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作品荟萃 > 散文随笔 >

刘博华蓝印旗袍四题

来源:邵阳县红丘陵撰稿:刘博华时间:2017-04-16点击:

我与蓝印旗袍结缘
 
  那年我刚从学校读书回家,母亲正从街上给我买了一条蓝印旗袍,白底蓝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母亲为了给我买这条裙子,省吃俭用,本来用这钱来买救命粮的,母亲却给我买了这条蓝印旗袍,让我至今舍不得穿,一直珍藏,我静静地欣赏这条来之不易的蓝印旗袍,心中绽放一地诗花,开出湛蓝,碧蓝的花儿,妆扮成迷人的春色。
  品尝蓝印旗袍的文化底蕴,呼唤“非遗”的传承。蓝印旗袍的展示迷了我的心嵌,玲珑曲线美勾勒少男少女的魂魄,用燃烧的激情点缀了蓝印旗袍的春天。绽放蓝印旗袍的魅力,绚丽多姿。绣上蝴蝶结在旗袍上飞舞,耀眼夺目,散发韾香,心旷神怡。笑靥染蓝了旗袍的娇容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蓝印旗袍的风韵陶醉江南的水乡,也点亮了春天的希望。
  我与蓝印旗袍结缘之后,对蓝印旗袍如此酷爱,借用春风裁剪蓝天,赶制嫁衣,在我婚礼上穿上蓝印旗袍迷了我的郎君,老公用一生一世的爱呵护着我,把我久久揽在他的怀里轻吻,心中荡漾一池涟漪,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瞬时彼此撞击爱的火花,我捧起一缕春光,用心谱曲爱的旋律,把美好祝福印在蓝印旗袍上,用心经营爱的天地。
  我在服装设计中创意不同的蓝印旗袍,每一个款式都代表民族的风土人情,挂上笑容、放飞梦想、寄予希望,把“非遗”蓝印花布用旗袍的神韵传播下来,让蓝印旗袍不同的风格展现在历史舞台上,用独特的时装走秀展示蓝印旗袍的华丽高贵,孕育延续着一代又一代“非遗”传承的生命力!
  2017  03  21写于塘渡口
 
我与蓝印旗袍的故事
 
  那年中秋节,我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蓝印旗袍与我老公回家给母亲送节,母亲见到我的蓝印旗袍眉开眼笑,我们一起踏上河伯岭这片净土,眼前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我被这里迎风摇曳的红豆杉、源头风雨桥,河伯岭的纯氧深深吸引了。穿着蓝印旗袍的我与千年的红豆杉合影,回忆当年穿上蓝印旗袍与郎君在烟雨风雨桥牵手走过,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
  爬上河伯岭的顶上,一不小心,我摔了一跤,把我心爱的蓝印旗袍挂了一个窟窿,我心痛地流了泪,老公安慰我,回县城再帮我买一条新的,我伤心地说:“这是我亲自设计的蓝印旗袍,花费我许多心血与汗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在精心地设计、创意、传播。”老公无语,唯有安慰,老公看到蓝印旗袍的窟窿提醒我,博华别哭了,你反正自己会制作,心灵手巧,你把这窟窿绣一个蔷薇花,因为蔷薇花象征爱情,我豁然开朗,秀发飘逸,心情平静下来,一种对蓝印旗袍的创意涌入心头,点燃蓝印旗袍的希望,我擦干眼泪看青天,仰望蓝天的梦想。尽显“非遗”传承的传播者。
  蓝印旗袍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踏在河伯岭,纯氧挂帅,我们吸住新鲜空气,舒畅极了,一缕阳光抚摸我的肌肤,柔和温馨。聆听鸟虫的声音,富有节奏与弹力,仰望碧蓝的天空,让我产生遐想,我与蓝印旗袍有一个不解之缘,像是一遍又一遍诉说蓝印旗袍的故事。慢步林中,思绪万千,血液中流淌岁月的浪漫,穿过时光,滑过沟壑,镶嵌在灵魂深处,令人沉醉。
  穿着带有窟窿的蓝印旗袍的我拥抱红豆衫,树干笔直,树枝粗壮,六人合抱,它像一书无字天书,望而生畏, 河伯岭,一脚踏三界,阳光明媚、质地优美、碧绿青翠、空气新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存环境。河伯岭你把我的蓝印旗袍吻出了一个窟窿,也给我设计提供一个创意的机会,一边是打造河伯岭的旅游基地,一边是打造“非遗”的蓝印旗袍的品牌,蓝印旗袍是“非遗”的传承,我有幸与你结缘,走近你,爱上你,我的骨子里部镌刻蓝印旗袍的标志。以后你将为人类展示蓝印旗袍的娇容。再见了我的河伯岭,我与蓝印旗袍的故事镌刻在河伯岭的大山里,成为永恒的风景线,恋恋不舍地踩欢了回家的路。
  2017   03  22写于塘渡口
 
