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中文版 > 文化大家谈 >

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4)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撰稿:民盟邵阳市委调研时间:2014-01-25点击:


3.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拨付专项资金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
邵阳市留守儿童的现状显示,他们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但因为没有一定的财政预算经费作保障,各部门都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模式和固定的活动场地,所以要作好该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可以借鉴希望工程模式建立“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资金,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并常年接受社会的资助,从机制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经费来源;特别呼吁争取将儿童服务中心费用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
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切实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的环境,推动留守孩子家园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化管理。“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各项活动在当地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村、社区和学校展开,每一所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要设置“快乐活动室”、“亲情工作室”、“爱心阅览室”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园地、交流平台、娱乐场所和健身阵地。通过聘任专门的志愿辅导员,常年开展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集体活动,弥补留守儿童在情感和精神上的缺憾,调动了他们生活、学习的积极性。
4. 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
政府要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地方经济,动员老乡回乡办实业,让孩子的父母能在本地就业,做到既能就业又能照顾家庭。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术界,应加强对社会转型、社会流动的研究,重点对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小城镇建设、社会分层、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工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各乡镇要就地发展经济建设,作好“原生态”经济文章,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县级财政要把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纳入扶贫开发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可以提高农村儿童受教育质量。
  (二)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完善农村寄宿学校。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其中完善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尤为重要。
目前我市初中阶段寄宿学生比例为22.5%(3964人),小学阶段寄宿学生比例为18.2%(75155人),剔去非留守儿童寄宿生,还有相当多的留守儿童无法寄宿。近年来,我市相继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维修,2010年,全市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资金5110万元(其中中央2555万元、省2128万元),共改造项目206个,省级补助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7800万元,共实施项目69个。 
今后,一方面还要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为有效弥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不足,优先解决近14万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继续向上级争取建设留守学生寄宿制学校项目,争取在未来两年内巩固修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运营。比如现在的农村寄宿制小学不得收取寄宿费,学校对寄宿学生经济投入有限,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要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费投入,尽可能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让更多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寄宿制学校获得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细化学校工作,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制度。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