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化大家谈 > 文艺评论 >

刘晓平诗歌艺术品格

来源:新浪邵阳文艺评论博客撰稿:罗建辉时间:2016-07-25点击:


  历史具有一种无情的剥蚀性,它以超然的冷漠审视一切。无论是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以力的博杀斩获了一个时代的帝王,或是殚精竭虑、神思妙语,以智的运化拓展了一个民族思维的哲人,都可能在绵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被剥蚀得一无所有,而走向“零”的回归。而艺术是可以不朽的,它可以穿越历史的帐幔而光耀千古。如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无论跨越哪一个朝代,都敲响了悠长的回音。他们所叩响的,正是诗歌艺术的大美之魂!时光流转到今天,依然如此,张家界也有一群探索诗歌艺术的诗人,刘晓平就是探索者之一,他的散文入选了中学语文教材,他的诗作也入选了中学阅读教材,其诗歌的艺术品格已初露端倪,正在接受历史风雨的剥蚀而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受打磨。我认为其诗歌作品具有以下艺术品格。
 
  一是富含哲理。刘晓平源自生活的诗以浓郁的说理风格见称。如《夫妻岩》:“说不清相距多少个世纪,我目睹你们化作岩峰永远不变的容颜。/我把目光,如铆钉一样/钉在雕塑般相依的你们,/读起起伏伏的风波,起起伏伏的岁月,/起起伏伏而终于相依相托的爱情,/……/啊!夫妻岩,/一个千古奇情的传说。/而我不愿像传说那样读你,/我愿用一颗凝重的心,/一首凝重的诗,/来稀释、浸泡、诠释你们的情衷,/让你凝结万年的爱心,/复话在心中。”这类诗名为咏物,实为写人,虽形象内蕴有别,但其立旨意向无异,其共同的特点是充满了深沉蕴藉的哲理感受。一方面有丰富的沧桑之痕,风尘之迹,强烈的情感和绵长的思致;一方面,又能写象求蕴,以形得神,倚境出意,赋物明理,使物象与心象妙言而凝,物理与事理浑融无间。
  刘晓平诗歌创作中对“哲理”的追求随着他本人对社会生活体验的加深,对人生经历咀嚼的回味而升华,他诗中所表达的哲理的内容,在广度、深度、厚度、力度上,都急剧地扩充、增长、膨胀、加强。如《人生》:“人生包含生死两部分/正如一棵树/有以天空为大地的树干树枝/生是树干树枝/死是树根/生有风雨阳光里的枝茁叶茂/死有唤醒埋葬的探索和思想/死和生一样有活力/生让人生得以表现/死让人生得以延伸。”这首诗熔铸了刘晓平人生阅历中几乎最为深切的感情,而且是他把自己人生体验提炼之后的出色的思想才华。此诗视野开阔,思想犀利,感情激 越,具有哲理式史诗的审美风格。诗作不长,但其巨大的思想容量和卓越的艺术概括力的确令人震撼。
  哲理的韵味与隐喻的统一已臻化境的佳作给人印象尤深,刘晓平的诗作不泛这样的佳品。如《春天的紫罗兰》这样写道:“春天的紫罗兰/灿然开放在心的原野/没有季节的流程/蓬蓬勃勃地芳艳/即使淡泊归去/也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春天的紫罗兰/轻姿曼舞的意境/生命之爱是一种开花的美丽/收获的愿望将是等待/即便是一枚失落的青果/也有一枚美丽的疤痕。”这首诗具象描述与抽象意蕴已达统一,可谓佳作。首先,该诗的上述这些句子,是景证、物语还是情证、理语?应当说都是,由此可见其语言的品质与容量;其次,它的写作目标,是写景状物还是传情达意,应当说都是,由此可见其描述的作用与功效;再次,这里的客体是实物还是意象?应当说都是,由此可见其造型的方式与形状;此外,它的传达途径是写实还是象征?应当说都是,由此可见其设境的手法与内涵。刘晓平面对一个人们在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的寻常事物,通过自己思想感情的分解与重构,却写出了一种深邃的哲理。
  刘晓平的诗,集中于对生活现象的凝视并深入地探询其内在哲理,他诗歌创作的实践及其成功,无疑是得益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毋宁说,他已出版的诗集《爱的岁月》、《爱的小屋》、《秋日诗语》、《张家界之恋》等更是创作主体人生底蕴喷薄而出的哲理宣言。
 
