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民俗与非遗 > 民风民俗 >

漫笔邵阳清明节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丁华时间:2018-04-04点击:

  古往今来,清明节是祭奠去世的亲人,寄托哀思的日子。清明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节日,一般是在每年阳历的四月五日前后,阴历一般在三月初。清明这个节日如今也早已走向了世界,全球有华人的地方,都会过这个节日,节日里关于寒食与扫墓祭祀、挂青祭祖的习俗已经广为人知,2006年5月20日,清明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还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可见清明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历代诗人咏清明诗极多,以杜牧《清明》诗最为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几乎已成为清明这个节日的协奏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侯,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以踏青春游的形式过清明节,是由于清明时节正是天清地明、风和日丽、万木吐绿、茑飞草长、鸟语花香的好时侯。人们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到野外走走看看,活动活动筋骨,不仅能够获得一个好心情,解除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还能享受天伦之乐,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不过,人们过清明节的侧重点还是在祭祖扫墓挂青方面。祭祖扫墓挂青,按旧时习俗,清明节这天,人们带上肉饭茶酒、糖果糍粑和香烛纸钱等物品去到墓地,点燃香烛插在先人墓前,把食物供奉在墓碑前石制供台上,给坟墓培些新土,折几枝青绿的树木野柴新枝插在坟堆上,烧纸钱,放鞭炮,燃烟花,有的还在树枝上挂些坟标,大家叩头行礼祭拜,简单的祭祀仪式之后,吃掉酒食才回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诗里,挂青扫墓祭奠者,行色匆匆“欲断魂”,“路上行人”似乎都在匆匆忙忙,赶清明节的最佳祭奠,生怕耽误了祭奠时间。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从诗句看,行人匆匆忙忙,供祖先的米酒(水酒)没有带,也许是家里没人喝酒,平时家里没有酒,所以,挂青扫墓的路人去买,找了半天也没见着有买酒的,又怕耽误挂青祭祖,遇到牧童,上前急问,哪里有卖酒的?

