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旅游美食 > 特产美食 >

家乡端午粽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7-06-02点击:

   飘香的端午节来临了,那象征端午节的各种形式,不同馅儿的粽子也琳琅满目的出现在大小超市的货架上了,当然那些小商小贩也不甘落后,在他们的摊位也相继摆满这样那样的不同式样的粽子。你要自己包也行,糯米有得卖,粽叶也有人卖,无论哪个在集市上都能够买到。
  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之一,也是民间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流传下来的习俗。说到屈原,让我想起了他的“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叹息。纵观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沉醉于社会的那些个大染缸里不愿意醒来呢!还有人自我解嘲道:“常在染缸边上走那有不湿鞋”的论调。其实那些人只不过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罢了。你不清,你想浊,又何必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每一个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那些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的只不过是为自己的罪责开脱罢了。历史上的屈原不是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了吗,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清而受到人们的尊重流芳千古,也才有了今天的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吃食之一,而且由于地区的不同,不仅馅儿的用料不同,不过主料都是糯米,只是在糯米里掺和各式各样的配料,喜欢素的就掺一点点柴米、红豆、绿豆,或者花生红枣什么的;而喜欢荤的则放一些猪肉牛肉火腿什么的;当然也有的人喜欢什么都放一点点的。总之,你到超市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一种粽子。

  粽子所包叶子也是因地区而异各有所别,有的地方用竹子的叶子来包,有一种叫大棕竹子的叶子人们就拿它来包粽子;有的地方用粽花的叶子,粽花可以做扫把,而叶子就被人们用来包粽子;有的地方用的叶子则是属于兰科植物的一种,这种叶子不仅叶片绿色间带有点点白色斑点,当然极少的斑点是金黄色的,而且本身就具备一种兰草的自然清香,所包出的粽子在煮熟之后叶子的绿色不会染饭,而且能够把叶子那份兰草的自然清香渗透于粽子里面,吃起来就自然而然有一种兰草的清香了,糯米的清香加上兰草的清香在包的过程中就能够淡淡的闻得到了,在煮的过程中更是香飘四溢,糯米饭的清香加上粽叶的清香吃在嘴里是别有风味,所以在包粽子的叶子中是特别好的。
  在我们邵阳市隆回县的县城以及所属的周围的乡村到各个乡镇包粽子所用的叶子也是不尽相同的,县镇以及所属乡村包括山区用的叶子就是属于兰草的自然清香粽叶,而隆回北面乡镇、九龙山山区、高坪、罗洪用的是山中野生的箬竹的叶子——箬叶,箬叶叶大而宽,所包的粽子在煮熟后有一种天然竹叶的清香。我们岩口九龙山地域用来包粽子的这种箬竹竹叶子多生长在山区一些背着太阳阴暗潮湿的地方,九龙山山上沙坪岭、白竹坪、黄金洞一带较多。只要没有霜雪的侵袭,这种箬叶一年四季都是常青的现在岩口有的人家把它作为观赏植物来栽种,我家门前就栽着一小块,每年端午节不用到岩口街上赶场去买粽叶,用自己家种的箬竹叶子就够了。
  说到包粽子,也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上世纪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在那个穷的叮当响的生产队时期,市场上是没有粽子卖的,要吃粽子得自己包。那个时候能够有糯米包粽子就不错了,其它配料是谈不上的,能够吃得起粽子的人家也不算多。我们乡里还有一个习俗,无论哪家的儿子定了人家的闺女做媳妇,在没有结婚以前每个传统节都得给女方家送礼,而端午节送的礼物中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即便自己家吃不起粽子,到了端午节也要准备好粽子送女方家的礼,而在我们农村并不是每一家的女主人都会包粽子,所以只能请人包粽子了。
  我家那年代当然是吃不起粽子的,不过我妈妈却很会包粽子。所以每年临近端午节的时候,周围乡村的人家都会用捞饭(方言,盛饭、装饭的意思)的筲箕抬着糯米和箬竹叶子以及扎条来叫我妈妈给包粽子了,扎条那个时候多用棕叶撕开成条状,也有的用麻线。当然包粽子是在晚上,在桐油灯下,有的时候一个晚上都会来好几家,排着队等。在母亲包粽子的过程中,童年的我就坐在妈妈旁边手托下巴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我妈妈把一片或是两片粽叶叠在一起,两手叠成一个锥形,然后左手拇指和其它四个手指头轻轻掐住,用右手抓米放入锥形粽叶中,待装满那个锥形的圆筒之后,再用一根筷子插几下,大概是为了让糯米实落,然后在叶子的搭接处插入一片或是两片叶子,如果不平就用剪刀剪一点点,封起口来,右手抽一条扎带扎起来就一个粽子完成了,当然要借助牙齿来打结疙瘩才能完成,因为右手不能放开。那个时候那个年代的人没有现在的意识和观念,帮别人包粽子也是不收钱的,完全免费,只当是帮忙。有识相一点的人家在粽子包完了之后会拿两个粽子分给我和弟弟,当然我妈妈也会客气的说句客套话,我和弟弟则是欢喜不已,不识相的也就把粽子装进筲箕抬着走了,我妈也没有什么说的,反正是会在手上的活儿。
  我妈妈不仅会包粽子,而且会包各种不同花样的粽子,有一种叫四角粽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包的。四角粽是四个角一样大,需要两片大小差不多的箬竹叶子,而且需要长形的,一片叶子叠两个角,两个角是正叠一个,反叠一个,然后装上糯米,插在糯米里,然后紧接着再叠另一片箬叶叶子的两个角,最后两片箬叶叶子的口连在一起,就成为四角粽了。由于四角粽比较挑拣箬叶叶子,所以能够包的箬竹叶子也比较少,也很少包,故大部分还是一般性的粽子。当然,一般性的粽子也就容易多了。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土地下放实行责任制承包以后,我妈妈还包过粽子去卖以换取些许钱供我们读书上学,因为粽子里其中有几个四角粽子,所以粽子一下子就被人买去了,大概觉得好奇吧。现在在市面上我都没有看见过当年母亲四角粽那样包法的粽子。
  包粽子的糯米得用干净清甜的井水先淘洗一下,把水控干滤尽,不能含太多的水分,所以得用捞饭的滤米筲箕装,粽叶是把没有叶子的靠近根部的茎用剪刀剪了,然后用热水把粽叶洗干净了。在包粽子的时候不能太紧了,不然糯米煮不熟吃;当然也不能太松了,不然粽子就散了。对于这个包粽子的巧技我始终没有学会,我会包,问题出在粽子捆不起来,一捆就散,大概是因为我的手太小了,在扎粽子的过程中握不过来,所以一捆扎就散了。现在好了,不用自己包粽子也能够吃到清香可口的粽子。
  不过在我们吃粽子的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知道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来历,多给我们的孩子讲讲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汩罗江的殉国日。

《粽子飘香》
走在五月的阡陌上
风儿送来几许粽子的清香
浅夏葱茏的光阴里
携一缕馨香的过往
 
六月的脚步还在枝头凝眸
各种粽子便站成了故乡的模样
青黛掩映下的炊烟里
是母亲手把手教会了裹粽子的时光
 
故乡,泥土,村庄
一把镰刀收割着农忙
白娘子斗法海的故事
却烙在了童年的心上
 
远方有我偏执的故乡
我知道,每年的端阳
便是家乡最繁忙的农忙
鸭蛋就着粽子是最实在的干粮
   
如今我收集所有的粽子
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景象
母亲的味道,从此
搁在了灵魂的蒹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