  二是源自生活。读刘晓平的诗,我想起臧克家的一句话:“诗存在于生活中,诗句无非是朴实身体上的漂亮外衣。”臧克家在这里特别强调诗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在他看来,诗源自生活,美化生活。我觉得,追求生活涵蕴的深度表达,是刘晓平诗的突出特色。
  刘晓平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也许是这种生活历练促使他去思考生活,思考社会,并把这种思考化为诗情,凝结成诗句。《牛棚》这样写道:“牛棚里关的不是牛/关的是我们一家/乡亲们喜欢来/不是送草/只是送上几句贴心的话”。生活是多元的,有欢欣,也有沉重。想想牛棚岁月,想想送精神食粮的乡亲,这样直面生活艰辛的诗读后使人心灵颤悸,使读者对社会对人生于诗作的艺术欣赏之余多出了一些理性与反思。
  刘晓平的诗扎根于生活和民众,浸润着浓烈的朴素情感。如《父亲》写道:“乡村的田野上/父亲是一块典型的广告牌/生动地标示着农民的形象/像一个稻草人……。”在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和社会发展面前,个体的人是渺小的。但特征是相对永恒的。“父亲”的形象正是在这里以平民化的特征显示出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广义色彩。
  刘晓平写诗有自己的美学追求,他的诗绝不是复制生活,简单的复制会窒息一切想像和夸张。他所撷取的生活素材,总是用自己的心去拥抱、去思索,用自己的情去融化、去激活,那被融化和激活的素材反过来又负载起激活它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思想、情感、物象三者的和谐一致。刘晓平善于抓取生活中三位一体的物象,并以此作为诗的艺术焦点,把趣、味、韵皆具的生活素材锻造成情、意、境相和谐“诗眼”,使全诗气脉流贯,形神凝聚、通篇皆活。关于象棋的组诗就是很好的例证。“假如没有你的存在/便没有了决战/便没有了楚河汉界……但没有你又怎分高下。”这是作者写“将”、“帅”的。“以不肯退后一步的血的悲剧/谱一曲壮丽的千古绝唱/……一盘棋的输赢/有时就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兵(卒)。”象棋棋子在诗人心灵中幻化出来心象,并用它作为全诗的枢纽,使诗人将撒落在生活中的散金碎玉打磨得锃光发亮,诗作也因此获得一种虚实相生的飘逸之美。高于生活的升华,是刘晓平诗歌艺术中寻找与表达哲理意蕴的常用手法。按照东方人或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哲理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是抽象的东西,获得它必须经过思辨,表现它则通过联想和引申,从具体的事物上升到形而上的精神、思想、观念。刘晓平的许多诗作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街头残局》:“……摆残局的人/似乎永远都是赢者/其实他赢的只是自己/他摆了一盘自己能赢的残局/那些因引诱走进残局的人/只有他们惨败后才会明白/自己原不是摆残局的人”。诗中的哲理,当然不是威严整肃的系统理论,也不是难懂的玄学冥想,它是因事、因物、因特定情景而发的思想火花,是智慧的闪光,精神的投射,灵气与才气的碰撞。
  刘晓平的创作成就与他精辟的艺术观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他所言:“任何一种艺术,其本质是反映生活,概括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违背这一本质就是违背了艺术的规律。诗歌艺术亦是如此”。
 