蓝印旗袍是我的情人
 
  蓝印旗袍,典雅高贵,却又有“东方明珠”之美称,娇柔的容颜深深吸引我的眼球,纤细的身材配上蓝印旗袍更加美丽动人,吸引男子的亲睐。穿着蓝印旗袍的我在油茶林里釆摘茶籽,在紫薇园里欣赏嫣红的紫薇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它轻吻我的蓝印旗袍,心中荡漾一池涟漪;在阡陌上看田野风光,微风摇曳我的蓝印旗袍,翩翩起舞,我与蓝印旗袍是分不开的,我在创意它的不同时代的风格,“非遗”的传承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让“蓝白”之美走出邵阳,走出湖南,走出中国,走出世界,我一直在思索、探讨、研究蓝印旗袍的神奇,在蓝印花布服饰图案与设计研发的课题研究中,我已经了书写两万多字的研究结题报告,让我的汗水与时间得到印证,蓝印旗袍的华丽安抚我的心灵;我尽力设计各种各样蓝印旗袍的元素,传播它的丽影,在艺术节上蓝印旗袍走秀展示艺术的魅力,在红尘里留下辉煌的一笔,在岁月里留下一串串的足迹。
  蓝印有意,旗袍有情,我把蓝印旗袍作我的情人,我把它设计春的碧绿、夏的火热、秋的成熟、冬的傲骨,在岁月深处里探寻“非遗”的传承,只能用我的拙笔去涂描蓝印旗袍的神韵,时而轻歌漫舞,细细品味;时而云舒云卷,翰墨清辉;时而笔笺诗篇,平仄韵律。曼捻时光,在生活锁碎中捞回光阴,在季节轮回中不断创新。那些,曾经被我设计的蓝印旗袍再进行延续设计,一点一滴的心血记录在我的文档里,成为我生命的财富,携着蓝印旗袍的俏柔在时光里闪光,年复一年的创意成为我珍贵的记忆。让我的文字在蓝印旗袍里传承下去,让我设计的蓝印旗袍在文字传播下去,彼此永不分离,我的生命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成长。蓝印花布旗袍成为我的蓝颜知己,不离不弃,愈是久远愈发馨香。我一生与蓝印旗袍有不解之缘,被“蓝白”之美深深打动,镌刻蓝印旗袍的细胞,在我生命里流着“非遗”的血液。在流年的时光里,绽放一地诗花。
  2017  03 25写于塘渡口
 
