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作品荟萃 > 散文随笔 >

邵阳县作协2017《情系高霞山》同题散文

来源:邵阳县红丘陵撰稿:刘博华 萧雨风时间:2017-04-22点击:

情系高霞山

  刘博华
 
  2017年4月16日在五峰铺林场蒋小波书记的邀请下,邵阳县摄协、作协30余人一道去五峰铺林场大型釆风活动。五峰铺林场雄伟壮观,巍峨挺拔,深厚的人文风景,道教圣地名山——高霞山。
  车子开进高霞山的江口亭境地,我就有一种久违的亲切的感觉,就有一种醉意的味道,如同投进母亲温暖怀抱的喜悦。曾记得,第一次我跟老公谈恋爱,就爬了高霞山,老公去东安县南桥镇上班,经常路过此地,对高霞山也是情有独钟。我每次去老公单位休假,老公要带我去看看高霞山的圣地,当年是泥巴路,灰尘满面,在崎曲小道中艰难爬行,只能步行上去。如今,在蒋小波书记的管理下,大变模样,蜿蜒而又宽阔的水泥马路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驱车到达高霞山顶上,如果我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是不敢相信,高霞山海拨898米,这样陡而险的山峰,蒋小波书记花费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去开拓高霞山的旅游基地,要想富,先修路,蒋书记随着改革的春风带头开僻这一片静土,传播人文景观,催生大自然的风光。
  清风带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悄悄地吻过江口亭,吻过山岗,娇柔地拨动我欢快的心弦。
  高霞山徜徉于五峰铺的大街小巷,两边的高楼林立,有“小上海”之称,镶嵌着美丽的画卷,江口亭两边的山峰呈现一片翠绿的松树映入眼帘,微风拂过我的脸夹,抚摸我的心灵,轻吻我的嘴唇。碧绿的山脉陶冶我的情操,排列整齐的竹林,不仅点缀着山峰,美化着环境,温暖着我的心房,而且妆扮着春天的活力,让我领略到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对生命的热爱。
  五峰铺林场的高霞山却有不一样风景与文化,这里有非物质文化蓝印花布,踱步去高霞山道教旅游景点,我尽情地拍照,身穿老红色上衣与短裙,用一双灵巧的手,摄影高霞山的美景,涂描平平仄仄的绝句。让我切身感受到高霞神奇的魅力。看了这些景色,让我更加了解“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景观。
  高霞山的旅游景点很多,我与高霞山留了许多影,与山里人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看见了山里人的纯朴,厚道,起了青黛的杉皮盖的矮房,木屋结构,木桥连心,低矮陈旧,现在,除了有意保存下来的这座老屋作为旅游景点,都已旧貌换了新颜。
  行走在高霞山之地,每走一个景点,我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感动,如今的高霞山,有李公真人传说与传承,有车前子的足迹,有改革春风的吹拂。每到一处,无不流露着人文景观与大自然的风光。这里的美景让我陶醉,路边密密麻麻的树木向我招手,纯朴憨厚地山里人家望着我,我心里产生由衷的敬意,勾起了我怀念母亲的念头,心生怀想。我手扶木柴,与老屋留影,也留下了对大山的深深的爱意,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高霞山,多么美丽的名字,让我魂牵梦萦。喝一口水清甜可口,我站在高霞山的最高处,我被这里的美景迷了,醉了,领略了高霞山历史的厚重,眼见了高霞山现在大变的模样,我更加酷爱这片沃士。所有的爱与情感深深地嵌在高霞山的怀抱里,我深情地说:“高霞山,我爱你”。
  2017  04  19写于塘渡口
 