  三是人品延伸。鲁迅曾说:“没有崇高的品格,就没有优秀的人,甚至也没有出色的艺术家,成功的行动者。”因此,作者人品的高尚还是卑俗,将直接决定着他思想意识的好坏,情感的雅俗,理想的优劣。一句话,人品决定着作者的写作内容、写作追求、写作成就,甚至决定着他能否从事这一艺术活动。
  刘晓平是我市著名作家,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正如时任张家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凌之在刘晓平诗集《张家界之恋》的序中写道:“晓平同志是第一位把张家界题材作品写进中学教材的作家,他对张家界的旅游宣传贡献很大。生活是千姿百态的,有人说:‘人真情诚皆是诗’,晓平同志的诗作也具有这一特性,他的作品,就是他人品的延伸??????”的确,肖凌之的话是深刻的,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对刘晓平其人其文作了精辟深刻而真实准确的评述。
  人品对写作者追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品决定了写作者追求艺术、献身艺术的勇气。很难设想一个不懂美、不爱美、没有高洁人品的人,能真心爱慕缪斯女神。一个真正爱慕艺术的人,自然会为她献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刘晓平就是这样的人。他历经坎坷,多年痴迷文学并为之无怨无悔地奋斗,把张家界写进了教科书。展现在笔者眼前的《张家界之恋》等数本专写张家界山水、风俗风情等的诗歌专集,更是作者在文学天地里不懈穷经探幽的生动例证。另一方面,人品决定了写作者追求艺术的内容。高尔基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愈快,对社会就愈有益。一个人不断向新的高度冲刺中,他会得到很多等闲之辈得不到的东西。”刘晓平高高扬起“风景区文学”的旗帜,不断向新的高度冲刺。正如他所言:“文学史上,因风景名胜而创作的文学名篇如数家珍,我们所说的‘风景区文学’,即是根植于风景区的作家以及外来作家反映景区生活、描写景区风貌的文学作品,它们所具有的浓郁的地域特色、景区特色、语言特色,足可以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世界独具一格。”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刘晓平是我市“风景区文学”的旗手之一,他的诗集收录的不少是对风景吟唱的优美诗歌。仅《张家界之恋》一书中就收录了《向往张家界》、《张家界之恋》、《张家界之韵》等多篇迥异但各具特色的诗歌,读之不能不使人叹服作者的笔法和行文技巧等已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作者高扬“风景区文学”的大旗出版的这一系列诗集,为宣传张家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人品决定着写作者的道德情操和写作观。一个人人品的高下,几乎决定了他情操的雅俗、写作观的宏大与渺小等。列夫?托尔斯泰曾这样说过:“优秀的作家对自己的人品有强烈的苛求,继之而来的便是对自己的情感、思想、行为的苛求,然而远离他这种苛求标准的世俗生活以及这种生活造成的心理矛盾,使其貌似无谓实则敏感的诘问。于是乎,一个合乎自己苛求标准的美学世界诞生了。”刘晓平几本诗歌集子都是字字珠玑充满着美感的书,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了他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的发展,使其笔下的文字传达出蕴含于自己心胸中的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而显得神秘又绚丽缤纷,万紫千红。正如龙长吟所言:“可以这样说,在刘晓平的世界里,着力最多的还是介绍、描写张家界风光的作品。他背负着一种对张家界的强烈的使命感,凡所写关于张家界的美文,透出一种很强的诱惑力。对张家界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美学考察,审美介绍……”
  “写作是人品的延伸”,巴金的这句话是极富哲理的。我们有理由坚信,文如其人,刘晓平的诗歌创作之路,将继续向新的更辉煌的高点延伸……
  以上三点概述了刘晓平诗歌艺术的品格,这种艺术品格将使他的作品永具生命力,与山川永驻日月同辉!当然,刘晓平不是在诗歌艺术的逆旅中峨冠博带纡徐前行的李白杜甫,他的诗作还不是完美无缺的,但他正在穷搜苦索、踵事增华、追求完美,一步步朝着诗歌艺术的峰巅前行。
  (刘晓平,隆回县人,现任张家界市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