  蓝印旗袍的传奇
 
  2015年我在写蓝印花布图案与服饰设计研发结题报告时,我一直在研讨蓝印旗袍的神奇魅力 ,首先在探讨蓝印花布的由来,据说蓝印花布源于秦汉 、盛于宋代。在民间 ,蓝印花布不仅是常见的衣料 ,而且常被制成门帘 、头巾 、帐幔 、床单和饰品等 ,和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外来“洋布”的不断增多 ,蓝印花布在国内面临被淘汰的境地。江苏南通工艺美术行业在蓝印花布出口的同时 ,对古旧蓝印花布进行了挖掘 、研究 、收集 ,并开发设计了一系列蓝印花布新品。二十世纪末 ,蓝印花布又受到了都市百姓的喜爱 ,成为人们心中的艺术佳品。目前在我国 ,人们只知道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 ,而邵阳本地的蓝印花布 则“藏在深闺无人识”。正因为这样我把多年对蓝印旗袍的好奇与创意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今年 ,针对当前社会审美的需求与流行趋势 ,邵阳县着力于研发邵阳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 ,将研发中心落户我县工业职业技术校。我校展开了“教学自强之星”比武 ,辅导学生参加市级技能比赛和艺术节 ,并到外省比赛及参与展出等各类活动 ,通过对蓝印花布的开发 、研究与推广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融为一体 ,让邵阳县蓝印花布走出湖南 、走向世界。尤其用蓝印花布旗袍走秀让更多的人知道“非遗”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扎根于邵阳县本土“非遗”文化。
  古老的邵阳县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重,蓝印旗袍演出刻画了一个时代的风景,成为邵阳县的“非遗”文化的名片。诉说邵阳县“非遗”文化的传奇。
  春风吹绿江南,蓝印旗袍迷醉少男少女,跟随时代的脚步,让“蓝白”之美飘洋过海,传播它的魅力,我的内心产生一种火焰,如同我的诗在灼烧我的灵感,让蓝印旗袍的靓丽,把“非遗”文化的传承绵延,扩展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蓝印旗袍在夏天的火热中流行,穿上蓝印旗袍凸显雍贵高雅之美,在这激情燃烧的夏天,蓝印旗袍的风韵收尽眼中,妩媚、妸娜、让人回味无穷,蓝印旗袍具有浪漫的韵味。穿上蓝印旗袍行走在秋天的丰收喜悦之中,借用画家的笔描绘蓝印旗袍的美丽,把整个设计元素画出来,在冬季里穿上蓝印旗袍具有素静之美
  春夏秋冬,我与蓝印旗袍不离不弃,我喜欢穿着蓝印旗袍独自探研在文学领域里,迷恋各式各样的蓝印旗袍的款式里,穿着蓝印旗袍,享受舞曲飘逸的美感,品尝“非遗”文化的传奇,聆听蓝印旗袍时代的渴望声。朋友们,你们知道了吗?蓝印旗袍的传奇传遍了三湘四水,向世界传播“非遗”文化的传奇,让“非遗”文化渊源流传,成为邵阳县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7  03  28写于塘渡口
 
  作者简介:
  刘博华,曾用名为刘林秀,笔名:腾飞.秀波,女,汉族,历史本科文凭.现为邵阳县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省级优秀骨干教师,邵阳县第八届政协委员,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每年都写提案,为政协献计献策,毕业于毛泽东文学院,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邵阳县作协常务副秘书长,县诗联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好诗词》副主编、《红丘陵》和《夫夷诗联》的副主编,《资江源》的编辑部主任;已撰写了3000多篇作品,曾多次在全国获奖。作品曾发表在《中华诗词》、《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湘声报》、《邵阳学院》、《邵阳日报》、《邵阳晚报》、《邵阳人》、《华夏情》、《中国作家金秋笔会汇集》、《诗词百家》、《湖南教育》、《南飞燕》、《夫夷文学》《夫夷诗联》《资江源》《红丘陵》等报刊和杂志,2014年《春游梅子院》在《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评选中,经评委会评审,荣获特等奖。2014年在北京团结出版社已出版散文集《烟雨风雨桥》和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已出版诗集《方醉相思雪》。今年在黄河出版社出版诗集《方醉相思梦》,为邵阳县主编《油茶花开》地理名片微诗选萃,为邵阳县组织诗人已写63期同题诗,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