种不同的点画形态,成为组成文字的基本元素,使汉字书法体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隶书有古隶与今隶之分。古隶是指汉以前隶书,又称“草隶”,是介于篆隶之间的过渡性书体,字形较方,少有波折,在结构用笔上都未脱篆书的痕迹。今隶是指汉及其后的隶书,亦称“汉隶”、“八分书”。它打破了小篆的长条形结构,以取扁方横势为其基本结构特征,用笔舒展自如,蚕头燕尾的用笔和挑法使隶书有较强的动感,节奏明快。布局的分布,字距大于行距,更加强化了左右开张之势。同时,隶书比较平直的笔画使书写大为便捷。汉隶碑刻流传至今的精品不下百种,最具代表性的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西岳华山庙碑》、《孔庙碑》等蔚为大观。
 
  (三)变化无穷的草书。草书是一种快写的汉子书体,东汉赵壹指出草书是“删难省繁、损复为草”。草书分章草和今草两种。
 
  章草是带有隶书特点的草书。它结构平正,点画隶意明显,字与字之间未出现萦带现象,其最大特色是笔画问的牵连笔势。章草是书苑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主要有魏晋时的杜度、韦诞、皇象、钟会、陆机,明朝宋克,现代郑涌等。
 
  今草起源于汉代中叶,传为东汉张芝所创。今草的特点是“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它比章草更加笔势圆动,点画字间体态连绵、恣肆放纵。历代今草名品甚众、书家辈出。有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鸭头丸帖》、唐孙过庭《书谱》、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序帖》、宋黄庭坚《李太白忆旧游诗》、元鲜于枢《韩愈石鼓歌》、清王铎《草书学大帖》、傅山《草书孟浩然诗》等,现代的于右住、毛泽东、林散之等,各有佳趣。
 
  (四)端庄严正的楷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人们用它取代隶书而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故称“楷书”。楷书的特点是字形方块化,笔画横平竖直,一丝不苟。“字体端正、用笔合法”。完成了汉字由象形向表意的过渡。楷书始于汉末,发展于六朝,鼎盛于唐代。六朝楷书言之“魏碑”,用笔方正便利,体格雄健朴实。代表作有《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龙藏寺碑》、《郑文公碑》等等。唐代楷书代表着中国汉字楷书的最高成就,结体平正严整,用笔方圆结合,以中锋、藏锋为基本运笔方法,字态更加含蓄深沉。存世作品众多,流派纷呈,风格各异。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虞世南《夫子庙堂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李邕《法华寺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等,都对后世汉字书法楷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五)潇洒流利的行书。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唐代张怀璀说:“不真不草,是日行书”。原认为是东汉刘德升所创,事实证明,早于刘德升的崔瑗等人已有成熟的汉字行书作品了。汉字行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既有楷书的体势、点画,又具草书简便书写的快捷,形体变化灵活自由,易于辨认,因之为历代书家喜爱。东晋王羲之因行书《兰亭序》而被誉为“天下第一”书圣的。行书的主要代表作品还有东晋王殉《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唐李邕《麓山寺碑》,欧阳询《卜商读书帖》,颜真卿《祭侄稿》,柳公权《蒙诏帖》,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五代李建中《土母帖》,宋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庭坚《松风阁诗》,米芾《蜀素帖》,蔡襄《自书诗札》,元赵孟  《归去来辞》,鲜于枢《苏轼海棠诗》,明文徽明《赤壁赋》,董其昌《琵琶行》等,还有清代的翁方纲,刘墉、何绍基、赵之谦,现代的邓散木、沈尹默、郭沫若等人擅长行书,并有大量作品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