  家乡邵阳市隆回县岩口的清明节,古时叫清明挂青。一直延续至今。农家又叫踏青节、挂青节,日期是每年的阳历4月4日至4月6日。
  按岩口老辈传下来的规矩,岩口清明挂青,懂习俗的都是赶头不赶尾,提前10天去坟山祭奠。等真正清明节(俗称“正清明”)的日子到了,已没有人去坟山挂青了。按隆回七都岩口习俗,清明节日后是不能挂青的。
  家乡隆回七都岩口挂青,为什么赶头不赶尾,提前10天去坟山扫墓祭奠呢?
  听长辈人讲,古时,隆回九龙回首之地的岩口有在朝延做官(即“当官”、“为官”)的人,回家挂青,皇帝准了假。那当官的等清明节日未到就回到了老家,算算时日,提前10天到的家。想想,要是等到清明节日挂青祭祖,还要等10天呢,回朝廷复命就得误行程了。皇命难违,耽搁了归期,那是要杀头的。为了在规定的行程里赶回朝廷复命当差,只有把挂青提前了。
  从此,清明节提前10天上坟山祭奠挂青,在岩口民间也效仿之,也就跟着流行起来。这是不是家乡岩口清明节提前挂青的来历呢,不得而知。但家乡隆回岩口清明节确实如此。而且,在隆回七都岩口的清明节可以验证这个习俗。
  小时侯,在我的记忆里,在老家岩口,清明节还没到,大家就开始挂青了。问,老辈人说,都是清明挂前不挂后,提前10天就中。
  隆回七都岩口的清明节里,随处可见飘着白色或土黄色旌旗的坟墓,有的是古坟,有的是新坟。挂白旗的,那是已挂完青的坟墓,没有挂白色或土黄色旌旗的坟墓就是还没有挂青的。所以,小时侯,我们就都能识别。这其中,有的坟墓是亲人还没来得急(方言,及时)挂青的;有的呢,是失主坟墓(无主坟墓),孤零零散在一隅。
  不过,我们岩口当地习俗是人们挂完自家亲人坟,知道是失主坟(无主坟)的话,也会给失主坟(无主坟)挂青,摆三牲烧纸钱表示哀悼之情,不管墓主何许人也。
  岩口当地挂青人判明是失主坟(无主坟)后,方才能去挂青,当然是不能给有主坟挂青的。你挂错青了,人家会骂你的,你抢了人家祖宗,你说人家骂不骂你啊。
  当然,你一旦挂了失主坟(无主坟)一次,你就得年年清明都得给失主坟(无主坟)挂青,这是做人的大度。岩口人心性善良,由此举可见一斑。
  家乡岩口清明节前10天里,山上、岗坡、垅岗、屋前堂后,人们络绎不绝,来来往往,都忙着给自家逝者亲人挂青。
  岩口的习俗是清明节过后,到来年的清明节前,这一年的时光里,坟墓上一草一土都不能动,只有清明节挂青期间才能扫墓,在清明节挂青期间怎么挖砍填砌烧都可以,百无禁忌。所以,家乡隆回岩口农家修坟立碑,在清明节期间是最佳修坟立墓碑时间,不用找阴阳先生(地仙)算日子。岩口老家的清明节里,岩口人带上祭品,蜿蜒在羊肠山路上,到了逝者的坟墓后,先把坟墓及坟墓四周的杂树杂草清理干净,用簸箕给坟墓垒上新土,修整坟墓。
  岩口雨水多,泥土易流失。所以,每年清明节给祖坟及亲人坟墓堆加土是一件大事。然后,挂青仪式开始,由懂祭奠仪式、声望高的亲人任祭奠主司。
祭奠主司从竹篮里,拿出四分熟的猪肉。祭奠用的猪肉是有讲究的,一斤左右,不肥不瘦,猪肉呈四方块状,用瓷碗盛着,摆在逝者亲人坟前,再摆上斋粑及绿芬芬的、孩子们等着争抢吃的蒿菜糍粑。这种糍粑,是清明挂青祭奠用的专用食物。因为,只有春天这个季节,山花烂漫,水草丰美,野菜鲜嫩。岩口有一种可以治脚衰老的野菜,叫蒿菜,叶底是白色,长得茂盛高大,风一吹,底白露,煞是好看。蒿菜是耐旱植物,岩口自古春雨水好,岩口蒿菜到处都是,随便采摘。清明节来时,岩口山乡农家女人把蒿菜叶在岩口河漂洗干净,用开水一撩,把香香嫩嫩的蒿菜叶擂碎捣烂成泥,和蒸熟的糯米一起和成团,加上岩口漂亮女人的巧手,鸭蛋大的蒿菜糯米团让巧手一压,翠绿色糍粑就做成了,翠绿色糍粑放在桐叶上或荷叶上,那个蒿菜桐叶(蒿菜荷叶)的清香兮满屋留香。
  接着,祭奠主司神情庄重地在摆好的三个小酒盅里,倒上清凌凌飘香的白糯米水酒或高度烈白酒,点燃三柱香,站在坟头对着坟墓,带领众亲人作三个揖祭拜逝者,祭奠主司悲伤地念叨着对逝者的祭奠词。尔后,把燃好的三柱香插在坟头,把酒盅里的酒徐徐地洒在地上,恭敬地念叨着逝者的名字,恭请逝者品尝酒肉及其生前喜欢的供品,希望逝者保佑亲人,护佑亲人健康平安。
  众亲人呢,各自把思念话语默默祷告,把自己及家人的酸甜苦辣向逝者诉说,不能跟别人交流沟通的苦闷心里话,合着思念让泪水洗涮。亲人特别是女人们,受此渲染,也忍不住轻声哭泣起来!
  逝者若是长辈,侄儿侄女们则备上幂屋幂车金童玉女等冥物,这是岩口纸马匠(篾匠)用竹子片精细做成的。
  祭奠主司焚香洒酒祷告完,大家一起把备好的鞭炮点燃,鞭炮霹雳巴拉一阵炸响过后,再焚烧冥屋冥车金童玉女等冥物,烧上纸钱或冥币。大家等灰烬熄灭殆尽,在坟头插上白色冥旗挂上土纸做的青,仪式才算真正的结束,大家再作揖三次,告别逝者。

  清明节其实是一个生人与逝去的先人对话的日子。祭祖挂青扫墓,是人们怀念和回忆逝去亲人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方式,尤其是对新坟的祭扫,无不引发人们对生离死别的悲酸和对逝者生前诸多好处的缅怀。挂青扫墓的人们在叩头作揖祭拜时,总是向先人致以虔诚的问侯,表达尽孝之意,小声或默默地把平日里不方便说出口的要事、难事和心事告知先人,就如同把家事与先人商量,然后请求祖先的神灵保佑有难之人渡过难关、家中诸事顺利、家庭平安吉祥。通过挂青祭祖扫墓,昭示了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敬祖行孝的意义,这很符合中华民族崇敬祖先、弘扬孝道、提倡族亲家和的传统观念,而且清明挂青祭奠扫墓这项活动对教育引导子孙后代不忘根本,孝敬长辈有着独特的作用,因而清明节成为了从古至今都受到国人高度重视的一个节日。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丧葬形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祭祖挂青扫墓的活动也有了很大改变,比如在先人墓前摆放鲜花翠松、网上扫墓等,既文明又时尚。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挂青祭祖扫墓与封建迷信完全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清明节既是我国众多宗族、家庭祭祖挂青扫墓的节日,也是自古以来各个朝代举行国祭、公祭的重要日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清明节被确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来,主要由陕西省主持的公祭黄帝陵活动,得到国内外全体华人的热烈响应,祭祀规模不断扩大。在今天我国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利用国家法定假日认真过好清明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家庭而言,是怀念先人、教育后人、促进家人之间的和睦,构建和谐美好家庭;于国而言,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乡村,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编辑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