高霞山,拂不去的一抹乡愁
  ★萧雨风
 
  高霞山以道教圣地名彰邵永州郡不绝来此求道或慕名隐居立说,缘于唐朝显庆年间真人李震在此修炼欲仙的传说,以及唐显庆后官至尚书的周源所吟《访李真人》诗之碑刻,慕名上山隐居的文人墨客盛名于世当属高霞居士明季遗老车逸民,车逸民就是明清以来邵阳诗文创作的开山人物车大任的三子车以遵,据说这位幼喜吟咏,兼习史论,学问渊博,厌恶官场的三少爷,视高霞山为诗酒唱和的桃花源,拒仕弃子,在此隐居40余年,著书《高霞堂正续集》、《邵乘胪句》、《贝叶集》等百余卷而以布衣终其生。
  关于真人李震和唐尚书周源与高霞山的渊源并非空穴来风,还是有志可考的。清《光绪邵阳县志》卷十杂志之仙释中,对李真人有着这样的记载:唐,李震,邵州人,隐县南高霞山。石洞奇(幽),洞外有寺,震常有其中,山腹药庵为震采药处。下有新甲山,震所宅也。世传震仙去,山上有碑,刻唐人诗。而这碑刻内容就是唐朝官至尚书的周源所吟的一首诗,尽管这座碑刻已经散失,但在道光《宝庆府志》卷一0三艺文项中出现过周源跟李震有过交往的残缺记载——《访李真人》一诗,虽然这位官爷跟《全唐诗》挂不上号,但他这首刻于石碑上的诗还是被有心的老夫子录示于地方志,除却第七句无法补释,余诗有曰:八十康强鬓未华,琴书图史是生涯。是非应不关心虑,名利何须挂齿牙。野鹤无心栖道院,岩花流水入仙家。(缺),近闻巢许出烟霞。从录示的这几句诗文的诗情画意中,看得出这位养尊处优的官爷对李震和高霞山还是蛮羡慕的。
  无论李震的超然仙骨还是我等肉身凡胎,高霞山之所以能够令人神往,除了更新换代的战事、人口迁徙等因素,我想与其天然之美之胜在历史上的盛名亦是大有关联的。
  对于高霞山,尽管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无资穷搜遍历,尽悉其纵横大小、远迩起讫,不知其何时开始将兄弟姐妹挤压于胯下而演绎成今天的模样?但我只知道,我宋代的祖先从江西沿途迁徙选择安身立命之处的时候,就已经在其山麓临水而居,繁衍至今,如同她的气息,生生不息。我也知道,有不知其数与我一样对其顶礼膜拜忠诚不二的子民和仰慕不已的粉丝。一直以来,岁月始终磨蚀不了自己对其的仰望,仰望其顶天立地的坚韧铮骨,仰望其高出风长的茂盛葱郁,仰望其身姿绵延的逶迤婀娜,仰望其蔚蓝肃穆的云卷云舒,仰望其三山汗漫般不傲的眼神。我还知道,很多人跟我有一样的好奇,那就是对高霞山凭啥脱颖而出以鹤立鸡群之势进入人们的视域,走进人们心里趋之若鹜而追根究底,揭开她这份神秘的面纱,探寻她的底,底在何处?探寻她的高,又高在何处?
  怀着这极大的好奇心,我走进了高霞山的历史深处,查阅了有关她进入历史的文字记载,蓦然发现,原来只是灯火阑珊,转角处,我看见她站在清《光绪邵阳县志》的门前,清晰地诉说着自己的身世渊源:“四尖峰,又二十里入邑南境曰四明山;东南百里至雷祖山一支入衡,为衡郡脉一支,又东南四十里至三峙山,别为衡阳县脉一支;又东西四十余里至大茅坪入衡岳脉;又东北三十五里至朗概山,北支入新化,南支历八十里并入新化。凡行县境几四百里,支阜特长,最著者曰高霞山、邪姜山、龙山”。并纠正了人们将四明山误为四尖峰的看法,白纸黑字地写道:“四明山西南首四尖峰,有以为四尖峰者,误也,居邵阳、武冈、东安、祁阳之间,山峰杰出以百数,唯此山最高,登之可望四州县,故又名四望山。地深险,最易藏奸,元詹一仔据此为乱。国朝咸丰初,粤贼吴有禄由东安窜此。其东北曰高霞山(在尚贤都),为唐李震飞升处,明,县人车以遵、刘孔晖读书山中,以遵以山名其集。国初名人多匿迹于此,枕四明,襟霞山,左引小寨,右挹东井,盖县南第一名山也。高霞山西北别支为胡家岭(又为黄茅岭,岭北为鸭婆山,西为高坡岭),其东二里曰破头寨,又三里曰三角岭;又东北四里曰小眉山,山高近十里,尖如笋状;又二十里逾罗城之野(罗城壕段山有明季营守遗址)曰塘卫山(在开化都东南,分支为猴子岭),又十二里曰吊井岭,吊井岭之北有别支焉,逾郦家坪(西南为四叶塘、岩门前、红庙山)凡十八里曰塔岭,亦东南之干(在开化都)。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啊,不看则已,一看吓一大跳,原来自己心里近水楼台的高霞山,绝非自己井底之蛙之视野,她之深,她之广,她之高,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思及此,人们对其仰慕之心顺理成章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置身其中,我突然想起在山靠山在水靠水这么一种广为流传的俗语,觉得这种说法其实讲的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一种给予和珍惜的情怀。纵观古今,小到村院,大到州郡县,凡以阴阳名者必山水。之所以人们热衷于以山水之阴阳方位来起地名,除了容易辨别方位,其内质更赋有一种铭记山水所无私给予的感恩之心,一种对家乡一草一木眷恋的情感状态。
  在琳琅满目的现代,人们对离自己渐行渐远的山山水水无形中已有一种眷念的渴望,或许,尘埋已久的,挖掘出来,擦去泥土,便是新鲜的;或许,散落的,细碎的,最不起眼的,身临其境,便是点亮眼球的;或许,曾经被自己鄙视的抛弃的,让其重新回归至自己的生活,便成倍了她的价值。以我看来,这N种的或许,其实就是自己心底永远无法拂去的一抹乡愁,诚如我们面对高霞山时那种发自内心的仰慕与留恋!
  2017年4月20日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