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化大家谈 > 文艺评论 >

自媒体时代诗歌的生机与危机

来源:新浪邵阳文艺评论博客撰稿:金 涛时间:2016-07-25点击:

  “自媒体的发展对当下文学的影响出人意料,各类文体中,受益或受损最大的,大约属诗歌。”在不久前举行的漳浦诗人节上,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卫如是说。本次活动由福建省作协、《福建文学》杂志社、中共漳浦县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朗诵会之后,主办方将研讨会的主题聚焦在“自媒体视域下的诗歌”,触发了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诗人、评论家的讨论热情。
 
  自媒体时代诗歌如鱼得水
  陈卫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同。来自广东的诗人唐成茂也认为,诗歌是最早进入“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形式。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诗歌活动热火朝天,微信、APP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移动平台已介入诗歌写作与诗人生活。就个人而言,诗人们自己建立个人公众号,每日发表自己创作、翻译或转载的诗篇;对于诗歌刊物,如《诗刊》《星星》诗刊等都有相应的微信公众号。还有一些诗歌网站,如中国诗歌网、诗词吾爱网等均有互联网和微信平台。也有诗歌朗诵和欣赏的公众号,如运作两年以上的“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均已产生广泛的影响,颇有名气。
  为什么相比其他文体,诗歌能够在自媒体上如此活跃?陈卫认为,诗歌相对体式短小,完成相对迅速,符合方便速食时代的要求,且由于比其他文类更具交际功能,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如鱼得水,不仅没有被商业社会逼向衰亡,反而发展势头如春雨后的野草,葳蕤茂盛。唐成茂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首先,现在的出版社越来越不愿意出版往往亏本的诗集;其次,发表诗歌的主流刊物只有可怜的几家,纯文学刊物和各类报纸副刊又在一次次缩小诗歌的版面,在纸质报刊发表诗作难上加难,英雄难过“独木桥”,一般作者、诗歌爱好者只能摸着黑改走“水路”——从纸媒转向了网络。相比传统媒体,自媒体发表的大门随时为诗人、为诗歌爱好者洞开,自媒体降低甚至消除了诗歌传播的门槛,让诗歌的主体和受众从精英化的少数转向大众。
  “我们经历了用笔写作、用键盘写作、用食指在手机屏上写作的不同阶段的变化。自媒体诗歌改变了诗人的劳动工具、提高了生产力,使作品交流和展示越来越便捷。”唐成茂说。
 
  诗歌永远需要好土壤
  自媒体上诗歌繁荣的表象也使一些人感到了危机。道辉是漳州诗歌群的代表性诗人、新死亡 诗派的倡导者。道辉开玩笑说,自从阳子建了“天读民居书院”的诗歌群、公众号,和他的交流就越来越少了。阳子是道辉的爱人、诗人。有了这些诗人群和公众号后,阳子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儿是看微信,晚上睡觉前还是看微信,整天就忙着处理微信了。看似玩笑,却道出了某种真实:线上的热闹,可能隐含着线下的冷清与封闭。在道辉看来,做诗歌的微信公众号,不是只懂美工和会选好诗就够了,还要研究人的好奇心理,要会宣传,让看客们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动,这需要一个善于策划、炒作、执行的团队。道辉将当下比较活跃的微信诗歌群,总结出如下一些运作特点: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有主题的诗歌比赛活动,以此来产生影响力;一群熟悉的人偶尔插科打诨,兼谈诗歌,有效消解读诗谈诗的乏味;批评名诗人的诗,在别人的批评中得到一种平衡;用红包堆出人气……这些微信诗歌群,动辄有好几百人,一般背后都有个运营不错的公众号,定期或不定期推出诗歌作品,与诗歌群互生共存。但是道辉显然不是很满足于这种状况,所以他建议阳子的诗歌群,人不能太多,控制在一百人以内,邀请一些评论家、一流诗人、实力诗人、诗歌新锐,每月一个论题,讨论群内一个诗人的诗歌,让群成员自由发挥,类似于一次诗歌比赛。道辉说:“高手讨厌太频繁的活动,也不稀罕你给他们找发表渠道。因此,无论是天读民居书院的公众号还是微信群,必须定位在探索,尖锐,前沿,高端。”虽然给了这些建议,但面对自媒体,道辉对自己定的规矩并不是那么有信心,他说,自己就是“荒凉的现代人仍在荒凉的泅渡中寻找荒凉的天堂”。
  在陈卫看来,自媒体上的诗歌创作已出现明显的危机。比如技术、速度、人气、乃至标题对诗歌本体的掩盖。当下诗歌风格多样,然而诗歌水准不一。嗓子亮的,传播频繁的,点赞多的,可能成为有些人判断诗歌好坏的一个简单方式。微信上,标题党赚取关注成为自媒体愈演愈烈的方式。此外,碎片化、娱乐化成为自媒体诗歌的新特征。这些都非常不利于诗歌质量的提高。
  “诗歌还是要维护它的庄严与本真的特性,保持它的神圣感。”陈卫指出,自媒体上诗歌群体与社团的存在,言论的相对自由,都给这个时代的诗歌发展带来良好生机。诗人们在群里可以增加诗歌练习,互相批评、提高,选择作品成熟的时候再公之于众。诗歌有写给自己看与写给公众看的,有些作品不适宜公众传播,可敝帚自珍。在公众传播的,必须有助于人们对真善美的信仰建立以及爱的传播。她说:“诗的生机寄托在人性良善的根基上。好的种子,需要生长在广袤的原野上。自媒体时代,诗的土壤也如此。”
  科技改变诗歌,但这种改变,更多可能只是诗歌发表渠道、诗人交流方式、诗歌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于诗歌本身所能产生的影响恐怕微乎其微。诗人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技术?是迎合,还是批判?著名文艺评论家曾镇南借用此次活动朗诵会上的一句诗做总结,大略不错:“我老了,你必须年轻!”
  (来源:《中国艺术报》2016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